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好诗了解植物佳事一桩.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品读好诗,了解植物,佳事一桩 海鹰 《唐诗中的植物》的三位打通各自精专领域,根据植物的形态、文化和情味供给了一条链接古代大师与今人内心世界的自然生命线书中那些平日可见的植物,牵连了好多通识,寄托了好多念想,会突然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惊喜感人间好颜色,草木有本心愿这本书让大人静心稳定,让少年带着盎然的兴致在植物中找到学识与生命的底色 ——中央电视台前导演、海外中文大语文教导创始人黄珊珊 我们常说的诗情画意在本套书中都生动表达出来了不仅如此,还通过科研与科普工的严谨阐明,受众在学习或品评大唐诗意之余,还学习了鲜活灵动的自然学识,这对于青少年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培养皆有助益另外本书乃传统印刷、新型音频与视频的融合发行,也走在了多媒体出版的前列借用当今对比流行的词,这是一套“斜杠”跨界之作,令人大開眼界 ——澳门大学传播系教授、博导李小勤 深深刻有人类印记的自然,是人类实践和情感的载体及见证一风一物,一花一树皆是彼时和此时的生命灵性唐诗、宋词、古画中的自然实那么也是人的志趣,是德性、是情感、是宏伟的梦境、是弥漫意味的生生世界 “妙造自然”文化科普书系将人文和科学有机贯串,在名篇佳作中察觉自然超以象外的神趣,在科学解读中解释妙香远溢的生命情态,对于读者来说,是一场天真活泼又弥漫灵性的文化之旅。
——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于隽 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挖掘科学素材,将文化与科普结合起来创作是一个崭新的想法,一般看来,文化和科普是不同的领域,文理也有着特别鲜明的学科特征,融合在一本书中很有难度妙造自然”系列却在做这种尝试,而且效果很好 《唐诗中的植物》是该系列的第一本科普的片面,从植物学角度评价,切实度分外高; 从植物分类上看,没有任何错误;其他相关科普内容也都翔实无误本书依据诗词中提到的植物名称、形态、生态环境,以及诗人创作背景等信息,加以挖掘、分析、方方面面的考证,揣测出结论,这种方法是好玩的、结论是切实的 科普要求切实,由于科普是常识性的东西,人们轻易留下印象,传播广泛,因此更不能出错误一旦出错,将伴随好多人一生科普不能高深,高深了就谈不上科普,而成为专著了,现在这个深度正好适合 我们当中的不少人,或在学习,或因爱好,对古诗里的植物,读到过好多次,但每次都是一带而过要么一知半解,要么似是而非,要么始终曲解,这都很正常,终究大家不是植物学专业的但这终究是一种缺失,这本书的展现,恰好可以扶助大家学习了解正确的植物和生态学学识假设是学生读者,一下子掌管了正确的学识,受益终生; 假设是爱好者,也可以弥补学识缺陷或校正错误概念。
当读过这本书的人再次走进自然,看到相应的植物和生态环境时,就会联想起从书里学到的学识,留下明显深刻、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印象,从而对自然的熟悉更加亲切深入,敦促大家发自内心地养护自然生态就这一点而言,本书具有分外重要的意义 文化的片面,我也都一一读过有些原本我并不知道或者了解的不深入、不切实的学识,也从这些篇章里学习了 我认为,本书的读者,不管在世界上哪个地区,只要是中文使用者,只要热爱古诗,通过阅读此书,就会对诗中提到的植物,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既读了好诗,又了解了诗中提到的植物,真是一桩佳事本书的出版,在传承和弘扬古典文化精华,提升读者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斟酌方式等方面确定能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为新疆师范大学教授) 猜你热爱 唐诗科学素养科普 唐诗赏读养生保健指南(2022年4期)2022-12-17唐诗赏读——马诗之二养生保健指南(2022年3期)2022-12-16科普侠:古代历险 (八)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2022年10期)2022-11-14科普侠:古代历险(七)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2022年9期)2022-11-01科普侠:古代历险(二)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2022年3期)2022-06-11关注测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福建根基教导研究(2022年9期)2022-05-28科普漫画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22年12期)2022-01-20唐诗赏读养生保健指南(2022年9期)2022-12-07唐诗赏读养生保健指南(2022年12期)2022-01-06科学与教导中国教师(2022年6期)2022-05-2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