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doc
4页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一、营养与肥胖l 肥胖(obesity) 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Excessive amount of body fat(美国标准):女性 > 35% body fat;男性> 25% body fat肥胖的类型按形态– 苹果型肥胖:多见于男性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被称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是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腰带长 寿命短– 鸭梨型肥胖:多见于女性肚子不大,粗,脂肪主要分布在外周,尤其是臀部和大腿,所以又被称为外周型肥胖,患慢性病的风险小于苹果型肥胖按生理基础– 脂肪细胞增生型: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同时体积增大,儿童期、青春期肥胖多属于此种,饮食控制效果不佳诊断方法物理测量方法人体测量方法化学测量法身高标准体重法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腰臀比皮褶厚度法– 脂肪细胞肥大型:单纯的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成年后发生的肥胖多属于此种,饮食控制效果较好肥胖的诊断或判定方法人体测量法1.身高标准体重法 (weight for height)– 肥胖度(%)=[实际体重(kg)-标准体重(kg)]/标准体重(kg)×100%–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判断标准:理想体重±10%;超重≥10%;轻度肥胖20~29%;中度肥胖30~49%;重度肥胖50%2.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别称:体质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2,单位为kg/m2★判断标准 WHO 中国正常体重超重肥胖18.5~24.9≥25~29.9≥3018.5~23.9≥24~27.9≥283. 腰围和腰臀比腰围:男性I度肥胖³ 85.0-94.0厘米II度肥胖³ 94.0-102.0厘米III长肥胖³ 102.0厘米女性I度肥胖³ 80.0-84.0厘米 II度肥胖³ 84.0-88.0厘米 III长肥胖³ 88.0厘米WHO腰臀比:男性WHR>0.9;女性WHR>0.8 上身性肥胖标准我国 腰臀比:男性WHR≥85cm;女性WHR≥80cm 上身性肥胖标准4.皮褶厚度 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主要表示皮下脂肪厚度,可间接评价人体肥胖与否。
WHO推荐选用脐旁、肩胛下角和肱三头肌三个测量点肥胖发生的原因(肥胖的病因学分类)• 遗传性肥胖:肥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的肥胖,有家族倾向性• 继发性肥胖:继发于某些疾病的肥胖• 单纯性肥胖★:排除继发性和遗传性肥胖外,约占肥胖95%左右 单纯性肥胖发生的根本原因:能量摄入(膳食不合理)>能量消耗(身体活动不足)肥胖的防治控制饮食:(肥胖的膳食治疗原则/肥胖治疗的五套马车)1、总能量要控制(低能量摄入);2、改变宏量营养素构成:高蛋白质(20%-25%);低脂(<30%);低碳水化合物(45%-50%);3、膳食纤维要增加3、维生素和矿物质需保证;4、补充某些植物化学物运动法:有氧运动被认为是减肥最有效的运动方式其它:手术疗法、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二、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orsis, AS) :是一种炎症性、退行性且多阶段进行的复合型血管病变,基本损害是动脉内膜局部呈斑块状增厚→管腔狭窄、堵塞→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碍以至机体死亡 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发生的关键原因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1.血浆中的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高TC、高LDL、高TG、低HDL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Ø TC越高,冠心病(CHD)发生率及死亡率也越高;Ø 血清TG水平增高与HDL水平降低同时存在 ,则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 3-4 倍Ø HDL与CHD的发生率呈负相关Ø 锻炼、雌激素的使用、适量饮酒、减肥被认为有升HDL的作用,而吸烟和肥胖则有降低HDL的作用 2.脂肪酸与动脉粥样硬化膳食脂肪摄入总量,与A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还与脂肪酸的种类有关①饱和脂肪酸(SFA):n 与血清TC、LDL呈正相关;n 与碳链长短有关,<10个碳原子和>18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几乎不升高血胆固醇n 导致血胆固醇↑的脂肪酸:豆蔻酸C14;棕榈酸C16;月桂酸C12②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故MUFA能降低血胆固醇和LDL作用机制是增加LDL受体的活性,使循环中LDL清除加快.③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鱼类和鱼油的作用)n 增加PUFA摄入量可降低TC、TG、LDL低,使HDL升高n PUFA由于双键多,在体内易被氧化大量摄入可提高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促进AS形成n MUFA双键少,可能对预防AS更有优越性④反式脂肪酸(TFA) :升高TC、LDL,降低HDL;3.植物固醇与AS:降低胆固醇吸收4.磷脂与AS:促进胆固醇利用,降低血浆TC。
营养防治原则1.限制总热能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饥饱不宜过度,不要偏食,切忌暴饮暴食2.限制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摄入:占总能量的25%以下,P/S值达到1~1.5、TC<300mg/d3.以谷类为主食,少吃甜食: 粗细搭配,适当增加玉米、莜麦、燕麦等成分,占热能60% 左右4.选择含脂肪酸较低而蛋白质较高的动物性食品5.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6.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6.限制钠盐,限酒7.适当多吃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食品三、营养与高血压高血压的诊断与分级: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营养防治:减重、低盐、足够钾钙镁摄入、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及高蛋白、戒烟限酒、有氧运动四、营养与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 和(或) 胰岛素作用缺陷 所引起包括 ①胰岛细胞损伤or功能下降 ②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急性并发症1、酮症酸中毒:多尿、烦渴、烂苹果呼气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血糖极高:33.3~66.6mmol/l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合并心血管、眼、肾、神经系统、皮肤等多组织损伤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状+任意一次血糖≥11.1mmol/L (200mg/dl) 或空腹糖水平≥7.0mmol/L (126mg/dl) 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血糖≥11.1mmol/L 重复一次,符合三者之一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OGTT试验,2h血糖7.8~11.1mmol/L之间,糖耐量降低3)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空腹血糖受损血糖指数(GI)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糖尿病人的影响通常通过血糖指数(GI)来反应 GI=食物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曲线下总面积/等量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曲线下总面积×100 低GI食物:<55 中等GI食物:55~75 高等GI食物:>75糖尿病的营养防治 “五套马车”综合治疗:饮食治疗(核心)、健康教育、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 营养防治原则1.控制总热能,维持标准体重:根据病情、血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等决定2.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50-60%左右,以米麦类为好;严格限制蜂蜜、糖浆、麦芽糖等纯糖制品及含糖量高的甜食,选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3.脂肪:总热能20-25%、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提倡食用植物油 胆固醇低于300mg/d 4.适宜的蛋白质:负氮平衡,占总热量的12-20%,至少30%优质蛋白质;肾功能不全时,限制蛋5.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尿丢失多,而且胡萝卜素、VE、Vc等可消除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和糖基化蛋白自动氧化产生的大量自由基。
三价铬、锌、锰、锂,限制钠盐6.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7.合理餐次分配:少量多餐;定时定量8.限酒五、营养与痛风痛风(gout):由于嘌呤(purine)代谢紊乱或尿酸(uric acid)排泄减少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的代谢性疾病 临床表现: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损伤痛风诊断标准高尿酸血症 :女性高于350 mmol/L;男性高于420 mmol/L高尿酸血症患者只有出现尿酸盐(尿酸钠)结晶沉积、关节炎和(或)肾病、肾结石等时,才能称之为痛风痛风的营养防治:1. 控制能量摄入,减轻体重:总热量摄入应较正常体重者低10~15%2. 低蛋白、低脂肪饮食:蛋白→增加尿酸合成;脂肪→影响尿酸排泄3. 低盐饮食:通风病人多伴高血压4.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动物性食物(酸性);植物性食物(碱性) 碱性食物摄入↑→促进尿酸排出5. 限制嘌呤摄入:急性期---摄入不超过150 mg/d嘌呤6. 供给充分的水分:多饮水利于尿酸排出7. 限酒和刺激性食物:乙醇→促嘌呤的分解→尿酸增高;不宜引用咖啡、浓茶六、营养与免疫性疾病七、营养与癌症 癌症营养防治:/肿瘤的饮食预防原则(十条建议)1、身体肥胖度-在正常范围内尽可能瘦2、身体活动-至少30min中度身体活动(相当于快走)3、限制高能量密度的食物(225-275 kcal/100g)4、以植物来源的食物为主 5、限制红肉摄入,避免加工的肉制品6、限制含酒精饮料7、限制盐的摄入量8、强调食补,不推荐使用膳食补充剂预防癌症 9、母乳喂养 10、癌症幸存者(接受治疗的同时,生活及饮食应遵循癌症预防的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