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2023学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5页2023学年七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整数,,,满足下列条件:,,,依此类推,则的值为 A. B. C. D.2.关于x的方程a﹣3(x﹣5)=b(x+2)是一元一次方程,则b的取值情况是( )A.b≠﹣3 B.b=﹣3 C.b=﹣2 D.b为任意数3.下列利用等式的性质,错误的是( )A.由a=b,得到1-a=1-b B.由,得到a=bC.由a=b,得到ac=bc D.由ac=bc,得到a=b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和是同类项 B.不是单项式C.一定比大 D.是方程的解5.如图,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与2个球体质量相等的正方体的个数为( )A.2 B.5 C.4 D.36.如图,数轴上点表示数,点表示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0 B.< C.<0 D.>07.每天供给地球光和热的太阳与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它距地球的距离约为150000000千米,将150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15×千米 B.1.5×千米 C.15×千米 D.1.5×千米8.若分式的值总是正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或9.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这个正方体是( )A. B. C. D.10.若 2b−5a=0,则的值为( )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若,则2+a-2b=_______.12.如果水位升高时,水位变化记作,那么水位下降时,水位变化记作__________.13.如图,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4和2,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14.已知线段点为直线上一点,且,则线段的长是_______.15.将写成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是:______.16.如图,把一根绳子AB以中点O对折,点A和点B重合,折成一条线段OB,段OB取一点P,使OP:BP=1:3,从P处把绳子剪断,得到三段绳子.若剪断后的三段绳子中最短的一段为16cm,则绳子的原长为_____cm.三、解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17.(8分)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图3将桌子拼在一起.(1)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 人,4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 人,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 人;(2)一家餐厅有40张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按照上图的方式每5张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多少人?18.(8分)如图,在数轴上有两点A、B,点B在点A的右侧,且AB=10,点A表示的数为﹣6.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2)经过多少时间,线段AP和BP的长度之和为18?19.(8分)元旦晚会上,准备给班上40位同学一人一件礼物,分别是玩具与文具,班委会花了230元到超市买了玩具和文具共40件,若玩具每个5元,文具每个8元,问班委会买了玩具和文具各多少个?20.(8分)如图已知点及直线,根据下列要求画图:(1)作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2)画线段,并取的中点,作射线;(3)连接并延长至点,使得(4)请在直线上确定一点,使点到点与点的距离之和最小.21.(8分)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所得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是:①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②稿费高于800元,而低于4000元的应缴纳超过800元的那部分稿费的14%的税;③稿费为4000元或高于4000元的应缴纳全部稿费的11%的税.试根据上述纳税的计算方法作答:(1)若王老师获得的稿费为2400元,则应纳税 元,若王老师获得的稿费为4000元,则应纳税 元;(2)若王老师获稿费后纳税420元,求这笔稿费是多少元?22.(10分)计算(1)(2),其中.23.(10分)如图,已知、是数轴上两点,点表示的数为,点在点的右侧,且距离点28个单位长度.现有,两个动点,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点运动,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运动.(1)点表示的有理数为______.(2)动点先出发,2秒钟后点再由点出发向点运动,当点运动秒时两点相遇,求相遇点对应的有理数是多少?(3)动点出发的同时,动点从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秒,请求出,之间的距离为23个单位长度时的值.24.(12分)定义:A,B,C为数轴上三点,当点C段上时,若点C到点A的距离是点C到点B的距离2倍,我们称点C是的美好点.例如:如图①,点A表示数-1,点B表示数2,点C表示数1,点D表示数1.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的美好点;又如,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就不是的美好点,但点D是的美好点.如图②,M,N为数轴上两点,点M表示数-7,点N表示数2.(1)①求的美好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②求的美好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_.(2)数轴上有一个动点P从点M出发,沿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点P,M和N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美好点时,求t的值.2023学年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分析】根据条件求出前几个数的值,再分n是奇数时,结果等于;n是偶数时,结果等于;然后把n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n是奇数时,结果等于;n是偶数时,结果等于;∴;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根据所求出的数,观察出n为奇数与偶数时的结果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A【分析】先把方程整理为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出b的值即可.【详解】a﹣1(x﹣5)=b(x+2),a﹣1x+15﹣bx﹣2b=0,(1+b)x=a﹣2b+15,∴b+1≠0,解得:b≠﹣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熟知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D【解析】A选项正确,由a=b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先乘以-1再同时加1得到1﹣a=1﹣b;B选项正确,由等式左右两边同时乘以2得到a=b;C选项正确,由a=b等式左右两边同时乘以c得到ac=bc;D选项错误,当c=0时,a可能不等于b.故选D.点睛:由ac=bc不能得到a=b.4、A【分析】分别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单项式的定义,相反数的定义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3ab2和b2a是同类项,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a是单项式,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当a为负数时,a<−a,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3不是方程-x+1=4的解,方程-x+1=4的解为x=-3,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同类项以及单项式,熟记相关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B【分析】根据图中物体的质量和天平的平衡情况,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组解答.【详解】设球体、圆柱体与正方体的质量分别为x、y、z,根据已知条件,得:,①×2-②×1,得:,即2个球体相等质量的正方体的个数为1.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本题通过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球体与正方体的关系,等量关系是天平两边的质量相等.6、D【分析】先从数轴上得出<0,且>,然后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即可;【详解】解:由数轴可知,a<0,b<0,且>,选项A中,ab>0,故选项A错误;选项B中,>,故选项B错误;选项C中,>0,故选项C错误;选项D中,>0,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n的值为这个数的整数位数减1,所以150000000=1.5×,故选B.8、D【分析】分两种情况分析:当时;或当时,,再分别解不等式可得.【详解】若分式的值总是正数:当时,,解得;当时,,解得,此时a的取值范围是;所以的取值范围是或.故选:D.【点睛】考核知识点:分式值的正负.理解分式取值的条件是解的关键点:分式分子和分母的值同号,分式的值为正数.9、C【分析】展开图中3个面中含有符号标记,则可将其还原,分析这三个面的位置关系,通过分析可知空心圈所在的面应是相对面,且空心圈所在的面与横线所在的面相邻,但俩横线方向不同,由此分析各选项便可得出答案,或者通过折叠判断.【详解】通过具体折叠结合图形的特征,判断图中小正方形内部的线段折叠后只能互相垂直,且无公共点,所以折叠成正方体后的立体图形是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解题关键是分析题目可知,本题需要根据展开图判断完成几何体的各个面的情况,需要从相邻面和对面入手分析,也可以将立体图形展开.10、C【解析】先移项,等式两边都除以2b即可.【详解】∵2b−5a=0,∴5a=2b,∴将等式两边都除以5b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2,应用等式的性质2对等式进行正确的变形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1【分析】根据得,即,代入计算可得.【详解】∵,∴,∴,则,,∴,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及整体代入求值.12、【分析】根据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水位上升记为正,可得水位下降的表示方法.【详解】如果水位升高2m时,水位变化记作+2m,那么水位下降1m时,水位变化记作:-1m,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和负数表示.13、-1【分析】根据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4和2,利用中点公式求出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即可.【详解】解:∵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4和2,∴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4+2)=−1.即点C所表示的数是−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或【分析】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题意正确地画出图形解题.【详解】解:有两种可能:当点C段AB上时,如图1,∵AC=AB﹣BC,又∵AB=5cm,BC=3cm,∴AC=5﹣3=2cm;当点C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C=AB+BC,又∵AB=5cm,BC=3cm,∴AC=5+3=8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