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贵阳市校级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23页贵州省贵阳市校级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 B.铁锅生锈 C.稀饭变馊 D.开水沸腾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3.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B.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C.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有木炭粉D.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4.化学能增强我们的辨别能力.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5.用化学知识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事实. 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事实解释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CO2分子很小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A.A B.B C.C D.D6.息烽温泉久负盛名.对温泉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澈的温泉水是混合物B.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温泉水C.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D.过滤可以除去温泉水中的部分可溶性杂质7.下列对于化学式“H2O”的各种表述不正确的是( )A.表示水这种物质B.表示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表示1个水分子D.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8.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3③SO2④2CuO ⑤Mg2+⑥2OH﹣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9.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俗称酒精)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分子是由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i元素的名称是硅,其核电荷数为14B.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C.A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D.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11.化学方程式能表达多种意义.下列同学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O2CO2 B.2CO+O22CO2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12.从微观视角研究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中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分子、原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13.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B.X中只含C、H元素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D.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C.参加反应的M、P的质量比为4:1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5.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二、非选择题(除标明的外,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共70分)16.学习化学一段时间了,相信同学们一定学有所获.(1)请写出一种你所熟悉的化学仪器名称 ,它的主要用途是 (2)请写出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实验现象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请写出一种混合物的名称 ;一种纯净物的名称 .(4)请写出一种单质的化学式 ,它的化学性质是 .(5)请写出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它的用途是 .(6)请写出一个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水是生命之源.(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 水中的部分杂质.(2)如图1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正极气体的方法是 .(3)正极气体与负极气体的体积比是 ,质量比是 .(4)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2所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 ①②④③D. ①④③②(5)若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④③②①(不考虑电极),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见著知微①一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够十亿人不停地数三万年,微观解释为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见微知著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②微粒A、B、C、D、E中,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物质A、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③物质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实验室用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探究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是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方案为(已知氯化钾溶于水) .(4)实验室用未知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测定氧气的体积(装置选用A、F、G).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请在F装置中画出b、c导管的延伸示意图.③若要测定高锰酸钾的质量,则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需要查阅的数据是 .(不考虑气体的损耗)20.将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气体燃料放入足量氧气中燃烧,并使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假定气体全部被吸收),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实验前实验后干燥剂+U形管101.0g110.0g石灰水+广口瓶310.0g327.6g【查阅资料】干燥剂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含有碳、氢元素化合物的化学式先写碳,再写氢.根据实验数据填写下列各空白处:(1)实验结束后生成物中水的质量为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该燃料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该燃料的化学式为 .(3)该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1.某钙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CaCO3)能与稀盐酸(H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请计算:(1)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若用10克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2020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校级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 B.铁锅生锈 C.稀饭变馊 D.开水沸腾【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稀饭变馊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开水沸腾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点燃酒精灯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容易发生火灾;B、根据胶头滴管的用法不能伸入试管内;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开始加热时要预热,再在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D、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容易引发火灾,故A错;B、在使用胶头滴管时,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B错;C、试管内液体量超过了试管容积的,还需要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故C错;D、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B.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C.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有木炭粉D.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想象的识记和应用,解题的方法是把题中的每一个现象和实验事实比对,即可找出对错.【解答】解:A、硫在空气里燃烧除能看到淡蓝色火焰外,还有刺激性气味,所以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是其中含有硫的缘故,故A正确;B、镁条燃烧可看到耀眼的白光,所以在燃放烟花时,看到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故B正确;C、鞭炮里的火药是我国传统的黑火药,其中含有硝、硫、木炭粉,木炭是黑色的,故C正确;D、铁丝在空气里不燃烧,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所以,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这不是铁燃烧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观察过实验,并记住现象的描述,即可轻易解答.但本题考查背景较新颖,与常见的生活结合,体现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也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何. 4.化学能增强我们的辨别能力.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