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 机械设计根基第四版课后答案 【篇一:机械设计根基练习题_对比全面_有答案哦】 p> 1.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各杆长度分别为a=350,b=600,c=200,d=700; (1) 当取c 杆为机架时,它为何种概括类型?___________; (2) 当取d 杆为机架时,那么为___________ 3. 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为主动件时,___________死点位置 (a)不存在 (b)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 (c)摇杆与连杆共线时为 4. 为保证四杆机构良好的机械性能,___________不应小于最小许用值 (a)压力角 (b)传动角 (c)极位夹角 5. 平面四杆机构无急回特性时_______,行程速比系数_______ (d) k>1(e)k<1(f)k=1 6. 在双曲柄机构中,已知三杆长度为 a=80mm,b=150mm,c=120mm,那么d 杆长度为_______。
(a) <110mm (b)110mm≤d≤190mm(c)≥190mm 7. 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为主动件时,_______死点位置; (a)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b)摇杆与连杆共线时(c) 不存在 8.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假设将_________杆作为机架,那么与机架相连的两杆都可以作________ 运动,即得到双曲柄机构 9. 曲柄摇杆机构产生“死点”位置的条件是,摇杆为_______件,曲柄为_______件 10. 平面四杆机构中,若各杆长度分别为a=30,b=50,c=80,d=90,当以a为机架,那么该四杆 机构为________________ 12. 在_______机构中,假设将_______杆对面的杆作为机架时,那么与此相连的两杆均为摇杆, 即是双摇杆机构 13. 平面连杆机构当行程速比k________时,机构就具有急回特性 15. 牛头刨床的工作台进给机构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机构 16. 平面四杆机构中,若各杆长度分别为a=40、b=60、c=60 、d=70当以a为机架,那么此四 杆机构为_________。
18. 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当取滑块为原动件时,_____________死点位置 a 有一个b 没有 c 有两个 d 有三个 19. 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得志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_________为机架,将得到双曲柄机构 a 最长杆b 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c 最短杆d 与最短杆相对的构件 20. 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为主动件,那么传动角是______________ a 摇杆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夹角 b 连杆与摇杆之间所夹锐角 c 连杆与曲柄之间所夹锐角 d 摇杆与机架之间所夹锐角 21. 平面连杆机构当急回特性系数k____________时,机构就具有急回特性 a.k1b.k=1c.k1d.k=0 22. 当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____________ a. 有急回特性、有死点; b.有急回特性、无死点; c. 无急回特性、无死点; d.无急回特性、有死点 23.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____________为主动件时,____________与连杆共线时,机构展现 死点位置。
25. 为保证四杆机构良好的机械性能,____________不应小于最小许用值 a. 压力角 b.传动角c.极位夹角d.啮合角 凸轮机构 1. ___________抉择了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a)凸轮转速 (b)凸轮轮廓曲线 (c)凸轮外形 2. 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半径愈___________,压力角愈_________ ,机构传动性能愈好 3. 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是指凸轮转动中心到_______半径 (a) 理论轮廓线上的最大 (b) 实际轮廓线上的最大 (c) 实际轮廓线上的最小(d) 理论轮廓线上的最小 4. 凸轮机构中的压力角是指_______间的夹角 (a) 凸轮上接触点的法线与从动件的运动方向 (b) 凸轮上接触点的法线与该点线速度 (c) 轮上接触点的切线与从动件的运动方向 5. 凸轮机构能使从动杆按照________,实现各种繁杂的运动 6. 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由凸轮_____ 所抉择的 (a)转速(b)轮廓曲线 (c) 外形 7. 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是指凸轮转动中心至______向径。
(a)理论轮廓线上的最大(b) 实际轮廓线上的最大 (c) 理论轮廓线上的最小(d) 实际轮廓线上的最小 8. 以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半径所做的圆称为凸轮的_______ 9. 凸轮机构基圆半径越_________,压力角越_________,机构传动性能越好 10. 通常处境下,制止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运动失真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a)增大滚子半径b)减小滚子半径 c)增大基圆半径d)减小基圆半径 11. 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如察觉凸轮实际廓线造成从动件运动规律失真,那么应 采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措施加以制止 12. 当察觉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时,可采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措施加以提升 13. 在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将产生____________冲击 a. 刚性b.柔性c.惯性d.无 14.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滚子半径应________凸轮理论廓线外凸片面的最小曲率半径。
a. 无法确定b.等于 c.大于d.小于 键连接 1. 普遍平键连接传递动力是靠_______ (a) 两侧面的摩擦力(b) 两侧面的挤压力 (c) 上下面的挤压力(d) 上下面的摩擦力 2. 设计键连接的几项内容是: a 按轮毂宽度选择键长 b 按要求选择键的类型 c 按轴的直径选择键的剖面尺寸 d 对连接举行必要的强度校核 在概括设计时,一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平键连接能传递的最大扭矩为t,现要传递的扭矩为1.5t,那么应_______ (a) 把键长增大到1.5倍(b) 把键宽增大到1.5倍 (c) 把键高增大到1.5倍(d) 安装一对平键 5. 普遍平键连接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为t,现要传递的转矩为1.5t,那么应____________ (a) 把键长增大到1.5倍, (b)把键高增大到1.5倍 (b) 把键宽增大到1.5倍(d)安装一对平键 6. 键连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轴与轮毂之间________ (a) 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b) 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由导向性 (c) 沿周向固定并传递扭距 (d) 安装拆卸便当 7. a、b、c 三种类型的普遍平键b、h一致,那么工作中受挤压面积最大的应属____型。
9. 普遍平键的三种形式为_____,_____,_____ 10. 标准平键连接的承载才能,通常取决于________ a) 轮毂的挤压强度 b)键的剪切强度 c)键的弯曲强度 d)键工作外观的挤压强度 螺纹连接 2. 采用螺纹连接时,若被连接件总厚度较大,且材料较软,在需要经常装卸的处境下,宜采用 _____________ (a) 螺栓连接 (b) 双头螺柱连接 (c) 螺钉连接 3. 螺纹连接是一种_______ (a) 可拆连接 (b) 不成拆连接 (c) 具有防松装置的为不成拆连接,否那么为可拆连接 (d) 具有自锁性能的为不成拆连接,否那么可拆 4. 普遍螺纹连接中的松螺纹和紧螺纹连接的主要识别是: 松螺纹连接的螺纹片面不承受_______的作用 (a) 拉伸 (b) 扭转 (c) 剪切 (d) 弯曲 (a)剪切与挤压破坏 (b)拉断 (c)拉扭断裂 6. 刚性凸缘联轴器用四只铰制孔螺栓连接,螺栓中心的圆直径d=200mm ,轴传递扭矩t=180n.m, 那么作用在每个螺栓上的力为_______。
(a)1800 (b)240 (c)450(d)540 8. 一调整螺旋,采用双线粗牙螺纹,螺距为3毫米,为使螺母相对螺杆沿轴线移动2毫米,那么 螺杆应转_________圈, 9. 在国家标准中,规定普遍螺纹的牙型角为_____度,公称直径指的是螺纹的________ 10. 用于薄壁零件连接的螺纹,宜采用_________ (a) 梯形螺纹(b) 三角形细牙螺纹 (c) 三角形粗牙螺纹 11. 某调整螺旋,采用双线粗牙螺纹,螺距为3mm,为使螺母相对螺杆沿轴向移动12mm,螺杆 应转_____圈 (a)3 (b)2 (c)4 (d)2.5 12. 拧紧螺母的效率,主要与螺母的______有关 (a) 导程角和磨擦角 (b) 线数 (c) 螺距和牙型角(d)导程角和牙型角 带传动 1. 国标规定,三角带有___________七种类型,b2240表示_____________ 2. 带传动的主动轮直径d1=180mm,转速n1=940r/min,从动轮的直径为 d2=710转速 n2=233r/min, (a) 1.2﹪(b) 1.5﹪(c) 1.8﹪ (d)2.2﹪ 3. 为使三角带传动中各根带受载平匀,带的根数不宜超过_______根。
( a)4 (b)6 (c)2(d)10 4. 三角带传动和平型带传动相对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 a) 传递一致功率时,尺寸较小 b) 传动效率高 c) 带的寿命长 d) 带的价格低廉 5. 标准三角带型号的选定,取决于_______ (a) 传递的功率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圆周力 (d) 高速轴上的扭矩 6. 工作条件与型号确定的三角带,其寿命随小带轮直径的增大而_______ (a) 降低(b)增大(c) 不变 7. 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确定时,若增大传动比,那么小带轮上的包角_______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8. 确定型号的三角带传动,若小带轮直径确定,增大其传动比,那么带饶过大带轮上的弯曲应力 _______ (a) 减小(b) 增大 (c) 不变 9. 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_______ (a) 带不是十足挠性件(b) 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 (c) 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d) 带绕过带轮产生离心力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