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雕塑陶艺范文:雕塑陶艺教育探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20248996
  • 上传时间:2022-06-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6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雕塑陶艺范文:雕塑陶艺教育探析 本文 刘巍然作者单位:**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助理实验师 自由之美、自然之美 汉代雕塑表达了庄子美学的重要特征,即“自由之美、自然之美”这种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与儒家大相径庭,它崇尚的不是人工雕琢的美,而是一种天然的“大美”强调合规律中的自由,不拘束于严格的规矩、法度,重视从规矩、法度的变化和灵活运用中去自然而然地获取表现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美就是一种以天然取胜的美汉代石刻最大的特点是对原材料外形的充分利用依天然石块的形势,做到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所以,创作者往往是等到看到原料后,才临时确定下来要雕凿什么主题,要塑造什么形态艺术家用自己的心去发现大自然创造的美,再发挥雕刻技巧的功能以补造化之缺陷,使自然造化所蕴含的形象得以显现汉代陶俑神态质朴、纯真那些舞蹈俑、听琴俑、厨俑、牵狗俑,虽然土埋千年,一般眼睛表面均风化模糊了,但仍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欲之光、无邪之声汉代陶俑大都是通过合模加捏、刻画、堆塑等多种手法制成,整体是由两个以上部分构成,尤其是头颈部分都留有间隙,即头都是套上去的有时,腿部及前后身体等也是拼接而成的,纵然经过竹片修刮,但仍会留有削刮痕迹。

      以阳陵出土陶俑为例,皆红陶烧制,一般高度60cm陶俑无臂,原本装木臂,头缠红色“陌额”,覆以兜鍪,穿长袍,披铠甲女佣头梳盘髻,乘马,披朱红铠甲阳陵陶俑最突出的特征是人物表情丰富,形体简洁概括,比例适合,“形”、“神”兼备 整体感强,防止过多细节表现 汉代作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注重作品的整体感,而有意识地略去雕塑的四肢、耳朵中的细节表现,让这些细节融合于整个身体造型之中,从而使得整批作品丰厚、敦实而庄重无比,散发出浓郁的西汉特有的厚重风格团块效果使得作品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反,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这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生命也就在这里就在这不事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大幅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了力量、运动、速度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甚至用今天西方现代雕塑艺术的眼光来审视,这种忽略细节的团块造型,比起摩尔、布朗库西等大家之作,其精华之呈现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重要的一条美学原理,实在是启迪后辈的宝贵教材 在雕塑系陶艺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本科雕塑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方面,引入汉代雕塑艺术原理中的“自由之美、自然之美”原理和“整体感”原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让学生熟悉并消化吸收汉代雕塑“大美”精神,尊重材料的原理以及整体造型的原理,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掌握雕塑的整体空间细说到陶艺的教学,可以将学生对陶艺的认识引申到更大的空间只有拓展学生更大更广的空间思维模式,落实到陶艺作品的创作上才会大方,充满“大美”之气陶艺应当如何去做?比方说怎样收集资料,怎样处理资料,怎样选择资料,怎么构图,怎么处理细节?处理好这些细节后,又该如何去夸张变形,才能足以保证整个作品的明快感,防止支离破碎的细节展现,最大限度地表现出陶艺作品的厚重与沉稳,让所要表现的物象,通过形态散发出内在气质,获得自己应该有的神韵和灵魂?当然,实施以上这些,需要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学生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一味地抄袭只会将作品做得繁复,只有精准地提炼,形神兼备,才是汉代雕塑艺术原理的真正应用在学生基本功过硬的情况下,引入“自由之美”“自然之美”的原理和“整体造型”原理,实质上就是希望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作品的整体关系,防止因细节表现而造成的破碎感和陶艺作品容易给人带来的工艺感这也是作为雕塑系陶艺教学所需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认为,在人类早期的造型活动中,经常有把一个人们所熟悉的形象同一个特定的物质外形联系起来的心理过程,他把这种心理活动过程称为“投射”(projection)。

      人们偶然在一根树干中、在一堆泥土上或在其他的事物上发现了它的形象与某种事物的轮廓很相似,或者稍加修改看上去就会像某种事物,人们就试图通过增加或减少的方法来使其成为人们所希望的某种形象当我们欣赏汉代石刻作品的时候,从它们粗犷的线条和顺石势而变化的图案中,我们不难推测出,汉代的创作者,其实也经历了贡布里希所提及的这一心路历程汉代雕塑中有很多西方现代艺术的基本因素,同时又无处不彰显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音调,所以,以此为基点,让学生由此入手,形象且准确地掌握汉代雕塑的一些基本原理,并由此展开学习相应的陶艺知识,是一条很好的教学路径,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开展创作 第 4 页 共 4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