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辐射防护试题库(无评分标准).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辐射防护试题库(无评分标准) 成都理工大学《辐射防护》考试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核素 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核能态,而且其平均寿命长得足以被查看的一类原子 2、平均电离能 某种介质产生一对离子对所需要能量的平均值 粒子注量 在辐射场某点P为中心,划出一小球形区域,假设球体的截面积为da,从各个方向入射该球体的粒子总数为dN,那么dN与da的商定义为辐射场P点处的粒子注量DN/da 3、能注量率 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截面积da的球体内的全体粒子的能量之和(不包括静止质量)称为能注量dE/dadt 4、比释动能――单位质量介质中,间接电离粒子传递给直接电离粒子的能量dEtrK=dEtr/dm 5、吸收剂量――致电离辐射授与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量除以该体积元中物质的质量而得的商 6、辐射量 是描述辐射场、辐射作用于物质时的能量传递及受照物内部变化的程度和规律而建立起来的物理量及其量度 同位素 原子核具有一致的质子数而不同的中子数的核素 7、放射性活度 表征放射性核素特征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处于特定能态的确定量的核素发生自发核转变数的期望值。
A=dN/dt 8、授与能 电离辐射授与确定体积中物质的能量,而且这些能量全部被该体积内的物质所吸收E=SUM Ein-SUM Eex+SUM(Q放-Q消耗) 9、照射量 是表示X或伽玛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大小的物理量在质量为dm的体积元的空气中,当光子产生全部电子(正、负电子)均被阻 止于空气中时,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的十足值与质量dm的商 10、剂量当量指数 某点的剂量当量指数HI定义为以此点为中心,由密度为1g/cm3的软组织等效材料所组成、直径为30cm的球体内的最大吸收剂量 11、γ照射率常数的物理意义 距离1居里的γ源1米处,在1个小时内所产生的照射率 12、质量能量吸收系数 表示γ射线在物质中穿过单位厚度以后,其能量被物质吸收的份额单位为:m2*Kg 13、当量剂量 采用了同一尺度表示不同类型和能量的辐射照射对人体造成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发生几率的大小的辐射量 14、平均自由程 表示每一个光子经过一次相互作用之前,在物质中所穿过的平均厚度 15、能量注量 以辐射场中某一点为球心的小球的全体粒子能量(不包括静止能量)只和dEn除以该球截面积da所得的商。
单位为J/m2. 16、质量能量转移系数 表示γ射线在物质中穿过单位厚度以后,因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电子的份额 2 单位为:m*Kg 17、急性躯体效应 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照射,由辐照引起的显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的有害效应 18、平均电离能 在特定物质中产生一个离子对所需要的平均能量 19、透射比 辐射场中某点处设置厚度为d的屏蔽层后的X或γ射线的当量剂量率H1(d),与设置屏蔽层前的X或γ射线当量剂量率H0的比值 20、质量能量转移系数 表示γ射线在物质中穿过单位厚度以后,因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电子的份额 2 单位为:m*Kg 21、有效剂量 为了计算受到照射的有关器官和组织带来的总危害,相对随机性效应而言,在辐射防护中用当量剂量与组织权重因子的乘积定义为有效剂量 22、组织权重因子 器官或者组织T受照射所产生的危害与全身平匀照射时所产生的总危害的比值,它回响了在全身平匀照射下各该器官或组织对总危害的相对付出 23、 靶器官 吸收辐射能量的组织或者器官 24、吸收量 吸收到体液(主要指血液)中去的放射性核素的量,即从摄入量部位转移到身体器官或组织的量。
单位Bq. 25、转移能 不带电粒子在某一个体积元内转移给次级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包括在该体积内发生的次级过程所产生的任何带电粒子的能量 26、 能谱的硬化 若入射?射线是由几种能量的光子组成的,那么由于不同能量的?光子的?值不同,当他们通过物质时?大的成分减弱的快,?小的减弱的慢因此,随着通过物质厚度的增加,那些不易被减弱的“硬成分”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这种现象称为能谱的硬化 27、待积当量剂量 指人体一次摄入放射性物质后,某一器官或组织在50年内(成人50年,儿童,70年)将要受到的累积的当量剂量 28、集体当量剂量 集体当量剂量指一组人某指定的器官或组织T所受的总辐射照射量ST??HT,iNi i二、 填空(12分,每空1分) 1. X、γ射线和电子的品质因素是 1 ;未知能量的中子和静止质量大于1 个原子质量单位的单电荷粒子的品质因素是 10 ;α粒子的品质因素是 20 2.放射性职业性个人全身平匀照射的年剂量当量限值是 50 mSv/year ;宏大居民中的个人全身平匀照射的年剂量当量限值是 5 mSv/year 。
1.放射性职业性个人全身平匀照射的年有效剂量限值是 20mSv·a-1 ;宏大居民中的个人全身平匀照射的年有效剂量限值是 1mSv·a-1 3.α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 电离 和 激发 4. β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 弹性散射 、 电离激发 和 轫致辐射 5.ICRP建议以年剂量当量限值的 1\\10 作为辐射监测的记录水平; 3/10 辐射监测的调查水平 6.自然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 光电效应 、 康普顿效应 和 形成电子对效应 7.按照展现辐射效应可以分为 躯体效应 和 遗传效应 ,另外一种根据展现的概率分为 随机效应 和 非随机效应 8.辐射的晚期效应主要指: 癌症 、白血病 和 寿命缩短 9.点源是指辐射源的线度远小于源至计算剂量点的距离的辐射源1分) 10.外照射防护的三大要素是: 裁减照射时间 、 增加与源的距离 和 设置屏蔽 11.内照射防护的一般措施是 宽容 、 隔离 和 净化 、 稀释 12.辐射防护的检测大致可分为 个人剂量 、 工作场所和 环境辐射监测 三个方面。
13.写出常用的三种伽玛射线的防护材料: 铅 、 铁 、 混泥土 14.描述中子源特性的三个重要参数是: 中子产额 、 中子能谱 、和 中子放射的角分布 15.人体受到照射的辐射源有两类,即 自然辐射源 、 人工放射源 16.辐射防护标准一般可分为 根本限值 、 导出限值 、 管理限值 和 参考水平 四个级别 17.辐射防护中剂量限制包含: 剂量限制 和 潜在照射危害限制 ; 剂量约束和 潜在照射危害约束 18.中子同人体肌体的主要作用方式有: 弹性散射 、 非弹性散射 和 辐射俘获 19.有效剂量的单位: Sv ,当量剂量的单位 Sv 20.辐射防护标准一般可分为 根本限值 、 导出限值 、 管理限值 和 参考水平 四个级别 21.描述中子源特性的三个重要参数是: 中子产额 、 中子能谱 、和 中子放射的角分布 22.我国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为: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好根本安好标准》 ,在新标准值中照射分为: 职业照射 、 医疗照射 、和 公众照射 。
23.辐射防护三原那么中的 辐射与安好最优化原那么 也可称为ALARA原那么 24.影响辐射学作用的两个因素是 物理因素 和 生物因素 25.沉积在呼吸道中的物质主要廓清途径有 吸收入血 、 通过咽喉进入肠胃道 和 通过淋巴管进入淋巴结 三个方面 26.当今世界使人类照射的主要人工放射源有: 医疗照射 、 核动力产生 和 核爆炸 三种 27.根据辐射效应的发生与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把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分为 随机性 效应和 确定性 效应 28.辐射防护的根本原那么有 辐射实践的正值化 、 辐射与安好的最优化 和 剂量限值 三、简要回复以下问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吸入放射性气体,液体或固体微粒都可能通过污染空气经呼吸道吸入体内可以通过食物应用水等导致居民和工作人员长时间摄入放射性物质 通过皮肤吸收完好的皮肤食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自然屏障,但是有些放射性蒸气或液体能够通过皮肤而被吸入当皮肤破碎时,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皮组织而被吸收进入体内。
2. 什么是“带电子粒子平衡” 间接电离辐射照射某物质时,在小体积内元内,若进入该体积元的带电粒子和离开该体积元的带电粒子总能量和谱分布达成平衡时,就称该体积元内达成带电粒子平衡 3. 简述照射量的物理概念及其与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 照射量是表示X或γ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大小的物理量定义为在质量为dm的体积元的空气中,当光子产生的全部电子(正、负电子)均被阻拦于空气中,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的十足值除以dm所得的商 枯燥空气中吸收剂量和照射量率得关系: D=8.69*10-3X(戈) 4.屏蔽设计的主要内容 选择适合材料;确定屏蔽布局形式;设计屏蔽厚度;合理处理散射孔道泄漏 5.辐射防护的方式 裁减照射时间;增大距离;在人和源之间加屏蔽 6.受照条件及各条件的危害度 照射方式、照射部位和照射面积 内比外强 根据各个照射器官不一样,有区别 照射面积大,危害大 7.简述辐射防护的目的及举行辐射防护的根本原那么 目的: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成被认为可以采纳的水平。
根本原那么:辐射实践的正值化――指在举行伴随着辐射照射的某种实践前首先应举行代价与利益的分析,只有获得的利益才认为是正值的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在上述根基上,做到照射应当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 个人剂量当量限值――限制个人剂量不得超过某些限定值 8.辐射防护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1)养护环境,保障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以及他们后代的安好和健康,允许举行可能产生辐射照射的必要活动 2)提高辐射防护措施的效益,以促进核科学技术、核能和其他辐射应用事业的进展 9.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物理效应有那些? 1)辐射类型,内照射α>β>γ,外照射γ>β>α 2)剂量率及分次照射在吸收剂量一致的处境下,剂量率越大,生物效应越显著分次越多,各次照射间隔时间越长,生物效应就越小 3)照射部位和面积人体各个器官的辐射敏感性不一样,在人体照射部位不同,所受的伤害不一样照射剂量一致,受照射面积越大,产生的效应也越大 4)照射的几何条件外照射处境下,人体内的剂量分布受到入射辐射的角分布、空间分布以及辐射能谱的影响,并且还与人体受照时的模样及其在辐射场内的取向有关。
10.简述β射线防护中,说明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