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级审计师历年真题.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356128806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86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级审计师历年真题电子版|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例题1按照以下层次论述(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要求特点是:第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基础在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1)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深刻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3)理性看待不同所有制经济间的竞争关系4)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三)我国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第一,世界上实行私有化的国家和地区有近200个,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占极小部分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私有化并不一定就能带来经济发展,更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第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正确方向,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三,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但土地私有化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例题2按照以下层次论述(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的起步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第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完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3)社会主义分配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6)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例题1按照以下层次论述(一)市场经济的内涵与特性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主要特征:(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2)决策分散化3)自由和平等竞争4)价格协调微观决策二)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必要性(1)市场经济属于经济运行范畴,而不是属于社会经济制度范畴。

      2)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3)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4)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三)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1)充分认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的重要意义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夯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3)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4)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水平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6)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7)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8)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9)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0)加强法制建设,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题2按照以下层次论述(一)改革与发展道路的“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之争“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内容是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秉承了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经济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的主流经济学传统一脉相承北京共识”包含了三个重要的原理:创新的价值,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进步的手段;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自主发展理论。

      二)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比较“华盛顿共识”是激进式改革,主要内容为:一是政治上实行民主化,所谓民主化就是多党制二是在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三是在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式疗法渐进式改革的特点:(1)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2)增量改革3)先试点,后推广三)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度过程(1)财政包干体制的实行与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化2)非平衡改革战略下的潜在制度收益与地方政府对制度创新进入权的竞争3)地方政府自发制度创新的时候追认4)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效率导向5)地方政府主导型改革逐渐向企业主导型改革的转变6)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结构例题1按照以下层次论述(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所有和支配的所有制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是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二)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无论经济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不能偏离这个大前提,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第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不仅所有制的种类增加,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不断上升,从业人数也超过了公有制经济三)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公有制为主体,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例题2按照以下层次论述(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我国经历了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再到“重要组成部分”,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的机遇: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出台非公36条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提出新非公36条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层面上看,一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收到不平等待遇;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在项目投资、贷款支持、土地征用和人才使用等方面与国有经济的待遇不同;三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生产经营成本高、税费高、融资难和招工难的“两高两难”的困局;四是社会某些舆论存在负面影响。

      从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看,一是民营企业需要建立具有弹性和张力,吸引和利用社会是各种资源,特别是吸引各种优秀人才二是民营企业的传承和接班问题三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偏弱,四是中小企业应对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土地和汇率的变动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消化能力弱五是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三)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进一步扫清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2)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3)着力改进财税金融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金融和财政上的便利4)为民营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5)切实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6)鼓励有条件的私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例题1按照以下层次论述(一)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组合模式第一阶段(19781984)克服平均主义倾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第二阶段(1984-1992)效率第一,公平第二第三阶段(1992-1993)兼顾效率与公平第四阶段(1993-2006)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i阶段(2006至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的公平和效率因素(1)分配依据中的公平和效率因素。

      2)分配结构中的公平与效率因素3)分配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因素4)分配秩序中的公平与效率因素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主要在于使各类生产要素在参与分配中能获得与其贡献相一致的合理比例再分配环节,要更加注重公平再分配环节完善的方向:一是近期应朝着降低个人税收负担,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的方向努力二是为了避免资源的不合理占用,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税收政策三是增加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支出,逐步扩大转移支付,逐步使全国人民都能享受到大体相同水平的公共服务四是从长远看,应着力研究如何从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过度例题2按照以下层次论述(一)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1)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倾向于政府和企业2)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持续下降,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3)城乡居民收入和区域性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4)垄断行业收入明显偏高,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5)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规范6)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二)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原因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成因错综复杂,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普惠性不够,导致收入分配问题和经济结构问题伴生、交织。

      二是改革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存在诸多可以避免和难以避免的问题,导致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存、叠加三)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1八大报告中就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做了安排,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努力实现两个同步、注重提高两个比重”的新思路1)微观收入分配政策的调节需要把对生产条件分配的调节与收入分配调节相结合,健全初次分配制度,着重保护劳动所得2)打破垄断,消除要素流动障碍,促进生产条件进而促进收入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3)扩大中等收入比重,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4)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提高宏观收入调节的有效性5)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6)倡导慈善帮扶风,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五、国有企业收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例题1按照以下层次论述(一)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但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可以分类,一类是向全体公民免费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另一类是向消费者收取一定的费用的准公共产品,比如公立学校等特点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盈利目标服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垄断程度高等。

      二)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我国现阶段的基础产业通常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基础产业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两部分基础工业是指能源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工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通讯和水利等设施三)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那些国家投资建成的、基本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大部分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领域此类国有企业必须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为此必须解决政企分开与所有权的可转让性的问题,其最彻底的解决方案就是政府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四)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宜完全放开国有资本从中小型竞争性国有企业中退出,不仅有利于让这些企业彻底摆脱政府的干预,完全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为市场经济创造必要的微观基础,而且有利于卸下不得不常常为它们“输血”的巨大负担,转而可以集中财力和人力抓好那些应由政府控制的行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