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探究.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6166883
  • 上传时间:2024-0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探究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的愿望,是对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清晰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志那么,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充分思考研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要求,围绕新课程提出的目标1、了解教学目标的两类表述方式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必须清楚两类表述的方式其一,是采用结果性的目标方式,即明确告诉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有明确的行为动词,可测的教学结果,可评价的学习过程1这种表述方式一般都应用于“知识与技能”,如:小学四年级的排球:双手正面垫球,第一课时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排球的基本垫球知识,能说出双手正面垫球动作要领及手臂的击球部位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模仿、自主练习,做出正确的正面双手垫球的手臂击球动作、击球部位正确,学生可以连续自垫3个以上,其中40%以上的学生动作协调其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者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态度,难以用结果表明或者衡量的学习内容,行为动词一般采用体验性和过程性的1。

      这种表述方式一般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情感目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具有较好的组织性、纪律性;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创建互帮互学的良好学习氛围2、深入探析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要清晰地表述教学目标,必须对以下的几个问题有个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清晰地表述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1)把握目标表述的四要素目标表述的四要素是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如:通过直观式教学(行为条件),学生(行为主体)了解排球基本的垫球知识,能说出(行为动词)双手正面垫球动作要领及手臂的击球部位(行为程度)行为主体即学习者,行为目标描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不是教师的行为;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行为条件,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表现程度,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22)明确教学目标行为的主体新课程以来,提出还课堂于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那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表述时,应该把学生作为目标的“主人”,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目标行为的主体这样就要求我们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应该把学生作为行为主体,改变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方式,如:“教会学生……”、“让学生掌握……”等。

      但在表述时,“学生”两个字有时可以省略,即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是必须从文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人一看就知道行为主体是学生如: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排球垫球的基本知识,能说出双手正面垫球动作要领及手臂的击球部位本目标表述中,主体学生省略,但是我们从文中表述中可以知道目标表述的对象是学生3)恰当使用动词行为动词用以描述行为主体(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那么在使用动词时,需要思考行为动词表现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教材内容应该达到的要求,和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恰当地选择行为动词来明确地表述应达到何种结果,以提高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教学质量的课程度性如: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模仿、自主练习,做出正确的正面双手垫球的手臂击球动作、击球部位正确,学生可以连续自垫3个以上,其中40%以上的学生动作协调本目标表述中,所选用的行为动词“做出”“连续垫”,可观察、可测量性地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4)说清表现结果可能产生的情形表现结果产生的情形,即教学最后的效果设想,主要从两个方面对结果产生的情形加以说明,一是指出结果行为产生的条件,即影响学生产生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者范围;二是指出学习行为或者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1。

      在实际的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时,因为学生存在的较大的差异性,那么教学目标的结果情形,可以用动词体现程度的差异性,如:初步掌握、进一步掌握或者熟练掌握等,也可以通过具体的量词或者百分数去体现学生的学习结果如:“至少掌握三种跳绳的方法”、“70%学生能连续垫4~6个”等因为教学目标是预设教学结果的情形,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存在生成性的发展所以,教学目标是作为教学结果情形的底线而设定的,是教学结果情形的最起码要求例如:1)小学四年级的排球:双手正面垫球,第一课时技能能目标:学生 通过模仿、自主练习,做出正确的正面双手垫球的手臂击球动作、击行为主体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表现程度球部位正确,学生可以 连续自垫  3个以上,其中40%以上的动作协调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表现程度 2)初中三年级,快速跑第一课时技能目标:通过学练, 学生  了解快速跑中步频与步长的关系,改善 步频和步长提高 行为条件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 自己的快速跑能力 表现程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清楚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含义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课程目标、学生的情况、教学内容和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去思考教学目标,同时还应该思考预设教学目标和生成目标的关系,选择可行的教法和学法,以求提高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参考文献:[1] 严先元.《教师如何设计一堂好课》[M].东北示范大学出版社, 2007.4[2] 吴健.《体育课教学目标叙写的问题分析及其矫正》[J]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0年第2期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