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比例尺5万).doc
42页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D2006—XX 区域地质区域矿产 调查技术要求 比例尺 1:50 000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8月前 言 本技术要求附录A -E是规范性附录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本技术要求主要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起草编写组 2006.8.6目 录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总则………………………………………………………………………………14. 资料收集与利用…………………………………………………………………24.1 数字地形资料准备……………………………………………………………24.2 前人地质、矿产等资料收集与分析…………………………………………34.3 遥感数据收集和利用…………………………………………………………34.4 地球物理资料的收集和利用…………………………………………………44.5 地球化学资料的收集和利用…………………………………………………5 4.6 钻孔资料的收集和利用………………………………………………………55. 野外踏勘…………………………………………………………………………66. 设计编审…………………………………………………………………………66.1 设计编写………………………………………………………………………66.2 设计审查………………………………………………………………………77. 调查内容…………………………………………………………………………77.1 各岩类填图单位划分和调查………………………………………………7 7.1.1 沉积岩…………………………………………………………………77.1.2 火山岩…………………………………………………………………87.1.3 侵入岩…………………………………………………………………97.1.4 变质岩…………………………………………………………………97.1.5 蛇绿岩和混杂岩………………………………………………………107.1.6 第四纪地质…………………………………………………………117.2 地质构造调查………………………………………………………………127.3 区域矿产调查………………………………………………………………127.4 环境地质一般调查内容……………………………………………………137.5 旅游地质一般调查内容……………………………………………………148 地质剖面测制方法与精度要求………………………………………………158.1 测制目的………………………………………………………………158.2 布设原则………………………………………………………………158.3 类型及测制内容……………………………………………………………158.4 测制精度要求………………………………………………………………179 地质路线调查方法与精度要求………………………………………………189.1 部署原则…………………………………………………………………189.2 控制程度和调查精度……………………………………………………1910 地质调查中的测试鉴定工作………………………………………………2011 资料整理与野外验收……………………………………………………………2111.1 资料整理………………………………………………………………2111.2 野外验收应提交的成果资料…………………………………………2211.3 野外验收要求…………………………………………………………2212 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23 12.1 报告编写前的综合研究………………………………………………23 12.2 各类成果图件编制………………………………………………………2412.3 报告编写…………………………………………………………………2513 数据库建设要求…………………………………………………………………2513.1 原始资料数据库……………………………………………………………2513.2 最终成果数据库……………………………………………………………2514 成果评审…………………………………………………………………2515 资料归档………………………………………………………………………26附录A(规范性附录): 区域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27附录B(规范性附录):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28附录C(规范性附录): 区域矿产调查报告编写提纲………………………31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封面格式………………………35附录 E (规范性附录): 区域矿产调查报告封面格式…………………………371 范围 1.1 本技术要求在明确了1:50000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的性质、目的任务的基础上,对该项工作设计编写、工作内容、技术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要求、综合整理、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报告编写、质量监控、成果验收与出版等作出了规定。
1.2 本技术要求是1:50000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工作设计编审、质量监控和成果验收的主要依据2 引用标准DZ/T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 0158-95 《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 》ZB/T D10 004-89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GB 958-99 《区域地质图图式图例》;DZ/T 0179-1997《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DD2004-04《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试行);GB/T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DZ/T 00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要求(试行)1:5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83);《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物探化探工作要求(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86);DZ/T 0167-95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定》;《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技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4);《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3 总则3.1 1:50000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是国土调查中的一项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3.2 1:50000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工作一般包括组队、收集资料及野外踏勘、设计编审、野外调查、资料整理与原始资料数据库建设、野外验收、图件编制与最终成果数据库(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报告编写、成果验收、成果出版、资料归档与汇交等程序上述程序之间是互为关联、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机整体3.3 1:50000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的目的任务是以详实的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通过填制1:50000地质图、1:50000矿产图等,为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和城市地质调查,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地学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的地质信息3.4 在优先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针对调查区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重大问题,结合考虑推动国家重大地学理论发展和改进地质调查技术方法需要的基础上,按照构造单元完整性、国土资源分布条件的相似性和自然经济地理区划的统一性,进行总体部署,并采用1:50000国际分幅的单幅或多幅 (一般2-4幅)测制,项目工作周期一般为3-4年3.5 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必须以当代地球科学系统观和国内外先进的地质理论为指导,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以野外观察为主要手段, 客观准确地观察记录野外地质现象,取全、取准野外的各项原始地质资料。
通过野外室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地质观察研究,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混杂岩)、古生物、构造、矿产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时代、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地质问题3.6 除进行详实的基础地质调查外,对调查区存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和城市地质等重大问题,必须开展相应的专项调查内容,具体内容应在任务书和设计书中加以明确3.7重要成矿区带所开展的区域矿产调查的图幅,应视工作区特点和研究程度开展必要的物、化探工作,具体内容要在任务书和设计书中加以明确物、化探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精度,参照已发布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执行3.8 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针对地学领域的一些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开展研究工作综合运用物、化、遥等多种技术方法,加强深部地质结构构造等隐伏地质信息的提取,多途径、多角度解决图幅内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成矿规律研究,提高图幅整体调查和研究水平3.9 地质复杂程度、工作条件和研究程度不同的地区,其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要有所侧重和区别,不平均使用工作量结合区内地质、自然地理和气候特点,科学合理地部署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工作3.10 根据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项目所涉及的专业内容、技术要求和工作量等,合理组队。
一般一个单幅项目组应由4—5名地质技术骨干组成多幅联测的项目组酌情增加地质技术人员数量项目组要保持技术骨干人员的相对稳定4 资料收集与利用4.1数字地形资料准备4.1.1 1:50000地质图、矿产图的地理底图采用国家测绘局出版的1:50000地形图或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50000矢量化地形图(数据)野外工作底图(野外数据采集手图)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1:25000的(矢量化)地形图4.1.2 如调查区没有1:25000比例尺地形图,可报请上级主管单位审批后,采用1:50000地形图按有关规定放大编制成1:25000 (矢量化)地形图(数据),并补充有关现势性资料,作为野外工作底图4.2 前人地质、矿产等资料收集与分析4.2.1 收集资料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前人对调查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本次工作主攻方向4.2.2收集调查区已有资料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物化遥等调查成果和所有的综合或专项调查的科研报告、专著(如“地质志”,“地层典”等)、研究论文等,特别是最新的、总结性的资料以及各种实物资料,如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化石标本,钻孔岩芯,各类岩石薄片等。
4.2.3 对不同时期形成的地质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