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4课时法律就在我们身边.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9492219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8年级下册 第14课时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复习要求】1.知道法律的特征2.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懂得法律和道德的关系4.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5.知道违法行为的内涵,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6.了解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知道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课前预习】1.十八大以来,多位省部级高官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让老百姓看到了中央对腐败的零容忍部级高官落马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体现了什么原则?2.一般来说,凡是违犯法律的行为,也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同时违犯法律,主要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但不一定受到法律的惩处,这表明,法律和道德具有什么样的区别?3.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法律规范着生产者、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行为,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4.古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体现了什么道理?【课内探究】案例一天,一小偷潜入一居民家中窃得两部,人民币1万元事有凑巧,被巡查的小区保安逮了个正着一时间,小区保安抓了两小偷成了爆炸性的新闻小区居民蜂拥而至,议论纷纷:“把小偷绑起来示众,一定要给他们一点教训。

      搧他们的耳光,让偷儿长长记性把他们的腿打断,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来这里偷东西虽然小偷苦苦哀求,但众人不依不饶,小区保安和一些人一起将小偷背靠着绑在一棵树上,还绑了双脚一位曾经丢失过电瓶车的大个子,感到不解恨,上前狠狠地踢了小偷几脚后来,民警赶到现场,将当事人带到了派出所,小偷以及参与捆绑、殴打小偷的小区保安和居民都受到了相应的处罚1.请分析说明,小区保安和居民是否是正义的行为?2.小偷的行为属于何种违法行为?为什么?我们青少年从小偷身上应吸取哪些教训?3.参与捆绑、殴打小偷的小区保安和居民为什么会受到处罚?这给我们什么启示?【课内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据《新闻纵横》报道,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一年来,10多位省部级高官因涉嫌严重违纪而落马,让百姓看到了中央对腐败的零容忍部级高官落马说明(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道德法律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右边的示意图主要表明了法律与道德在 方面的区别 )A.表现形式 B.实现方式C.调整的对象和范围 D.规定内容3.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废止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规定。

      这表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4.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里“特定的方式”指的是( )A.人们的自觉遵守 B.国家强制力C.社会舆论、教育的力量和人民的觉悟 D.规章制度5.“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德治不举,人心不稳,法治就会千疮百孔;而法治松弛,惩恶不力,德治也会破堤而溃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重要②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不一致的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青年陈某在校不思进取,经常与社会上的闲杂人员一起混在娱乐场所,动辄殴打别人,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陈某仍不思悔改一日,陈某潜入某商厦盗窃被抓,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5年我们青少年应从陈某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的教训是( )①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②违法、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③有错不改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④自觉遵守法纪,注意防微杜渐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2014年5月23日,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等36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案件一审公开宣判。

      刘汉等人依法受到制裁这表明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8.以下是甲、乙两人的部分生活场景:甲:哥们抽根烟——乙:真有味! 甲:哥们磕粒“药”——乙:真过瘾!甲:哥们一起干——乙:真刺激! 甲:哥们一起坐牢了——乙:真后悔!甲、乙两人的生活经历警示我们①一切吸烟吸毒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②从众好奇不可有,法治观念不可无③要谨慎交友,明辨是非 ④不良行为如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发展成犯罪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1.江苏省第18届运动会将在徐州市举行,部分项目的预赛目前已经拉开了序幕举办省运会,既是对徐州城市形象的检阅,更是对市民文明素质的考验某校九年级(6)班同学积极开展“做文明东道主”的实践活动 同学们在关注“公共秩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走快车道;观众入场排队加塞儿,在场馆内留有垃圾……大家经过研讨制定了以下两种活方案: 方案A:向有关部门提出 “让规则看守秩序,加大对行人闯红灯行为管理和处罚力度”的建议。

      方案B:定期参加维护交通秩序和观众入场秩序的志愿活动从法律的角度谈谈同学们制定方案A的主要依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