
2025年春季小学下册五年级语文(统编版)-17.跳水 第二课时-教案.docx
3页教 案教学基本信息课题《跳水》第二课时学科语文学段: 小学年级五年级教材书名: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12月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以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2. 能说出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3. 能说出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并试着体会船长当时的内心想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以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教学难点:能说出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并试着体会船长当时的内心想法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一、回顾导入讲好故事1.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2. 交流学生讲故事的体会1)抓住故事发展脉络2)体会“孩子”内心的变化3)关注“孩子”与“猴子”的互动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交流学生课下讲故事时的思考,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学习收获,讲好故事二、聚焦水手体会作用1. 回顾思考,聚焦水手们的“笑”课文多次描写水手们的“笑”,把相关语句找出来,说说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发展的联系2. 再读课文,批注感受1)对猴子的取笑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它显然知道大家拿他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取笑猴子→猴子更加放肆2)对孩子的嘲笑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嘲笑孩子→孩子内心难堪、哭笑不得3)对孩子的哄笑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哄笑孩子→孩子内心没面子、恼怒3. 总结归纳,水手们的“笑”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聚焦课文中水手们的几次“笑”抓住关键语句,帮助学生体会,水手们的“笑”是促使故事中“孩子”内心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体会水手们的“笑”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三、走进船长聚焦形象1. 聚焦船长的做法,关注船长的语言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2. 关注情景,体会“四十秒钟”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①时间紧迫,惊心动魄的情景②船长的“果断”3. 关注船长的内心 推测船长当时的内心想法,重点体会船长果敢,镇定的人物形象4. 关注作者写作意图幻灯出示:“希望写一部纯净、优美的作品,要像整个古希腊文学、希腊艺术那样,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列夫•托尔斯泰走进课文另一个主要人物“船长”,聚焦故事“结果”的部分课文对于船长的描写并不多,但内容却很丰富引导学生关注船长的语言,从而体会船长的做法通过“四十秒钟”这一关键细节的描写,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感受船长的人物形象四、回顾内容总结升华1. 总结本篇课文的学习收获1)关注“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2)体会主要人物的内心变化,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2. 从读好故事到讲好故事总结本篇课文的学习收获,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整篇课文的学习五、布置作业推荐阅读布置作业:1.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思维过程,丰富故事的内容,把故事讲好2.推荐阅读《列夫•托尔斯泰故事集》引导学生课下结合学习收获,继续讲好故事。
推荐阅读作者笔下的其它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