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开封市蔡庄镇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26页河南省开封市蔡庄镇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个精子和卵结合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和极核结合发育成胚乳,这种类型的双受精现象是哪类植物所特有的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苔藓植物参考答案:C2. 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用订书钉链接碱基形成碱基对(其它物质链接不用订书钉),构建一个含10对碱基对的DNA双链片段(其中G有6个),则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 )A.20 B.26 C.30 D.84参考答案:B【考点】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在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则A=T有4对,G=C有6对.【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G有6个,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有4对,G=C有6对.又由于A和T之间有两个氢键,G和C有三个氢键,因此该DNA片段共有氢键=4×2+6×3=26个;题干中提出“用订书钉链接碱基形成碱基对”,其它物质连接不用订书钉,因此需要使用的订书钉26个.故选:B.3. 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C.内质网和核糖体 D.溶酶体和核糖体参考答案:A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功能.1、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有细胞都含有核糖体.2、内质网分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3、高尔基体是单层膜,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再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高尔基体,但功能不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4、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溶酶体为细胞浆内由单层脂蛋白膜包绕的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解答:解:A、内质网对有机物的加工、高尔基体对分泌蛋白的包装和分泌,A正确;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不能加工,B错误;C、核糖体只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不能加工,C错误;D、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核糖体只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不能加工,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借助分泌蛋白的形成考查细胞器的分工和协作功能.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核糖体只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4.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一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十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兴奋从F到E,发生“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变 D.刺激C处,A处较D处先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参考答案:B5.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如右图所示,这时观测到b到刺激点之间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A..在膜内是b→a B.在膜内可以是b→a,也可以是a→bC在膜外是b→a D.在膜外是a→b参考答案:C6. 假设某生物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并且在每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则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A.2N B.N2 C.N1/2 D.1/2N参考答案:A7. 野生型的趾有毛果蝇和野生型的趾无毛杂交,子一代全部表现为趾有毛子一代趾有毛相互交配,子二代的650只果蝇中,有趾有毛376只,其余全部表现为趾无毛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果蝇趾无毛和趾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B. 果蝇趾无毛和趾有毛的数量差异与纯合致死有关C. 果蝇趾无毛和趾有毛遗传与基因的自由组合有关D. 子二代中趾有毛果蝇的基因型比趾无毛基因型少参考答案:B野生型的趾有毛果蝇和野生型的趾无毛杂交,子一代全部表现为趾有毛,说明果蝇趾无毛和趾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趾有毛为显性性状,A正确;子一代趾有毛相互交配,子二代的650只果蝇中,有趾有毛376只,其余全部表现为趾无毛,即趾有毛与趾无毛的比例接近于9:7,说明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与纯合致死无关,B错误、C正确;子二代中趾有毛果蝇是双显性个体,有四种基因型,则趾无毛基因型有9-4=5种,D正确。
8.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分子是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放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参考答案:C【知识点】酶、ATP及代谢类型解析:ATP分子是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A错;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以及叶绿体,B错;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正确;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的反应相联系,D错思路点拨】ATP分子即为三磷酸腺苷,是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包含两个高能磷酸键和一个普通磷酸键;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ATP水解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ATP合成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9.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变短;癌细胞中因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端粒酶而可以无限增殖据此推断( )A.正常细胞不含有端粒 B.正常细胞缺少组成端粒的原料C.端粒与细胞分裂次数有关 D.含有端粒酶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C10. 核糖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和_____________(细胞结构)有关2)将核糖体彻底水解,除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种小分子物质3)在核糖体上可以完成中心法则的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4)请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的原因参考答案: (1). 核仁 (2). 6 (3). 翻译 (4). mRNA到蛋白质(多肽链)(mRNA→蛋白质) (5). ①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细胞的生长发育、遗传、代谢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的参与);②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核糖体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对课本上的有关核糖体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然后再结合题目内容,回顾所学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1)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所以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和核仁有关2)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将核糖体彻底水解,除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外,还包括RNA的水解产物,即磷酸、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共6种小分子物质。
3)在核糖体上可以完成中心法则的翻译过程,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由mRNA到蛋白质(多肽链)(mRNA→蛋白质)4)①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细胞的生长发育、遗传、代谢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的参与);②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因此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11. 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下列细胞中,肯定或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的是( )①精原细胞 ②卵原细胞 ③初级精母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 ⑤次级精母细胞 ⑥次级卵母细胞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⑥参考答案:D12. 有氧呼吸的反应底物有葡萄糖、O2和水,这三种物质参与有氧呼吸反应过程的阶段分别是( )A.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B.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C.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D. 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参考答案: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其过程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粒体基质中,其过程是丙酮酸与水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粒体内膜上完成的,其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综上所述,A、B、C均错误,D正确13. 下图表示肝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1为衰老的细胞,细胞2为癌变的细胞,I?IV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I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等特征 C.II过程没有新蛋白的合成,而III过程中有D.IV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功能参考答案:C【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衰老与凋亡14. 乌贼体内的巨大的神经细胞能像红细胞一样不断吸收K+,科学家做过实验:用一种有毒物质使神经细胞中毒,泵入K+ 的功能就消失;如果注入某种物质,神经细胞又能够恢复不断吸收K+的功能,一直到这种物质消耗完请分析科学家注入的物质是 ( )A.ATP B.蛋白质类物质 C.糖类 D.水参考答案:A 15. 玉米和高粱的穗状花序组成及分类单位为 A.花 B.小穗 C.雄花 D.雌花参考答案:B16.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间期在细胞核中完成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分子B.前期核膜开始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C.中期染色体的显微照片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图D.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导致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解:A、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即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但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不是细胞核内,A错误;B、前期核膜解体成碎片而不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B错误;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中期染色体的显微照片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图,C正确;D、着丝粒分裂并不是纺锤丝牵引导致的,D错误.故选:C.17. 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