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航安全应急预案.doc
18页12#13#泊位 通航安全预案钦州港大榄坪港区12#、13#泊位通航安全应急预案钦州北部湾港务投资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三月目 录1总则-------------------------------------------------11.1目的-----------------------------------------------11.2原则-----------------------------------------------11.3适用范围-------------------------------------------12危险源分析-------------------------------------------12.1影响通航安全因素-----------------------------------12.2事故类型-------------------------------------------13组织与机构-------------------------------------------23.1应急指挥部-----------------------------------------23.2职责-----------------------------------------------24事故报告制度-----------------------------------------24.1报告方式-------------------------------------------24.2报告内容-------------------------------------------35安全管理措施-----------------------------------------35.1船舶进出港安全航行安全措施-------------------------35.2船舶靠、离泊安全措施-------------------------------45.3停靠码头期间注意事项-------------------------------55.4有关规定-------------------------------------------66事故处置应急措施-------------------------------------66.1船舶搁浅、触礁应急措施-----------------------------66.2船舶碰撞应急措施-----------------------------------96.3船舶偏航应急措施----------------------------------107附件------------------------------------------------12 - 1 -1 总则1.1目的 (1)提高处置营运期水上交通事故的能力,及时、高效、有序地做好通航安全的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为加强通航安全管理,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码头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1.2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事故对人员的生命财产的危害2)坚持以防为主,把事故预防作为应急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3)以全力抢救人员生命财产为根本原则4)参与应急救护对象应严格遵循预案的职责,各司其职,服从统一指挥,积极协同作战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进出及靠泊钦州港大榄坪港区12#、13#泊位的船舶和作业人员2 危险源分析2.1 影响通航安全因素 因素影响12#、13#泊位水上安全通航的因素主要为恶劣的气象(如大风、大浪、大雾等)、航道不良的条件(如航标缺失或者故障、船舶航行密度大或者不按照规定航行等)、船舶技术故障(如导航设备故障、船舶动力故障、操舵及螺旋桨等)、不良的航行条件(如驾驶员经验及责任心、航海资料缺失、避让操纵失误等)2.2 事故类型 通航安全事故类型主要为船舶碰撞、搁浅等事故3 组织与机构3.1 应急指挥部为了保证在发生通航安全事故时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而成立的临时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部设在集团总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总调度室钟福军担任。
总指挥:蒋华军副总指挥:杨有贵、卢帅言、何立辉成员:钟福军、黄克兼、陈亮和、杨支森3.2 职责 (1)组织制定并实施通航安全预案2)负责应急资源的配置以及应急队伍的调动,并组织实施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4)发生事故、事件时发出和解除事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5)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6)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7)负责应急事件信息的上报,向友邻单位通报应急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求援请求8)接收政府、集团公司的指令和调度9)负责保护现场,组织事件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4 事故报告制度4.1 报告方式: (1): 钦州海事局交管中心 :0777-3888370 保税港区海事处:0777-5880081 钦州市港口调度中心:3886996 港口集团总调度室:3883783(2) 高频:钦州海事局交管中心、保税港区海事处:8频道 钦州市港口调度中心:8频道 钦州市港口集团总调度室:5频道4.2报告内容 l 报告人姓名、部门、联系方式l 事故船舶名称l 事故发生时间l 事故发生地点l * 事故原因(碰撞、搁浅、触礁、起火、爆炸、船体断裂、严重横倾、设备损害等)l * 事故当地环境条件 风速: 风向: 气温: 能见度: 海况: 浪:l 已采取或准备采取的防治措施l 其他有必要的说明 5安全管理措施5.1 船舶进出港安全航行安全措施(1)10万吨级油船进靠本码头,要根据抵港预测的高潮潮高、潮时以及当时的天气和海况,科学、合理配载,保证船舶进港有足够的安全富裕水深。
2)船舶进出港前由海事部门派海巡船清理航道并护航进出港,航标处确保航标正常,确保船舶安全进出港 (3)大型油船在进出港航道上,时有渔船航行、捕鱼作业,船舶应加强了望、谨慎驾驶,注意避让 (4)北部湾海域偏西南涌浪较大,频率较高;航行中对风、流影响要有足够的估计船舶在进港航道上航行,航行速度一般较慢,常风向风舷角又较大,因而受横风的影响较大,应注意及时、合理地调整船速,配足风流压角;特别是油船压载出港时,更应注意保持一定的航速和配足风流压角 (5)10万吨级油船进出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引航 (6) 10万吨级油船靠离泊本码头,根据引航员要求,由集团总调度室安排符合要求的拖轮头全程护航 (7)船舶进港时,引航员和船长应充分参考驾驶台操纵性图表和停船试验数据等8)10万吨级油船压载出港,如遇退潮流速较急,在港池内完成掉头操纵后出港航行时,应注意保持较高的船速,以减小航道上流压的影响5.2 船舶靠、离泊安全措施 (1)船舶首先要选好进出港时机,尽量避免在急涨(落)潮期间、夜间或视线不良的时候进行靠、离泊作业 (2)两个泊位的船舶应避免同时进行回旋操纵,应在确认另一泊位港池清爽及泊位对开进港航道清爽安全时方能进行靠离泊掉头操纵。
(3)10万吨级油船靠泊本码头,宜采用顶流、拖轮协助缓速平移的方法建议顶流右舷直靠码头;船舶进靠码头时,靠泊角度宜掌握在5°左右卸完货后,离码头在回旋水域掉头出口 (4)港内船舶操纵,驾/引人员应运用良好船艺,正确使用本船的车、舵、锚和拖轮,并注意修正风、流压差 (5)10万吨级油船靠、离码头应使用拖轮协助操纵使用拖轮的艘数和总功率应考虑当时的自然条件、船舶的操纵性能和排水量、操船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拖轮本身的操纵性能等因素按照引航员要求安排足够马力的拖轮协助操纵 (6)引航员应制定靠泊方案,并提前向船长、拖轮船长和码头指泊员通报有关内容 (7)驾/引人员、指泊员和作业拖轮应配备高频无线,并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8)油船靠/离泊30分钟前,码头指泊员、带缆水手和拖轮应到达现场并做好各项准备;按章在泊位显示靠泊信号旗(灯)9)集团总调值班室与引航员、拖轮、码头指泊员相互之间要保持通讯畅通,密切关注船舶进港动态,随时满足引航员对船舶靠泊方面的要求,排除靠泊时的各种干扰因素5.3 停靠码头期间注意事项 (1)油船停靠在码头,应严格遵守钦州海事局有关船舶在港停泊、作业的规定。
(2)加强值班,确保油船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注意缆绳受力情况并及时调整缆绳使之受力均匀;台风登陆造成的涌浪在港内易导致船舶系泊不稳,缆绳受力较大容易发生断缆,必要时可采取拖轮顶船的措施,以防发生断缆 (3)注意收听、记录天气预报,加强做好防范恶劣天气等突发事件危及船舶、码头安全的各项工作4)当气象部门预报有台风可能袭击时,服从港口防台指挥部的安排,提前做好各项防台工作5)遇到雷暴雨、大风(风力≥6级)、大浪时,码头停止装卸作业,确保安全5.4 有关规定油船进出本码头应严格遵守钦州海事局有关船舶在港航行的规定,钦州海事局未有规定的,则应严格遵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及其2003年修正案6事故处置应急措施6.1船舶搁浅、触礁应急措施 (1)范围本预案规定了进出本港船舶万一发生搁浅、坐礁事故后,船舶必须采取的应急处理程序,旨在为船长提供正确处理这类事故,避免船舶、设备、货物等损失扩大,安全、有效脱险的原则指南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所管理的一切船舶2)引用标准《船舶报告制度及船舶报告要求总则》[IMO.A.648(16)决议附件]3)实施步骤a.当船舶发生搁浅或坐礁,切忌盲目使用推进器或舵设备急于求得自力脱浅,以避免扩大损失。
b.立即显示搁浅信号(日间:垂直悬挂三个黑互球;夜间:显示锚灯和垂直两盏环照灯)c.迅速查明搁浅、坐礁情况,查明船体破损情况、进水情况及污染情况以判断船舶危险程度调查包括下列项目:(a)搁浅时间及搁浅船位;(b)船舶搁坐部位和船艏向;(c)当时船舶吃水;(d)船体周围水深与底质;(e)当时气象情况,潮汐、流向与海况;(f)船体破损进水部位,进水速率、船舶倾斜情况;(g)主机及推进器、舵设备及其它机械受损情况,或可能受到的危害情况;(h)排水泵浦及系统的可用情况;(i)污染情况;(j)主机、发电机海水冷却水进口阀改用高位的必要性与可能性4)报告向集团总调度室及当地海事机构和港口主管机关作出初步报告,并连续守听约定的无线频道5)控制污染如果查明船体触底部位为货舱,而且货物具有较强的污染性,只要可能应将该舱货物转移,防止产生破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