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柳永词两首》优秀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332335221
  • 上传时间:2022-08-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7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柳永词两首》优秀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了解词人柳永及其语言特色、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学会借景抒情的手法;学会从情感、格调上鉴赏同一题材的不同诗词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情感目标:理解抒情主人公的离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体会柳永词的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 比较同一题材诗词作品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望海潮》 一、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我们来学习宋词词是在我国文学史上继唐诗之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种诗歌体裁而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他们的作品兼顾了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作品《望海潮》和《雨霖铃》,来体会柳永词的语言特色及其创作风格 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样的迷人景色能令我们的古人发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词人柳永一起来学习他的《望海潮》,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

      二、词的有关知识: 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三、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也称他为柳屯田因其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途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

      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其词多描绘城市生活的繁华,歌妓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柳永创作慢词独多,有《乐章集》传世 四、写作背景: 历来认为,这首《望海潮》是作者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孙何是柳永的友人,当时驻节杭州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为此,宋人谢驿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五、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听录音,注意词中生字的读音,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受? 明确:①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②:“东南形胜”三句从地理条件、悠久历史来说的,“烟柳画桥”六句是从风景美丽和人口众多来说,“市列珠玑”三句是从人们生活的城市的商业发展来看的。

      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③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艳羡对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奉承 2.课文分析 (1)先看词的题目 明确:词的题目是不同于诗的题目的,诗的题目一般概括的是诗的内容,词的题目则是词的格律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违背;也因此,我们平时不叫写词,叫填词;词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阕”或“片”望海潮这个词牌名就是柳永开创的,取自钱塘江潮天下奇观之意 (2)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结合文本分析词的上阕4、《柳永词两首》教案 明确:“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历史悠久着笔的杭州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才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开头三句,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自“烟柳”一句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表现都市人烟稠密。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绿树环抱,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怒涛”两句,写钱塘江潮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用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况,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极写杭州的繁华市场上商品丰富,商业繁荣,市民家家户户罗绮盈箱只抓住“珠玑”“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富裕反映出来最后,再用“竟豪奢”,暗写杭州富民比夸争富,反映了杭州这个都市繁华和奢侈的一面 (3)上阕就杭州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刻画,再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那么,下阕围绕西湖,又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请结合本文来说说 明确:“重湖”三句写了西湖与众不同的美丽景色,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十里”,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如此美丽,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词人笔锋一转,从自然写到人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晚上,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声和采菱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说渔翁、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 (4)结尾的几句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结尾处词人描写达官贵人到此游乐的场景,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煊赫气势诗人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①问:最后两句是写给谁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词中“图将”是指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凤驰”指朝廷这样一来,此句的意思就十分明显了是说:希望长官把杭州美好的景色画出来,等日后升迁,去朝廷做官时,可以把它拿出来,献给朝廷,并夸示于同僚。

      这里其实暗含对长官日后飞黄腾达、不断高升的美好祝愿它是作者纯粹的奉承之辞 ②这样的奉承之辞,有些评论家说,它是完全游离于主题之外的,跟本文无关,你认为呢?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不是游离于主题之外,而恰恰相反,它点明了全词的主题和写作目的因为本身这首词就是作者路经杭州时,写给地方长官的投赠之作作者想通过它获得长官的召见和赏识,那么必然会对长官进行奉承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整首词的艺术性对此,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5)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明确:《望海潮》是慢词,所以在艺术手法上与小令有所不同本词重在用铺叙的手法,例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前面一句是总说,这几句是对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另外,这首词的语言、音律、词调也与词的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望海潮》是柳永首创的,词牌与词的内容以及地域性特点密切结合上阕用“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有气势的语言,词句短小,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而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时,文字优美,词句变长,节奏平和舒缓,出现了“三秋桂子”这样干秋传诵的佳句,继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断地加以点染,美丽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旷神怡了 (6)总结 这首词着力描写了钱塘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 第二课时《雨霖铃》 一、导入新课: 听了课件中的音乐,下面大家请看以下名句,请问它们共同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感情?由此可见,离愁别绪,已经成为文学永恒的话题刚刚我们已经点出了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雨霖铃》,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体会诗人是如何将“离愁别绪”融进诗词当中的 二、点题: 《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词牌名课文注释)取自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 三、课文诵读: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本词的理解,带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请学生闭眼,认真听朗诵,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朗诵者的停顿及音调上的变化,从中感悟本词的感情,体会词的音韵、节奏之美。

      3.学生跟着朗诵一起诵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风格及作品的意境 四、课文赏析: 本首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主要写离别时的情景,下阕主要写离别后的情景 上阕分析: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句话,一眼看去,就是一句写景的文字就好比是一篇日记的开头,仅仅是为了交代时间、地点、天气状况,所以我们可以用一种平和的叙述语气来读这句话(师用“叙述语气”范读),这样来诵读好不好?说明理由 明确:这句话虽然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但是句中的每一处景色无不透露出“悲”“凉”的感觉,凄凉的寒蝉叫声,傍晚时的雨后长亭,这些凄凉的环境,触动作者的离情别绪,字字含情,情景交融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的感觉,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侧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素材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pptx 【+初中语文++】《故乡》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16.2《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高一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1.3《庖丁解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初中语文++】《孤独之旅》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扬州慢》课件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pptx 13.3《+自己之歌(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2.《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课时1+两条直线的相交、平行与重合+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9.《屈原列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4.《促织》《变形记》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pptx 11.《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9.1《陈情表》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课件-高一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一.pptx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猜您喜欢
      《琵琶行(并序)》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一单元(社戏、回延安、社戏、安塞腰鼓)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2021-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树和天空》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边城》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老子五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docx 前生今世存在的证据:编写自然情怀散文集——必修(上)第七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劝学》 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 《荷塘月色》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庆祝旧历元旦》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 作文指导———语言描写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x 《范进中举》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docx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下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过秦论》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docx 《劝学》参赛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苏武传》优质课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docx 汪增祺《昆明的雨》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