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物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细则.doc
7页杂物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细则一、概述1、制造厂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申请单位)应填写型式试验申请书,并提交给经国家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型式试验机构2、试验样品的选送应由型式试验机构和申请单位商定3、申请单位可以派人参加型式试验4、 型式试验必备的仪器设备:a、试验平台;b、制动器性能测试仪;c、粗糙度测试仪;d、加载设备;e、声级计;f、三相多功能功率表;g、转速表;h、微欧计/双臂直流电桥;i、百分表;j、塞尺、针规、宽座角尺;k、热电偶温度计;l、手持式硬度计;m、或采用能够达到与上述仪器设备同样功能的仪器设备5、申请单位需向型式试验机构提供说明下列内容的文件资料:⑴、曳引机整机:a、曳引机额定速度和最大额定载重量(曳引悬挂比为1:1时);b、曳引机整机效率;c、额定输出转矩; ⑵、电动机:a、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额定工作电流;b、电动机类型、绕组绝缘等级、外壳防护等级,要求工作制和每小时允许启动次数;⑶、减速箱:a、减速箱类别、型号和减速比; b、减速装置润滑和冷却方式;c、蜗轮和蜗杆使用材料的合格证明;⑷、制动器:a、制动器型号和额定电压、额定电流;b、制动器的制动力矩;c、制动衬的材料;⑸、曳引绳和曳引轮:a、曳引绳的型号、规格、结构和根数; b、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c、曳引轮节径、绳槽数、绳槽面硬度和绳槽形式; d、曳引轮使用材料的合格证明。
⑹、原理图和装配图:a、整机结构和安装简图、装配图;b、制动器和手动开闸装置的结构简图;c、曳引轮形状尺寸图;d、手动盘车装置(如果有的话)安装图;e、电气接线图⑺、型式试验机构要求的补充资料6、申请单位需向型式试验机构提供下列试验样品:应提供一台曳引机的试验样品和曳引机运行所需的润滑及试验所需的附件二、型式试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检验项目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1紧固 与焊 接与安装 质量1.1所有紧固件应有足够的锁紧力,不得松动,粘接部位要有足够的粘接强度,铆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接部位要求焊缝均匀,无裂纹、焊瘤等缺陷焊点强度不应低于母体金属材料的强度极限目测,外观检查1.2曳引机各部件应正确调整安装,活动部分应转动灵活,各调节部位应有可靠的锁定1.3松闸扳手应漆成红色,盘车手轮应漆成黄色在电动机或盘车手轮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2精度与间隙2.1曳引轮节圆直径应不小于曳引绳直径的40倍实际测量节径,审查设计文件并验算2.2曳引轮绳槽面应采用耐磨性能不低于QT600-3的球墨铸铁材质,材质需均匀,同一轮面上的硬度差不大于HB15如果曳引机配用的曳引绳有特殊要求,绳槽面的材质和硬度的要求可以按试验委托方提供的指标判定。
1、审查设计文件,采用布氏或里氏硬度计检测硬度2、曳引轮绳槽面与曳引轮同一材质的,则可在侧面端部均布4点测其硬度,取最大差值2.3曳引轮绳槽工作面的粗糙度,最大允许值为Ra6.3μm ,槽面法向跳动允差为曳引轮节径的1/2000,各绳槽节径半径方向的相对允差值为0.10 mm1、用粗糙度仪或样块等检测或比较工作面粗糙度2、各绳槽节径相对允差用比较法测量,用与钢丝绳相同直径,且相对误差不超过5μm 的标准滚拄,放入绳槽,用宽座角尺紧靠曳引轮基准面与滚拄,再用塞尺测量,最大间隙即为半径相对误差3、在整个圆周上任取均布3处测量,取最大误差值,基准面应与曳引轮基准内圆中心线垂直度允差不超过0.034、可采用其它等效方法测定曳引轮绳槽节径相对允差检验项目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2精度与间隙2.4对于制动作用面是外圆柱面或内圆柱面的块式制动器:制动轮与闸瓦间隙平均值不超过0.7mm制动轮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a3.2μm ,径向跳动值不大于制动轮直径的1/3000对于盘式或其它类型的制动器:制动时应保证整个摩擦面结合良好;开闸时应保证摩擦面之间应能完全脱开,且间隙均匀1、用塞尺、粗糙度仪或样块、百分表检测。
2、测制动轮径向跳动时,应把百分表的磁力表座吸附在固定不动的机壳上,表头指向轮轴心、垂直于压在制动轮外圆面,手动打开制动器,手动盘车使制动轮旋转一周以上,从百分表上读取跳动值3、盘式或其它类型的制动器,审查其结构和调试指导书3制动器3正常运行时,制动器应在持续通电下保持松开状态在满足制动能力的情况下,制动器的最低起动电压和最高释放电压,应分别低于电磁铁额定电压的80%和55%,制动器开启滞后时间不超过0.8 s对起动电压和释放电压以及开启滞后时间有特殊要求的制动器,该三项指标按委托申请方给出的设计要求判定制动器线圈耐压试验,导电部分对地间施加1000V,历时1min ,不得有击穿现象1、目测检查制动器的结构2、用调压器和电压表检测制动器线圈的最低起动电压和最高释放电压3、用电秒表或电子计时器测量制动器开启滞后时间4、用耐压测试仪检测制动器线圈导电部分对地之间的绝缘4制动能力4当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向下运行时,操作制动器应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在上述情况下,轿厢的减速度不应超过安全钳动作或轿厢撞击缓冲器所产生的减速度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应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下行。
电磁线圈的铁心被视为机械部件,而线圈则不是1、审查制动能力计算书2、 根据计算给出的制动力矩,测定制动能力可在试验台上,曳引机停止状态下,在制动轮轴上应施加的给出的扭矩,观察制动器是否打滑3、加扭矩时可将一杠杆用夹具固定在电机轴上,用卷尺从轴心往外测得1米距离,在该位置用测力计拉杠杆到刚打滑为止,此时的拉力乘以距离即为静态制动扭矩4、外观检查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 检验项目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5速度5对驱动电机施加其要求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空载运行,曳引轮节径线速度应不超过曳引机额定速度的105%,且不小于92%说明:由于供电环境所限,速度测量时的电源条件可以为:a)对全闭环调速的电梯,测量速度时,应用配套的调速器按照设定的方式驱动曳引机此时外部电源的供电电压和频率分别允许在其额定值的±7%和±4%范围内;b)对运行速度直接受电源电压和频率影响的电梯,测量速度时,供电电压允许额定电压的在±4%范围内,频率允许在其额定值的±2%范围内c)如果电源电压和频率不能保证上述条件,试验机构应征得试验申请方的同意方可进行试验检测用转速表测出电动机转速后,按下列公式计算速度: 式中:v1—实测速度,m/sD—曳引轮节径,mmn—实测电动机转速,r/mini1—曳引机减速比。
速度差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Δv — 速度偏差v1 — 实测速度,m/sv — 额定速度,m/s6空载 噪声6 曳引机在检验平台上空载以额定速度运转时,A计权声压级的噪声测量表面平均值LPA 应不超过下列规定,且低速时噪声值应低于高速时噪声值对带风机的曳引机,限值为70 dB(A);对无风机的曳引机,限值为68 dB(A) 当所测声源噪声与背景噪声之差不大于10 dB(A) 时,应按GB/T 3768的规定进行修正 用声级计检测噪声 噪声测量采用GB/T 3768中所规定的矩形六面体法取5个测点,即距曳引机前、后、左、右最外侧各1 m处的(H+1)/2高度上4个点( H为曳引机的顶面高度, m)及正上方(H+1)处1个点如所测得声压修正值最高与最低之差不超过5 dB(A)时,取其算术平均值,按下式计算:式中: LPA —测量表面平均A声级,dBLPAi —第i点测量的A声级,dB K1i —第i点的背景噪声修正值dB,该修正值按表选定检验项目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7无故障与温升试验7 对曳引机施加额定载荷,通电持续率为40%时,在检验平台上做高速正反方向运转,每个工作周期通电时间为1min,试验时间为2h。
整个运行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任何故障试验结束后,减速箱油温应不超过85℃;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升在采用B级或F级绝缘时,应分别不超过80K或105K制动线圈温升与最高温度均应不超过下列规定: 线圈绝缘材料等级 温升 最高温度 A 65K 100℃ E 80K 115℃ B 90K 125℃ F 115K 150℃ 电动机定子绕组与制动线圈温升采用电阻法测量,应在发热结束后,切断电路立即采用直流电桥测量线圈热态电阻R2温升计算公式为:式中:τPj —被测线圈的平均温升,℃;θ2—被测线圈在发热情况下的温度,℃;θ01—测量被测线圈冷态电阻时周围空气温度, ℃;θ02—测量被测线圈热态电阻时周围空气温度, ℃;R2 —温度为θ2时,被测线圈的电阻值,Ω;R1 —温度为θ01时,被测线圈的电阻值,Ω;α—在0℃时被测线圈导体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对紫铜为1/234.5,对铝为1/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