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评点.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10594356
  • 上传时间:2022-06-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4.9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评点 (旁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理解此句意思的同学,谁能阐释一下自己的见解? 生1:我认为此句是告诫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 生2:我认为这句的意思是说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切忌不懂装懂 师:两位同学分析得很好,有自己的观点确实,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列子汤问》里记载的一则传说故事就进一步证实了孔子的言行一致同学们想听一听这个故事吗? 生:(异口同声)想! 由悟其名言初步了解孔圣人,“听其言,察其人”,使学生从人物身上抑或故事之中受到启发,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当然也激发出学生学习本课的浓郁兴趣 师:好——下面请听配乐朗诵《两小儿辩日》 (放录音用投影仪显示本课的学习目标:1、熟读理解课文;2、复述故事情节;3、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师:这篇故事短小精悍,读起来很有情趣,哪些同学听了录音之后,能为我们大家分角色朗读一下课文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四位被选中的同学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 师:同学们评判一下,他们朗读得如何? 生1:我觉得“小儿乙”读出了争论的语气。

      生2:我觉得“孔子”读出了老夫子的语气特征 生3:“旁白”的普通话真好 师:是啊,老师也认为他们读得非常好这些同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声音听起来亲切、自然好!下面我们向他们看齐,集体将课文朗读一遍 (齐读) 师:故事虽短小,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谁起来为我们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俩学生复述故事)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要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古文的韵味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者显然明白这一点,同时也考虑到了《两小儿辩日》属于寓言体裁,可以当作故事略读,粗知其意即可,不必深究,而是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自读自悟 师:文中两小儿为什么争斗? 生1:他们在争辩太阳离地球的远近 生2: 他们一个认为早晨太阳离地球近,一个认为中午太阳离地球近 师:那他们争论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1:一个是从形状的大小来判断的 生2:另一个是通过触觉来感知的 生3: 我们认为他们两人都是从自身的感觉上来说的,一个是从视觉上说的,另一个是从体肤的感觉上说的,都不是客观实际。

      师:好,说得真好!掌声鼓励一下!(掌声四起)同学们不仅对课文理解深入,而且还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学语文,就是要像这样,有主见,有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文中的两小儿就具有这种大胆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大家知道,古时候自然科学还不发达,人们能够用自己的切身经验去理解去想象,这点精神是可嘉的同学们想想,两小儿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呢?(学生议论纷纷讨论后自由发言) 生: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关系终究是怎样的呢? 师:这问题提得好,说明这个同学很有思想其实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万公里,地球每天围绕太阳作自转,它们之间的距离不会因早晚而改变早上地球表面有云气,透过云气来看太阳,就显得太阳大;中午云气消散,就显得小,这是视觉差异另一小儿认为早晨凉快,中午热,是因为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而中午太阳的热度正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近请进一步注意:两小儿最终争论不下,问到了孔子,作为大学问家的孔子是怎样答复的呢? 生:(齐读)“不能决也 师:孔子为什么不能决?他为什么不随便下个结论呢? (学生讨论后自由答复) 生1:我认为孔子应验了他在《论语》中提出的观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生2: 我认为孔子不想和两小儿争辩 生3: 我认为孔子的态度实事求是 师:同学们,我们做学问是应该像孔子一样实事求是,还是“强不知以为知”呢? 生:要诚实,不要不懂装懂 师:大量事实证明,做学问一定不能不懂装懂,否则会后患无穷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例子呢? 生:南郭先生吹竽的故事就告诫我们要诚实,不要装懂 师:老师也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给大家听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知道大黄鱼和小黄鱼的区别吗?”我愣了一下说:“大的叫大黄鱼,小的叫小黄鱼同学们面面相觑,最后一个大胆的同学说:“老师,大黄鱼和小黄鱼的区别在鳞片的大小和尾柄的长短我一下傻了眼,我知道这就是强不知以为知带来的后果希望同学们要谨记我的教训,不要效仿好了,短小精悍的故事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将课文试着背一下,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照着书读 (同学们试背课文) 师:真不错! 有机开展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富有成效地对话,表达“课标”当中的新理念教者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交流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及自己的看法等等,畅所欲言,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如: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谦虚慎重。

      对学生的观点和阐释并不强求一致,而且不失时机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鼓励了学生谋求思维的广度和多面性在不会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依据短文的精彩部分是人物对话,两小儿的对话(含转述)共87字,宜于诵读,则适当地要求学生用一节课背下课文来,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及对对语言敏锐的感悟能力 师: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把它编成一段课本剧,现场为同学们表演一下 (座间一阵骚动,片刻后有10位同学举手师分别请出两组同学上台表演演出完毕后掌声响亮 师:演出非常精彩!这充分说明同学们很有表演天赋,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为将来成为表演明星而努力奋斗好,接下来大家根据以上同学的表演,着手将本文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注意:要淡化文言成分,强化故事情节 (学生动笔改写,教师巡回视导;然后就有代表性的文章开展评议 创设古人与现代人交流的情境,形成情境串,打破时空的界限,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演”与“读”相辅相成,理解背诵相得益彰,以“演”揭露写作特点与顺序,为学生背诵做铺垫,从而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最后设计“改写”这个作业,使语文课内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表达大语文教学观。

      师:(小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明白了以下几个道理:①做任何事情都要诚实; ②要有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着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古文教学类似于古诗,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本文的人文内涵基本上有两种理解: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或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课堂上学生的感悟都没有错,因为教师特别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生成过程,强化了学生体验、感悟、情感目标的生成,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者善教从警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读懂了课文的根底上对阅读文本重新加工改组,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演、练,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充分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语言,从而热爱古代灿烂的文化并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形成个体独特的体验,使得作者、学生及文中主人公的思想得到交融,富有成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中学路分明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耳听、眼看、脑想、口读、身演、手写,“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立体式”展开。

      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思路流畅,脉络清晰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到达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到达用不着‘教’ 作为《初中学生“读写创”教学研究》实验课题的成员,教者注重了引导学生入知识之门,上科学之路,学会如何学习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这节课还是可圈可点的 第 8 页 共 8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