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军区空军花城招待所配套餐厅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41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广州军区空军花城招待所配套餐厅改造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广州军区空军花城招待所编制日期:2016年 05 月 05 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为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场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果,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州军区空军花城招待所配套餐厅改造工程建设单位广州军区空军花城招待所法人代表庾国超联系人刘兰香通讯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北较场路2号联系020-61265020/邮政编码510050建设地点广州市越秀区北较场路2号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21、餐饮场所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1069m2总投资(万元)5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评价经费(万元)0.8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8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项目背景广州军区空军花城招待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北较场路2号(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为广州军区空军部队内部招待所,建成于1982年5月,为1栋9层建筑物,其中首二层设为招待所配套餐厅,3层以上为客房。
该招待所于上世纪向广州市环境环保局履行了环保报批手续,但由于自身资料管理不善及时隔太久,目前已无法寻回原环保手续报建资料现考虑到餐厅建成多年未经修葺,内部装修较为残旧,厨房设备老化等,广州军区空军花城招待所拟投资50万元对广州军区空军花城招待所配套餐厅进行升级改造工程(以下称“本项目”),主要内容为在原有餐厅场所重新规划、装修翻新,并完善油烟处理系统,以改善就餐环境及减轻污染情况,不涉及餐饮功能、位置、规模的变更二、 工程内容升级改造实施后,本项目主要经营中餐,建筑面积为1069m2(其中首层507m2,二层562m2),共设有餐位约350位(全部位于二层),年运营365天,每天营运时间为9:00—14:00、16:00—22:00;员工人数为40人,员工在项目内用餐,不住宿本项目首层主要设置厨房、明厨、水吧、冰鲜、半熟食、展示区、休闲区等;二层为休闲厅、卡座区、房间、备餐间、卫生间、电梯厅等项目各层平面图详见附图3、4本项目厨房所使用主要设备名称及数量见下表表1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名称数量名称数量八头煲仔炉2个油烟净化器2台六头煲仔炉2个烟罩编号烟罩尺寸(长×宽)数量七头煲仔炉1个蒸煮区2.6m×1m1个炸炉1个2.6m×1m1个电磁炉2个3.5m×1m1个炒炉8个3.5m×1m1个蒸炉2个炒菜区9.5m×1m1个三、项目依托工程本项目不设备用发电机,使用所在建筑广州军区空军花城招待所配套的中央空调统一供冷;其厨房炉灶使用市政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
项目营运期餐饮油烟、含油污水分别依托所在建筑现有的内置烟道、隔油隔渣池处理,以上依托工程均已投入使用四、项目四至情况本改造工程项目位于空军招待所(亦称“花城宾馆”)第首~2层,其上层为客房,不设地下室所在建筑东侧为商业楼;南侧为北园社区居民区,与其最近住宅楼距离约3m、东南侧约50m为朱紫寮居民楼,西南侧约100m为广州市第十七中学;西面隔河涌、小道为居民楼、商务办公楼等,与居民楼相距约23m,约40m为小北路;北侧隔北较场路为居民楼、商务办公楼等,与居民楼相距约38m,西北侧约95m为天秀大厦住宅楼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次改造工程主要为餐厅的内部装修翻新,不涉及餐饮功能、位置、规模及污染防治工程的变更,因此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主要为配套餐厅现有污染源,主要为餐饮含油污水、油烟废气、风机噪声、生活及厨余垃圾等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上述污染源的排放及治理现状汇总如下表所示:表2 项目改造前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污染源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治理工程排放方式排放位置水生活污水0.1万m3/a隔渣、化粪池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总污水排放口含油污水1.7万m3/a隔油隔渣池气油烟14600万m3/a通过静电油烟处理通过A、B两条烟道高空排放第9层天面A、B排放口声设备噪声60~75dB(A)隔声、减振——厨房固废生活垃圾7t/a环卫部门收运不外排——厨余垃圾及废油脂69t/a有资质部门回收不外排——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所属的各类功能区区划范围下表所列:表3 建设项目所属功能区区划分类编号功能区区划名称建设项目所属类别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外,纳污水体珠江前航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2大气功能区二类区3环境噪声功能区2、4a类区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保护区(市政府颁布)否6水库库区否7城市污水集水范围猎德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8管道煤气干管区是9施工地点是否可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0是否环境敏感区是一、地理位置建设项目选址于越秀区广州市越秀区北较场路2号(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越秀区是广州市的老中心城区,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相邻越秀区总面积为32.82平方公里,下辖流花、东风、洪桥、六榕、广卫、光塔、诗书、北京、大新、人民、东山、农林、黄花岗、大东、大塘、白云、珠光、建设、华乐、梅花村、矿泉、登峰22条行政街道二、地形、地貌越秀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地貌以低丘、平原为主,中、北部及东南部为海拔50米以上的低丘、台地,南部为连片的三角洲冲积平原,山丘不多且为低山,以南沙的黄山鲁海拔295米为最高出露地层北部和中部为下古生界浅变质古英岩和侏罗系灰白色的石英砾岩、砂岩、页岩;东南部为第三系紫红色灰质砂岩、砂砾;南部为第四系冲积、洪积活动较强列,尤为燕山期活动最强烈,有大小花岗岩体共20个,分布于区境东南部。
三、气候、气象项目所在的越秀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2.6℃,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39.1℃,极端最低气温为0.0℃年均日照时数1543.1小时左右,历年平均降水量约1861.5mm,四至九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季风变化明显,全年无主导风向,以北风N频率最高,为13.4%,其次为C、SE、NNW风,频率分别为12.8%、12.1%、8.3%年均风速为1.6m/s年平均气压为1012.4百帕,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4%灾害性天气方面,早春常出现低温阴雨,夏秋间常有台风侵袭总的来说,本区气候特点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热冬暖,时有酷热,偶有低温,夏长冬短,四季常青四、地表水水文本项目所处区域属于猎德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最终纳污水体为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自白鹅潭向东经员村至黄埔大蚝洲,全长24km,属感潮河段受珠江口潮汐的影响,水流呈每日两涨两退的不规则半日潮退潮历时略长于涨潮,最高潮位为+2.3m,最低潮位为-2.05m,平均河宽432m,平均水深4.83m员村断面枯水期涨潮流量为1765.87×104m3,退潮流量为2043.42×104m3,净泄量277.55×104m3,水流主要受潮流控制,平均涨潮流量为676m3/s,平均退潮流量为735m3/s,由于受涨退潮水的共同作用,水体反复回荡,枯水期由于上游径流较小,使污染物在河中停留时间较长,较难下泄。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经济发展2014年,越秀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7.41亿元,同比增长8.1%税收收入307.64亿元,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13亿元,增长6.6%(按可比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8.06亿元,增长9.7%商品销售总额9566.94亿元,增长19.3%实际利用外资3.86亿美元,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538元,增长8.8%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00.85亿元、增长8.6%,占GDP的65.7%,是全市现代服务业比重最高的城区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共有市认定总部企业67家、占全市1/5,区认定优质企业362家,实现增加值1251.58亿元、增长8.2%,占GDP比重提高至48.4%,创历年新高金融、商贸、健康医疗、文化创意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767.27亿元、增长8.6%,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新兴业态加速发展新增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企业753家,近6成是移动互联网、融资租赁、新媒体、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企业新引进6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分支机构或下属企业。
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广东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广州版权保护中心正式落户新建东方文德广场国家版权贸易基地、星光映景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南方传媒289艺术中心等新兴产业园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黄花岗科技园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72.11亿元,增长18.0%建成市级移动互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新增7家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科技金融,设立科技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推动天锐科技、尚思传媒、科传计算机等5家科技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评选出首届区长质量奖和首批越秀区杰出人才新增专利申请量6024件、授权量2913件,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发展载体扩容提质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步伐,出台“2+5”系列政策措施,建成全市首个专业市场电商孵化基地,新增7家国家和省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白马、红棉被评为全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和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支持25栋写字楼升级改造,富力盈东、捷登都会等一批商务楼宇先后落成,新增商业写字楼30万平方米,推动成立全市首家楼宇经济协会,全区总部经济发展基地达到10个,年营收超百亿元楼宇7栋,年税收超亿元楼宇39栋,楼宇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三、教育、文化、卫生教 育: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有小学53所,在校学生59845人,比上年增加2867人;普通中学23所,在校学生35109人,比上年减少872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21332人,高中在校学生13777人。
文 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区辖内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