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天龙八部中的佛学思想.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40094082
  • 上传时间:2022-1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龙八部》中的佛学思想 从《天龙八部》看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说到金庸作品中的佛学思想,实在是不胜枚举,而其中又以《天龙八部》为盛,它就是一部佛学的通俗演义天龙八部”本身就是一个佛教用语,金庸在作品前言中也提到“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 陈世骧先生曾经概括过,他说《天龙》中“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确实,细想起来的确如此段誉少年多情,可所遇少女竟然都是妹妹,不想要的爱情追逐着他,而钟情之人却对他不理不睬;虚竹自幼立志做个好和尚,却被逼不断犯戒,终被逐出少林,自幼失怙,终于见到爹娘却转眼间又见爹娘身死;乔峰一直竭力抗辽,却未料自己竟是契丹人,难得寻得心爱之人,却亲手将她杀死最佳体现其实要数反派慕容复了,空负大志,却一事无成,机关算尽却换来一场空,终落得精神失常的下场。

      书中人物正像书名“ 天龙八部”所揭示的那样,各有各的痛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致使他们难以解脱的,就是他们的执念与欲望他们执着于人类的贪、嗔、痴,紧守欲望不放,深受凡世之苦这里深刻反映着佛学的思想 佛说:苦由爱欲生纵观书中人物莫不是为爱欲而苦先看段誉,书中写到“段誉受无量剑和神农帮欺凌、为南海鳄神逼迫、被延庆太子囚禁、给鸠摩智俘虏、在曼陀山庆当花匠种花,所经历的种种苦楚折辱着实不小,但从未有如此刻这般的怨愤气恼他内心隐隐约约的觉得,只因为他深慕王语嫣,而这位姑娘心中,却全没他段誉的半点影子”,从此之后,这位娇生惯养的大理国皇帝、皇后的心肝宝贝就好象尾巴一样,天天跟随在王姑娘的身后,盼望着能多看王姑娘一眼也好面对着王姑娘对慕容复的绵绵情意,和对自己的无视,他一时觉得意趣索然凄凉哀怨,一时又想着如若能为王姑娘死了从而能在王姑娘心中留下段誉这个名字也是好的一路上受尽相思之苦,最后险些为之送命,却一直舍不得离去这完全是因为他对王语嫣爱情的执念欲望产生痛苦,无欲则无痛但看大反派慕容复这个典型也许他曾经是个开朗快乐的少年,但长期的教育使他秉承了家族志向――光复大燕他机关算尽,不惜出卖爱情、友情,他不顾尊严廉耻,只为复国。

      书中所说最好“他一生营营役役,不断为兴复燕国而奔走,可说从未有过什么快乐之时别人瞧他年少英俊,武功高强,名满天下,江湖上对之无不敬畏,自必志得意满,但他内心,实在是从来没感到真正快乐过以至西夏皇宫之中被问到他何时最快乐时竟张口结舌了复国的欲念在他心中根植太深,以至他幻想破灭后竟精神失常了,或者说他又坠入了另一个幻想世界,终是难以解脱慕容复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心底有着怀疑与担忧,但仍像飞蛾扑火一样投身其中,因为在他身后催促他的是比什么都巨大的复国的欲望 《天龙》之中的人物各有各的欲望,因此也各有各的痛苦,他们的痛苦可归结于他们自身的追求,而他们人生之际遇,又隐隐透出因果报应的理念《天龙》确是一部浸透了佛家思想的小说 而在字里行间之中,在那种种的孽缘、种种的悲剧之中,作者有无处不渗透着宏大的佛法无量山”、“万劫谷”、“钟万仇”、“灵鹫宫”等的地名人名,以及武功的招数,如“般若掌”、“摩诃指”、“无相劫指”等,无不与佛家的术语名词有关;而小说中更是处处引用佛经,处处宣扬佛法在作者看来,佛法无边,即使是像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这些深中贪、嗔二毒的人,最后也诚心皈依我佛,得到善终了所谓“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消于无形” 而大理君臣及武林各路人马在辽国南京经理了一场突围之战,又被大队辽军追击的时候,玄渡更代表作者,说出了他的观点:       玄渡叹了口气,说道:“只有普天下的帝王将军们都信奉佛法,以慈悲为怀,那时才不会再有征战杀伐的惨事。

              而小说的主人公段誉、虚竹更是精通佛理,又慈悲为怀,努力的实践着佛家思想整部《天龙八部》,在对待所有的悲剧众生的苦难的态度上,总是投以一种悲悯的眼光,让人感受到的是佛家崇高的哲学精神陈世骧先生曾经评价《天龙八部》“实一悲天悯人之作也” 作者以《天龙八部》作寓言,将佛家对众生的悲悯情怀通俗地演绎出来,以这种悲天悯人的佛学思想,观照着整部小说,观照着整个人类,希望能借这种佛家思想,来解除人性中的贪、嗔、痴三毒,以求得人性的大自在这就是《天龙八部》的主旨所在最后,以一首港版“天龙”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作为结束: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   贪欢一刻偏教那女儿情长埋葬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爱竞逐镜花那美丽   怕幸运会转眼远逝为贪嗔喜恶怒着迷   责你我太贪功恋势怪大地众生太美丽   悔旧日太执信约誓为悲欢哀怨妒着迷   啊舍不得璀灿俗世啊躲不开痴恋的欣慰 啊找不到色相代替啊参一生参不透这条难题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