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 3.2.3.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
62页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1.概念概念由由________________与它的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2.范围:范围:________________【点拨【点拨】】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统一整和信息传递而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生物成分生物成分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可大可小可大可小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1.写出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写出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1)___________(1)___________:阳光、土壤、水、温度等阳光、土壤、水、温度等 (2)_______(2)_______:自养生物自养生物3)(3)消费者:主要指消费者:主要指__________4)(4)分解者:营分解者:营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生产者生产者动物动物腐生生活腐生生活2.2.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狐狐猫头鹰猫头鹰蛇蛇青蛙青蛙吃虫的鸟吃虫的鸟蜘蛛蜘蛛鼠鼠兔兔食草昆虫食草昆虫草草、、(1)(1)图示食物网中包含图示食物网中包含______条食物链。
条食物链2)(2)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图中猫头鹰分别占有哪几个营养级?图中猫头鹰分别占有哪几个营养级?第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4)(4)图中哪些生物属于次级消费者?图中哪些生物属于次级消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写出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写出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8草草→→食草昆虫食草昆虫→→蜘蛛蜘蛛→→青蛙青蛙→→蛇蛇→→猫头鹰猫头鹰三、四、五、六三、四、五、六狐、猫头鹰、吃虫的鸟、蜘蛛、青蛙、蛇狐、猫头鹰、吃虫的鸟、蜘蛛、青蛙、蛇非生物环境、分非生物环境、分解者解者【思维判断【思维判断】】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 )【分析【分析】】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地球上最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2.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 )【分析【分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从而被其他生物利用实现无机物和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是从而被其他生物利用实现无机物和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3.3.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 )【分析【分析】】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从而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4.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 )【分析【分析】】细菌并不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细菌并不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 (自养型生物,生产者自养型生物,生产者) );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5.5.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 )【分析【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1.1.四种成分的比较四种成分的比较比较比较项目项目组成内容组成内容作用作用生物同生物同化类型化类型地位地位非生物非生物环境环境阳光、土阳光、土壤、水、壤、水、温度等温度等为生物提供物质和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基础必备成分必备成分比较比较项目项目组成内容组成内容作用作用生物同生物同化类型化类型地位地位生产者生产者 主要是绿主要是绿色植物,色植物,也包括光也包括光合细菌和合细菌和化能合成化能合成细菌细菌将无机物转化成有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无机物;将光能、无机化学能转化成有机化学能转化成有机化学能;为消费机化学能;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场所自养型自养型主要成分主要成分( (基石基石) )比较比较项目项目组成内容组成内容作用作用生物同生物同化类型化类型地位地位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是动物,主要是动物,也包括营捕食也包括营捕食生活和寄生生生活和寄生生活的生物活的生物( (如如菟丝子菟丝子) )加快生态系统的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种子的传播异养型异养型最活跃最活跃的成分的成分比较比较项目项目组成内容组成内容作用作用生物同生物同化类型化类型地位地位分解者分解者营腐生生活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腐食性的动物物( (如蚯如蚯蚓、蜣螂蚓、蜣螂) )通过分解作用将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体、排泄生物遗体、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新利用异养型异养型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中的关键中的关键成分成分联系联系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桥梁”,,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2.2.四种组成成分的关系四种组成成分的关系 生产者生产者(基石)(基石)消费者消费者动物摄食动物摄食(加快物质循环)(加快物质循环)分解者分解者尸体、粪便尸体、粪便残枝败叶、遗体残枝败叶、遗体(不可缺少)(不可缺少)非生物的环境非生物的环境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细胞细胞 呼吸呼吸细细胞胞呼呼吸吸细细胞胞呼呼吸吸【高考警示钟【高考警示钟】】生态系统的成分判断误区生态系统的成分判断误区误区类型误区类型特例特例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蓝藻、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动物都是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动物属于分解者细菌都是分解者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细菌属于消费者【典例训练【典例训练1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是异养生物细菌都属于分解者,是异养生物 【解题指南【解题指南】】1.1.知识储备:知识储备:(1)(1)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特例;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特例;(2)(2)明确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2.解题关键:熟悉生态系统成分的组成内容,从特例中识别各选解题关键:熟悉生态系统成分的组成内容,从特例中识别各选项的陷阱项的陷阱 【解析【解析】】选选C CA A项,很多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处在两个或两个项,很多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营养级上,如一些杂食性动物;以上的营养级上,如一些杂食性动物;B B项,动物不都属于消费者,项,动物不都属于消费者,如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动物中的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如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动物中的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 C项,项,自养生物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是生产者,是生自养生物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 D项,细菌不都属于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项,细菌不都属于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生产者是自养生物于生产者,生产者是自养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1.1.食物链的分析食物链的分析如:草如:草→→兔兔→→狐狐→→虎虎(1)(1)表现形式:表现形式:①①食物链的起点:生产者食物链的起点:生产者( (草草) );;②②终点: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终点: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虎虎) ),即最高营养级;,即最高营养级;③③不出不出现的成分:非生物环境及分解者。
现的成分:非生物环境及分解者2)(2)数量变动: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数量变动: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 (狐狐) )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 (兔兔) )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营养级( (虎虎) )数量增加数量增加 (3)(3)动态变化: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动态变化: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这种制约可能来自于种间,也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这种制约可能来自于种间,也可能来自于种内可能来自于种内4)(4)单方向: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单方向: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5)(5)营养级分析: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营养级分析: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种群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种群 2.2.食物网的分析食物网的分析(1)(1)营养位置: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营养位置: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猫头鹰在食物网中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的营养级,如猫头鹰在食物网中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这就是说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级,这就是说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2)(2)种间关系: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种间关系: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蛇与猫头鹰,二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蛇与猫头鹰,二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有竞争关系3)(3)生物种类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生物种类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 【技巧点拨台【技巧点拨台】】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方法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方法(1)(1)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2)(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3)(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捕食其他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捕食其他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典例训练【典例训练2 2】】(2011(2011··海南高考海南高考) )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回答问题:回答问题:(1)(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第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第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兔与人的种间关系营养级;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是__________________鼠疫杆菌和人的种间关系是鼠疫杆菌和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2)(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大于、小于、等于) )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_________(_________(增强、不变、减弱增强、不变、减弱) )。
3)(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者、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费者、分解者) ),其体内贮存的能量,其体内贮存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能、不能) )传递给传递给植物 【解题指南【解题指南】】1.1.考查实质:本题考查的是食物网中的种间关系以及分析各营考查实质:本题考查的是食物网中的种间关系以及分析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的趋势养级生物数量变动的趋势2.2.解题关键:解题关键:(1)(1)写出食物链,明确各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写出食物链,明确各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2)(2)分析食物网各成分的关系分析食物网各成分的关系 【解析【解析】】(1)(1)正确找到传向鹰的食物链:植物正确找到传向鹰的食物链:植物→→兔兔→→鹰、植物鹰、植物→→兔兔→→鼬鼬→→鹰、植物鹰、植物→→鼠鼠→→鹰、植物鹰、植物→→鼠鼠→→鼬鼬→→鹰,鹰,4 4条食物链中条食物链中鹰分别占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兔和人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同时鹰分别占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兔和人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同时还有竞争关系还有竞争关系( (都以植物为食都以植物为食) );鼠疫杆菌寄生在人身上,因此;鼠疫杆菌寄生在人身上,因此为寄生关系。
为寄生关系2)(2)跳蚤寄生在鼠身上,而鼬捕食鼠,因此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跳蚤寄生在鼠身上,而鼬捕食鼠,因此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更大;大量捕杀鼬使鼬的数量减少,从而使鼠的天敌减少,响更大;大量捕杀鼬使鼬的数量减少,从而使鼠的天敌减少,鼠的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增强鼠的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增强3)(3)蘑菇分解植物的残体,因此属于分解者,能量传递是单向的、蘑菇分解植物的残体,因此属于分解者,能量传递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不可逆的答案:答案:(1)4 (1)4 三、四三、四 捕食和竞争捕食和竞争 寄生寄生(2)(2)小于小于 增强增强(3)(3)分解者分解者 不能不能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性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性【案例】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案例】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1)(1)某生物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分别标记为分别标记为1 1、、2 2、、3 3号,均加等量的水,号,均加等量的水,3 3号中加少许河泥,再在号中加少许河泥,再在1 1、、2 2、、3 3号中加入相同数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金鱼,号中加入相同数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金鱼,2 2、、3 3号中加号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均用橡皮塞塞紧,然后放在阳光下。
记入等量的金鱼藻,均用橡皮塞塞紧,然后放在阳光下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2①2号和号和3 3号锥形瓶相比较,号锥形瓶相比较,2 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主要说明主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②________②________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是生态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③③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为( (最少答出两项最少答出两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瓶号瓶号1 12 23 3瓶中金鱼生存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的时间( (周周) )3 311112525(2)(2)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步骤:方法步骤: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4 4号锥形瓶,号锥形瓶,4 4号锥形瓶的设计号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处理应该与______________号锥形瓶相同。
号锥形瓶相同第二步: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观察记录锥形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第三步:观察记录锥形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人透析【命题人透析】】(1)(1)明确实验中的几组对照:明确实验中的几组对照:题干中设置了题干中设置了1 1、、2 2、、3 3号三个锥形瓶,这三个锥形瓶之间的对照号三个锥形瓶,这三个锥形瓶之间的对照关系,分析如下:关系,分析如下: 锥形瓶锥形瓶实验变量实验变量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 1号、号、2 2号号是否含有金鱼藻是否含有金鱼藻探究生产者的重要性探究生产者的重要性2 2号、号、3 3号号是否含有河泥是否含有河泥探究分解者的重要性探究分解者的重要性(2)(2)正确区分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正确区分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①①实验变量是依据实验目的设置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不同的实验变量是依据实验目的设置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不同的变量。
如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实验中,阳光为实验变变量如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实验中,阳光为实验变量;量;②②无关变量为除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的变量,如探究阳光对生无关变量为除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的变量,如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消费者的数目、锥形瓶的大小态系统的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消费者的数目、锥形瓶的大小等为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应确保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无关变等为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应确保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无关变量处于适宜且相同的状态,以降低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量处于适宜且相同的状态,以降低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标准答案【标准答案】】(1)①(1)①分解者分解者 ②1②1号和号和2 2号号③③温度、金鱼的数目、金鱼藻的数目温度、金鱼的数目、金鱼藻的数目(2)3 (2)3 4 4号锥形瓶作遮光处理号锥形瓶作遮光处理4 4号锥形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比号锥形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比3 3号锥形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短号锥形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短 【阅卷人点评【阅卷人点评】】得分要点得分要点(1)①(1)①必须为必须为““分解者分解者””②②必须为必须为““1 1号和号和2 2号号””。
③③必须体现实验中没有设置变量的因素,如温度、金鱼的数目、必须体现实验中没有设置变量的因素,如温度、金鱼的数目、金鱼藻的数目等任意两个金鱼藻的数目等任意两个2)(2)第一步必须是生态系统的成分最全的第一步必须是生态系统的成分最全的““3 3””号失分案例失分案例(1)①(1)①误答为河泥等非生物成分原因是没有正确分析误答为河泥等非生物成分原因是没有正确分析““河泥河泥””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②②误答为误答为““1 1号和号和3 3号号””③③误答为误答为““氧气、金鱼氧气、金鱼””等2)(2)第一步误答为第一步误答为1 1号或号或2 2号1.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B.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C.C.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解析】】选选D D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很多,然而,各类生态系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很多,然而,各类生态系统都是由两大部分、四种基本成分组成。
两大部分是生物与非统都是由两大部分、四种基本成分组成两大部分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既包括上述成分,还包括营养结构,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既包括上述成分,还包括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即食物链和食物网 2.2.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B.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D.生产者和分解者间均直接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生产者和分解者间均直接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 【解析【解析】】选选A A生产者大多数是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生产者大多数是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但也有自养型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蓝藻,所以但也有自养型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蓝藻,所以A A是正确的是正确的B B选项,消费者都是异养型,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选项,消费者都是异养型,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它以活的生物体豆科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食,属于消费者,但它以活的生物体豆科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食,属于消费者,但属于原核生物,细菌中有很多都属于寄生菌类,属于消费者。
属于原核生物,细菌中有很多都属于寄生菌类,属于消费者C C选项,分解者除了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选项,分解者除了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蚓、蜣螂等D D选项,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不一定是直接联系,选项,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不一定是直接联系,有时候生产者和分解者需要靠消费者间接联系有时候生产者和分解者需要靠消费者间接联系3.3.如图是我国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如图是我国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②②图中共有图中共有4 4条食物链条食物链③③蛇处于不同营养级蛇处于不同营养级④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⑤⑤该生态系统中蛇同化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同化的总能量该生态系统中蛇同化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同化的总能量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解析】】选选B B。
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区所有生物之和,该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区所有生物之和,该图并没有包括所有的生物,因此图中所有生物不构成该地区的图并没有包括所有的生物,因此图中所有生物不构成该地区的生物群落;图中共有生物群落;图中共有4 4条食物链,分别是大麦条食物链,分别是大麦→→蝗虫蝗虫→→青蛙青蛙→→蛇,蛇,大麦大麦→→蝗虫蝗虫→→蜘蛛蜘蛛→→青蛙青蛙→→蛇,狗尾草蛇,狗尾草→→蝗虫蝗虫→→青蛙青蛙→→蛇,狗蛇,狗尾草尾草→→蝗虫蝗虫→→蜘蛛蜘蛛→→青蛙青蛙→→蛇,蛇分别属于第四、第五营养级;蛇,蛇分别属于第四、第五营养级;青蛙和蜘蛛不仅存在捕食关系,还存在竞争关系;在能量传递青蛙和蜘蛛不仅存在捕食关系,还存在竞争关系;在能量传递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被散失,蛇同化的总能量小于蝗虫同化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被散失,蛇同化的总能量小于蝗虫同化的总能量4.4.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链就越多就越多B.B.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C.C.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D.D.生态系统中引入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中引入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越高 【解析【解析】】选选A A。
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不一定越来越大;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不一定越来越大;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10%~~20%20%,当一个营养级的能,当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量( (或生物量或生物量) )不足以养活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时,这个食物链不足以养活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时,这个食物链就自然终止了,一般来说,一个食物链的环节不超过五个;新就自然终止了,一般来说,一个食物链的环节不超过五个;新的物种引入到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从而使的物种引入到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从而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抵抗力稳定性降低5.(20125.(2012··宝鸡模拟宝鸡模拟) )某生态系统中只含有甲、乙、丙、丁四个某生态系统中只含有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图种群,图a a为某段时间内该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图为某段时间内该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图b b为甲、乙两为甲、乙两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A.甲、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甲、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B.甲和乙的关系是种间竞争甲和乙的关系是种间竞争C.TC.T时间后若丁大量死亡,则甲、丙数量急剧增加时间后若丁大量死亡,则甲、丙数量急剧增加D.D.甲种群为甲种群为““S 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解析【解析】】选选C C。
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由题中食物关系可知甲、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由题中食物关系可知甲、乙为生产者,乙为生产者,A A项正确;最初甲与乙的种群数量同时增多,但是项正确;最初甲与乙的种群数量同时增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数量开始减少,到后来逐渐被淘汰,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数量开始减少,到后来逐渐被淘汰,说明在甲、乙的竞争中,甲最终胜利,明在甲、乙的竞争中,甲最终胜利,B B项正确;项正确;T T时间后只有甲时间后只有甲为生产者,丁是丙的捕食者,丙是甲的捕食者,丁的数量大量为生产者,丁是丙的捕食者,丙是甲的捕食者,丁的数量大量减少,就会导致丙的数量迅速增多,进而导致甲被大量捕食,减少,就会导致丙的数量迅速增多,进而导致甲被大量捕食,使得甲的数量减少,使得甲的数量减少,C C项错误;由图项错误;由图b b知甲种群为知甲种群为““S S””型增长,型增长,其种群数量会受到自身增长而导致的营养、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其种群数量会受到自身增长而导致的营养、空间等因素的影响,D D项正确6.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1)该生态系统共有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
条食物链2)(2)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____条3)(3)蛇和鹰的关系是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析】】(1)(1)以植物为起点、以最高营养级鹰为终点的食物链共以植物为起点、以最高营养级鹰为终点的食物链共有有8 8条2)(2)植物植物→→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食虫鸟→→鹰,植物鹰,植物→→植食性植食性昆虫昆虫→→蛙蛙→→蛇蛇→→鹰,植物鹰,植物→→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食虫鸟食虫鸟→→蛇蛇→→鹰,三鹰,三条食物链中鹰均处于第五营养级条食物链中鹰均处于第五营养级3)(3)蛇和鹰同时捕食老鼠和食虫鸟,两者为竞争关系;同时鹰又蛇和鹰同时捕食老鼠和食虫鸟,两者为竞争关系;同时鹰又捕食蛇,两者又为捕食关系捕食蛇,两者又为捕食关系4)(4)食物网中只包括了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所以要使该生态系食物网中只包括了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所以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应有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环境以及分解者。
统完整,还应有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环境以及分解者答案:答案:(1)8 (2)3(1)8 (2)3(3)(3)竞争和捕食竞争和捕食(4)(4)非生物环境以及分解者非生物环境以及分解者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补充完善类实验步骤的设计思路补充完善类实验步骤的设计思路 【理论指导】【理论指导】1.1.概念概念补充完善类实验是考试中常见的考查实验类的题型,该种题型补充完善类实验是考试中常见的考查实验类的题型,该种题型往往给出一定的实验步骤往往给出一定的实验步骤, ,并留下一部分内容要求进一步完善并留下一部分内容要求进一步完善, ,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 2.2.类型类型常见的有补充完善实验步骤、补充实验假设、补充实验的预测常见的有补充完善实验步骤、补充实验假设、补充实验的预测结果及实验结论等结果及实验结论等3.3.解答方法解答方法解答该种题型,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解决解答该种题型,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解决。
1)(1)确定该实验是验证性还是探究性实验,以便确定预测结果确定该实验是验证性还是探究性实验,以便确定预测结果2)(2)分析题目中给定的设计思路、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分析题目中给定的设计思路、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3)(3)依据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再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反应变量依据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再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反应变量的测定方法,完善实验步骤,写出正确答案的测定方法,完善实验步骤,写出正确答案(4)(4)根据实验要求预测结果及结论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只有一种根据实验要求预测结果及结论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只有一种, ,结论明确惟一结论明确惟一, ,而探究性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有多种而探究性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有多种, ,要对假设要对假设分类讨论分类讨论, ,一般按一般按““如果如果…………那么那么……”……”方式进行方式进行【典例分析【典例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分解者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不可少请设计验证中生产者、分解者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不可少请设计验证生产者、分解者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必不可少的实验思路。
生产者、分解者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必不可少的实验思路验证的实验思路验证的实验思路( (如图如图):): 【分析【分析】】(1)(1)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成分对生态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成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是必不可少的系统的稳定都是必不可少的2)(2)理清设计的基本思路:应是设置多组实验装置理清设计的基本思路:应是设置多组实验装置, ,建立人工生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分别缺少不同的成分,观察记录各组生态系统稳定存态系统,分别缺少不同的成分,观察记录各组生态系统稳定存在的时间长短在的时间长短 (3)(3)确定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确定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 (生产者和生产者和分解者分解者) ),设计时不同的实验组中分别缺少不同的成分;反应变,设计时不同的实验组中分别缺少不同的成分;反应变量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各组人工生态系统稳定存在的时间量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各组人工生态系统稳定存在的时间长短4)(4)对照实验:应是四种成分齐全的人工生态系统对照实验:应是四种成分齐全的人工生态系统5)(5)最后按照要求完善实验步骤最后按照要求完善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分析。
进行实验分析【拓展【拓展】】(1)(1)实验中哪一装置作为对照?实验中哪一装置作为对照?提示:提示:3 3号锥形瓶的号锥形瓶的4 4种成分齐全,是实验中的对照组种成分齐全,是实验中的对照组2)2(2)2号和号和3 3号锥形瓶相比较,哪个的金鱼存活时间最短?说明了号锥形瓶相比较,哪个的金鱼存活时间最短?说明了什么结论?什么结论?提示:提示:2 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时间最短,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时间最短,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3)(3)若要验证光照是生态系统稳定必需的,应如何设计实验?若要验证光照是生态系统稳定必需的,应如何设计实验?提示:提示:再增设再增设4 4号锥形瓶,瓶内材料同号锥形瓶,瓶内材料同3 3号锥形瓶,置于黑暗环号锥形瓶,置于黑暗环境中培养,观察金鱼的存活时间境中培养,观察金鱼的存活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