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企业战略毕业论文势与企业战略管理.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38403554
  • 上传时间:2018-05-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势与企业战略管理【摘 要】从“势”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是研究如何用“势”从而帮助企业获得 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整体性决策而顺势、借势和造势的战略框架几乎完全可以涵盖西方的 各种主流战略理论,他们实际上是在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相同的意思关键词】势;企业战略;战略框架 一提到企业战略管理,大家耳熟能详的大都是西方的各种战略理论和工具,像 SWOT 分析、五种力量模型等等其实,中国传统战略思想博大精深,相关著作也浩如烟 海,不过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工业商业欠发达,这些战略思想主要应用于军事与 政治领域,在经济领域应用较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的许 多专家学者在引进经西方的各种战略理论和工具的同时,开始尝试着对传统的战略思想进 行深入挖掘,致力于创建中国本土化的战略理论本文秉承这一研究思路,尝试着从中国 传统战略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势”的角度对企业战略作了新的诠释 一、 “势”的概念 “势”是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对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却非常的困难 因此,许多古代学者喜欢用比喻来谈“势”:李斯以“厕中鼠”与“仓中鼠”的不同表现来解释 “势”;韩非则认为, “夫有才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

      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临千仞之 溪;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 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而锱铢重也,有势之于无势 也 ” 那么,到底什么是“势”呢?笔者认为, “势”是指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对“势”的种种解释,实质上都是在这一基本含义的基础之上 延伸出来的 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 “势”具有隐蔽性、广泛性和动态性三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 “势”是无形的,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任何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都不可能是显而易见 的,其必然隐藏在错综复杂的环境变化之中,只有认清事物背后的“势”,才能不被各种复 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其次, “势”是广泛存在的,上至国家社会,下至企业个人,都有“势” 的存在,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顺应和借助各种各样的“大势”和“小势”,在工作学习中 游刃有余;最后, “势”是不断变化的,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好”势”与坏“势”会相互 转换的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时机,好“势”也可能变为坏“势” 二、势与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从“势”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是研究如何用“势”从 而帮助企业获得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整体性决策。

      在这一定义中,帮助企业获得长期生存和 发展是战略目的,而研究如何用“势”则是战略的核心,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和 方法一般来说,根据企业对环境的能动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将战略上对“势”的运用可以 分为顺势、借势和造势三个不同的层次顺势是被动的适应环境,借势是对环境的创造性 适应,造势则是去主动的管理环境,改变环境下面用“势”的三个层次与西方的主流战略理论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顺势与古典战略理论 顺势,就是指顺应企业环境的发展趋势,遵循客观规律 《孙子兵法》云:“善战者,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 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这里是讲 要遵循事物客观规律,如搬木石,用力搬它事倍功半,利用势推动它则事半功倍 西方的古典战略理论实际上包括战略规划学派与环境适应学派战略规划理论的本 质是寻求企业内部资源与环境中所蕴含的机会匹配,其代表性的分析工具 SWOT 分析就是 通过分析企业的资源与能力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通过分析环境发现其机遇与威胁, 从而采取战略行动环境适应学派认为,环境的变化是不确定的,因此企业要通过审视环 境和不断地尝试新战略来确保和环境变化相适应。

      尽管这两派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和具体主 张不尽相同,但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这主要体现在:(1)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 环境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只有适应环境变化,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2)企业战略的核心 是资源的配置方式,即如何以企业现有的或计划的资源与目前外部环境中的机会相配合, 以及各种资源如何在企业战略经营单位和经营活动之间配置由此可见,古典战略理论实 际上就是寻求发现企业环境的发展趋势,遵循其客观规律使企业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 程,这与顺势的核心思想本质上并没有差别 (二)借势与产业组织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 对于企业来说,仅仅被动的去适应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借势是比顺势更高层次上的 势的运用,借势更强调对环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适应荀子说,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 焉 ”意思是说即便是聪明睿智的君子与大多数人也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他们之所以会取 得非凡的成就,就在于擅长“借势” 借势包含两种基本的途径,即借外势和借内势外势既包括不同产业之势, 也包括其他企业之势,这与产业组织理论和资源理论中的资源外取战略是密切相关的产 业组织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竞争战略必须将企业同它所处的环境相联系,而行业是 企业经营最直接的环境,每个行业的结构又决定了企业竞争的范围,从而决定了企业潜在 的利润水平。

      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得竞争优势,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 所处行业的赢利能力,即行业的吸引力;一是企业所在行业的相对地位该理论实际上就 是在讲如何选择和借助有吸引力的“行业势”来形成竞争优势的 借势的另一种途径就是借助企业内部的各种势,其中即包括人、财、物等有形之势, 也包括企业文化、品牌、组织能力等无形之势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 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而且难以复制; 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所以,根据资源基础论的观点,企业 战略就是确定和评价公司的各种资源和能力,从中选择最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作为 重点培植的对象,依靠他们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这一过程实质也是在讲怎样借势的过 程 (三)造势与核心竞争力理论及战略理论的最新发展 造势是最高境界的用势行为,是指企业在经营的时候,不能仅仅去被动的适应环境 的变化,还要能够主动地去管理环境,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施加影响,使之朝着有利于本企业的方向发展 其实,核心竞争力理论以及战略理论的最新发展大多都是围绕着造势理论展开的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从本质上来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发展独特技术、开发独 特产品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

      战略思想的核心就是“重构竞争的基础”与“创造未来” 未来的竞争就是不断创造与把握出现的商机的竞争,亦即重新划分新的竞争空间的竞争 总之,一个企业要成功就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勇于打破“旧势”,创造“新势”,成 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与破坏者 战略理论的最新发展主要包括超强竞争理论和“竞合”学说超强竞争理论是达维尼 在研究竞争环境变化过程中短期竞争优势和持久竞争优势的关系时提出的他认为,今天 的企业处在一种优势迅速崛起并迅速消失的环境,任何企业都不能建立永恒的竞争优势, 因此必须通过一连串短暂的行动来建立一系列暂时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公司能够在较长时 期内保持竞争优势这一连串短暂的行动就是在“造势” “竞合”学说是将博弈论引入战略领 域后提出的战略观点,该理论强调游戏规则的可变性,认为通过实施威胁、承诺、针锋相 对等战略手段能够改变竞争对手的预期,从而改变其行为,进而改变环境从本质上看, 核心竞争力理论、超强竞争理论和“竞合”学说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其实都是在讨论为什么 和怎样“造势”的问题,都是在探讨在企业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动态和复杂的情况下,企业 应该如何对外部环境施加影响,从而使环境向着与己方有利的态势转变。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势与企业战略管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事实 上,如果用“势”的概念来描述企业战略管理可能更贴切,而且顺势、借势和造势的战略框 架几乎完全可以涵盖西方的各种主流战略理论东西方管理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 不过可能相同的意思用了不同的语言来描述罢了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是古人对弈棋之道的经验性概括其实,经营企 业也是一样的,要顾全大局,筹划全盘, “谋势”而不仅仅“谋子”,这样才能使企业保持持久 的竞争优势如果目光短浅,只注意眼前的蝇头小利,却忽略了对势的把握,则很有可能 “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战略管理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