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提升试题D卷附答案.pdf
11页第 1 页 共 11 页省(市区)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2021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提升试题D卷 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本卷满分为3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分)1、“曹冲称象”反映了曹冲的()A.抽象思维B.聚合思维C.动作思维D.发散思维2、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版式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价的分类,这属于()A.外部评价B.内部评价C.事实评价D.价值评价3、傅老师在执教中极为关心“同学们如何看我?”“他们喜欢我吗?”“校长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诸如此类的问题根据富勒的教师专业成长理论,傅老师处于()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自我阶段4、严复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受斯宾塞“三育论”的影响,主张鼓民力、开民智和()A.新民德B.移民风C.增民财D.强民体5、研究者想快速了解近年来国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动向,最便捷的办法是查阅()A.教育辞书B.教育年鉴C.原始性文献D.综述性文献6、唐代中央官学体系中实施儒学教育的学校主要为()A.国子学,太学,四门学B.国子学,太学,中书学C.太学,四门学,中书学D.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7、依据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段理论,学生的兴趣表现为主义、思维状态处于专心,通过教师讲解或提示的方式,获得清晰表达,这教学阶段是()A.明了B.联合C.系统D.方法8、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A.吃一堑,长一智B.近墨者黑C.因噎废食D.温故知新第 2 页 共 11 页9、下列教育家中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是()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拉伊10、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11、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立场与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元教育学12、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任务的是()A.写命题作文B.为班级设计网页C.诊断电脑故障D.完成考试单选题13、按照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是()A.言语信息B.具体概念C.定义概念D.问题解决14、1963 年,英国颁布教育改革法案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探讨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其含义是()A.为所有类型的高等学校提供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国家援助B.为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C.高等教育分为“自治”部分大学)和“公共”部分大学以外的学院)D.建立由个人高等教育、职前专业训练、在职进修构成的“师资培训三段法”15、下列选项中符合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的是()A.直接的知识要优于书本知识,故书本知识应予以摒弃B.打破学科组织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C.儿童经验虽然是重要的,但学科课程体系也不可破坏D.打破知识的学科界限,按照儿童的兴趣组织课程内容16、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17、某班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75 分,标准差为8 分,小明得92 分,则小明的标准分数是()A.1.12B.1.37C.2.13D.6.5218、运用“心理胚胎期”和“敏感期”概念表述儿童发展过程阶段性特征的教育家是()A.福禄培尔B.赫尔巴特第 3 页 共 11 页C.第斯多惠D.蒙台梭利19、20 世纪 30 年代指导苏联国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A.教育人民委员会关于国民教育的宣言B.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C.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D.统一劳动学校规程20、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和阶段性B.差异性和顺序性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D.阶段性和顺序性21、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转弱,行为随意性强,自我控制水平低,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A.实验法B.访谈法C.观察法D.问卷法22、. 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23、中国近代早期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经典课程是为了()A.满足在校士大夫子弟的要求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D.便于学生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立足24、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A.道德认知发展B.道德情感发展C.道德意志发展D.道德品格发展25、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昆体良D.西塞罗26、奥古斯丁关于教学的基本方法是()A.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认识的现实世界的能力B.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C.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料D.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教学27、美国宪法修订案第10 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
在此规定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A.学区制B.中央集权制C.地方分权制D.混合制28、下列关于内在效度、外在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内在效度越高,其结果越能确定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第 4 页 共 11 页B.外在效度越高,其结果的推论范围就越大C.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D.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一定高29、“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社会性和历史性C.相似性和差异性D.现实性和潜在性30、强调教师文化建设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A.知识取向模式B.实践取向模式C.生态取向模式D.自我更新取向模式31、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A.遗传决定论B.成熟轮C.环境决定论D.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32、上题中可可妈妈的记录方法是描述记录法中的()A.日记描述法B.轶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D.行为核定法33、夸美纽斯1632 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但此书尚不足以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原因是此书()A.宣扬教育为现世生活作准备B.只谈教育实务,不谈教育理论C.并非教育理论著作,而是教学理论著作D.以自然类比教育,理论论证尚未达到学科成熟的水平34、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化的要求B.终身教育的原则是连续性、整体性C.终身教育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延续D.终身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35、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优孰劣问题上,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优越的西方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第斯多惠36、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地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 ?”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或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A.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B.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C.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D.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37、1928 年 5 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进过多次局部的曾该和调整,越来越重视()第 5 页 共 11 页A.乡村教育B.普通教育C.师范教育D.职业教育38、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
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A.程序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39、小明亲眼目睹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到大家的喜爱 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意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 这种学习属于 ()A.亲历学习B.观察学习C.迁移学习D.试误学习40、. 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41、行动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的实现因素通常是()A.实践者对阻碍实现工作目标的阻抗因素的分析B.阅读教育文献C.系统的需求分析D.向局外人咨询42、将要解决的问题、要分析的资料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和比较、归纳法,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是()A.因果分析B.归纳分析C.比较分析D.系统分析43、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指导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是()A.临时教育审议会B.中央教育审议会C.终身教育审议会D.地方教育审议会44、1912 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超轶政治的教育为()A.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B.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C.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D.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45、为研究改革开放近40 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情况,某研究者以新华文摘转载的教育类论文和篇目辑览的论文为研究对象。
这些资料属于()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第 6 页 共 11 页二、辨析题(共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2、马卡连柯倡导的集体教育即集体主义教育3、心智技能的获得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孰能生巧”即可三、简答题(共 5 小题,每题 15 分,共 75 分)1、杜威的教育目的论2、简要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者的异同3、简述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4、简述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5、简述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观点四、分析论述题(共3 小题,每题 30分,共 90 分)1、某小学低年级新学期开学不久,班上来了一位插班生这两天数学课学习“8加 1”的计算,她没有学会最后老师对其进行了个别,一遍又一遍地连续重复了多个“8加 1”的例题,她似乎回了,但当换成“7加 1”、“9 加 1”等其它计算题时她又开始错了老师越讲越生气,不知这学生到底怎么啦? 试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就如何改善这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给该教师提出一些建议并思考该教利对教学的启示2、某研究者欲以“谁上职校职业教育价值观调查研究”为题在某地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调查,旨在了解该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家长的教育价值观以及普通高中家长、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分析该地学生不愿意就读职业院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请回答:第 7 页 共 11 页(1) 该地区有一所职业高中( 在校生: 200 人) 、一所中等职业院校( 在校生: 400 人) 、一所普通高中 ( 在校生: 800 人) 现拟从中抽取140 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使样本与总体在结构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