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教师做到的26条.doc
11页1、记住学生姓名 这一条其实是既简单又非常重要的每个人对自己的姓名都很关注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就是在开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国是一个非常注意尊重人权的国家对他人的尊重,首先是把对方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来尊重,而不作为一种身份来尊重的所以,对优秀教师的要求中记住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姓名也就可以理解了相比而言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并无这一条2、注意参考以往学校对学生的评语,但不持偏见,且与员联系 这一条说明美国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注重历史和过程的,要求切合实际,做到客观公允不能因为过去的缺点错误,就戴上有色眼镜来看一个人也不因为过去优秀,就放松了对一个学生成长的警惕而要求“与员”联系说明美国学校的教师并不是像我们这样,教师既育智又育德,一个人对学生的成长全包揽了而且要完全奉献,不完全奉献的教师就不是一个合格教师教师与员的身份不是同一的,而是有所分工的美国学校有大量的员(相当于专职班主任或者专职生活导师),力求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所以美国学校20人就是大班上课了,15人以下才叫小班员专门是为学生的生活及品行而设的而教师主要是在知识与智慧上为学生提供服务在美国教书与育人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来分工合作来负责完成的。
不像我们强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3、 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热爱学生,真诚相待;富于幽默感,办事公道 美国学校对教师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具体的要求,教师要有自信,学生才可能有自信教师不能成为社会上的被压迫者真诚公正而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其实也容易得到到学生的好感美国教师普遍有幽默感幽默是一种轻松的智慧教师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爱学生的美国能够产生像卓别林这样的世界级的幽默大师不是偶然的这是其文化的特点4、认真备课,别让教学计划束缚你的手脚 美国教师对备课的要求与我们不同,比较自由由于没有像我们这样统一的教材与频繁地检查教师的教案(美国学校不为学生准备教材,只开设课程,教材是学生自己去买或者借,多是向上一届同学借)所以,他们所谓的认真备课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教学计划仅供参考之用他们备课时只提供原始资料所以,教师个人发挥才能的空间很大5、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讲课时力求思路清晰、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学生理解教师意图,布置作业切勿想当然,且应抄在黑板上 美国教师讲课时也讲究思路清晰、明了,重点突出,但是同时也非常注意教学的效果布置作业是要根据自己的课程内容来认真设置的强调抄在黑板上,这是因为这样清楚明了。
而且这条规则是在美国还没有普及电脑及多媒体教学时提出的现在可能是打在电子屏幕上了6、熟悉讲课内容,切勿要求学生掌握你所传授的全部内容,并善于研究如何根据学生需要和水平进行课堂教学 对于这一条中的“熟悉讲课内容”及“研究如何根据学生需要和水平进行课堂教学”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很熟悉的可是,为什么要强调“切勿要求学生掌握你所传授的全部内容”?这对中国的教师来说就颇有点费解了因为我们总是要求学生:所教过的都会了吗?都会了这就是好的教师,也就是好的课,对学生也是要求100分最好那么美国这样要求教师是什么道理呢?就是担心教师把学生的头脑控制得太死,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与自由想像力的培养美国教育反对一个教师把学生组织、指挥得如自己手中的棋子那样运用自如反对教师把学生弄得如痴如醉,类似于着邪他们认为这是反人权的表现美国教育强调学生的批判意识与创造力,他们认为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固然不对,但是对全部学到的现象也认为不是好的教育因为这会把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批判意识和创造意识给破坏殆尽把学生的脑袋像作为一个容器那样去填充满是不允许的,而是要把学生的脑袋作为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炬,这才是真正的教育7、教室内应有良好的教学气氛。
教师应衣着整洁,上课前应在门口迎候学生,制止他们喧哗嘻闹 教室里所谓的“良好的教学气氛”既不是我们过去强调的那样“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如雷声”的课堂气氛,也不是现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课堂: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学生没有思考时间与余地的热热闹闹而是学生的身心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可以是安静,也可以是热闹,都不在乎表面如何,而是是注重自由轻松的身心状态这样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最有益教师应衣着整洁”因为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要求这样,再因为教师的每个细节都会影响学生美国要求教师比学生先到教室,一方面反映了敬业精神,爱护学生,另一方面能够在上课前给学生一个进入学习状态的准备时间让学生明白:老师来了,应该停止喧闹了8、课前应充分准备,以防不测 课前准备工作很重要,特别是自己要讲的内容,及可能出现的师生关系冲突因为美国上课许多时候是互动活动型的所以变数非常大,教师又不准严格控制学生,所以教师高度的智慧与充分的准备就不可少9、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让学生知道学校规章,张贴课室内,并解释说明教师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然后还要让学生知道把规章制度公开透明是最重要的知道是重要的前提游戏规则在前,约束在后一切都不可以随意。
10、步调一致对同一错误行为,采取今天从严、明天应付的态度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厌恶反感 这里的“步调一致”并不是我们经常强调的那样,要求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意思而是在规则面前的一贯性过去这个事如何处理的,现在及将来也如何处理只要性质一样,其结果也一样,不因人而异,也不与时俱进11、不使用不能实施的威胁语言,否则将会言而无效 教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说话要真诚算数,说到做到是最重要的如果对学生的批评,也要说到做到如果说过了头却做不到,这就是教育的失败教师最忌讳的是“言而无效”,因为这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职能 12、不能因少数学生不轨而责怪全班 一个班总有学生会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但是一个人做错即让一个人来承担责任不可以面对全班学生来批评责备在中国有非常普遍的连座情结一个做错,全体受过这在美国也是不行的 13、不要发火在忍耐不住时可让学生离开教室,待到心平气和后再让他们进来上课教师应掌握一些基本原则,不能在家长面前说的话也决不能在学生面前讲 教师要永远努力尽量做到心平气和但是,人并不是庙里的菩萨,怎么可能没有生气的时候呢?我们永远不可能灭绝师生冲突,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师生的恶性冲突。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忍耐不住时可让学生离开教室几分钟,这个时候总会减少师生冲突的另外教师在学生们讲话与家长面前讲话一致,不能家长在时说一套,家长不在又说一套光明磊落,真诚待人,平等待人是非常重要的14、在大庭广众下让学生丢脸,并非是成功的教育形式 这一条我们很熟悉,就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让他在众人面前感觉没有尊严教师无论如何都不可以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及与人交往的兴趣15、有规律地为班上做些好事协助布置课室,充分利用公告栏来传达信息注意听取学生不同反映,但应有主见,不随大流 美国对教师的要求是要把这些活动,如“协助布置课室活动“,而不是代替学生来完成这些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一锻炼学生的能力并感受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教师可以听取学生的反映,但是也要有自己的主见而不随大流这就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16、要求学生尊敬老师,教师也需以礼相待 这一条在中国也很熟悉:可以概括为尊师爱生学生尊敬老师并不是唯唯喏喏而是有自己独立见解,尊敬更多是在人格意义上的尊敬而不是不可以与教师平等探讨问题教师对学生也要做到彬彬有礼,切忌训斥学生17、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但态度友好记住自己的目的是尊敬,而不是过分随便 热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是我们经常提倡的。
也是我们所理解的民主平等型的师生关系可是这样常常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不分彼此这样也不好教师在学生面前还是要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知识思想上的距离这样才可能保持对学生的引导作用18、切勿使学习成为精神负担 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定导致肤浅”,这个负担是精神心理上的负担而不是别的什么一旦学习上没有了兴趣,教育就意味着失败有兴趣的学习,是减轻学习身心负担的最好办法19、大胆使用,这是对付调皮学生和奖励优秀学生的有效手段学生家长欢迎与教师保持联系 使用来与家长沟通有什么好处呢?就是省时省力,减轻了教师工作的负担如果动辄家访,一来容易造成误解,二来对于教师的时间精力来说都是一个考验对于调皮学生确实需要指导与有效地沟通联系对优秀学生来说也可以得到及时的表扬家长与教师及时联合来教育好孩子,所以美国的社区教育及家庭教育都是起步较早的20、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如有偏差,应敢于承认错误你将得到的是尊敬,而不是其它 有错就改而不是掩盖它这首先是对教师的一种职业道德要求在美国并不是动辄让人作检讨的国家,而是一个允许有错的国家教师当然会有错,学生的错误可能更大学生就是在犯错误中成长的没有错误就不会真正成长学生就是可以合法犯错误的人。
人在成长过程中,在犯错误中学习到的东西比在成功中学习到的东西还要大得多一个民主开放的民族有足够的健康的宽容的心态来接纳人们正常条件下的犯错只有心胸狭窄的人才会害怕在做事过程中犯错误避免犯错有时就是避免成长与进步21、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应个别交换意见 在美国允许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不同意见因为这是鼓励学生想像力与创造力的重要保证但是,如果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公开争论,其负面效应是很明显的因为这很可能会把学生的求知精神与创造智慧的火花扼杀在萌芽状态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在私下交流一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二来也不会因为争论防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22、与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交谈 与第1条“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相配套的广泛接触与交谈是了解学生最好的途径,同时也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在与学生接触与交谈的过程中,智慧的火花最容易迸发出来23、避免过问或了解学生中的每个细节 为什么一方面要求教师与学生广泛接触与交谈,以此达到了解的目的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一方面又要求“避免过问或了解学生中的每个细节”这样来一个宜粗不宜细呢?因为很明显如果学生所学的东西变成了细腻的技术活,必然导致扼杀学生脆弱的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后果。
只有记忆性的学习才要求每个细节都被追问得清清楚另外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是学生个人的隐私,教师也就无权过问得那么仔细了24、应保持精神抖擞,教师任何举止都会影响学生 教师最美好的形象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站在讲台上只有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才可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快乐与意义在这里任何带病坚持上课都是不允许的学校更不会表彰、赞扬一个教师带病坚持上课,在课堂上晕倒下去这样的现象这对学生来说负面效应是很明显的学生不会从一个病态的教师那里得到生命智慧的启迪教师的工作是用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在生命里怎么能够是病恹恹的样子呢?25、多动脑筋,少用武力 对于处理学生关系,要多动用我们的智慧,这是我们也承认的但是后面的“少用武力”就与我们有很大不同过去旧的传统教育,教师不仅可以用武力,有时甚至是可以允许用暴力,那时对付学生只有“棍棒”把学生当成了监牢的罪犯来看管现在提倡“新教育”又走得比美国还远得多比如课堂上只能赞扬学生了,过去的“棍棒”就突然随着观念的转变而转变成了“好棒”了这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完成其实美国虽然讲民主,讲人权,但是还是免不了一点“霸权主义”的痕迹---不是完全杜绝使用武力 ,而只是强调少用武力。
而且这还是一个优秀教师的行为可见美国也不是完全回避对学生的来点必要的惩罚甚至来一点有限度的人道的体罚美国的一些州的学校确实还保留一些体罚的项目在欧美国家对犯错误的学生也有一个办法,就是请他到专门设置的“反省室”里反省这种所谓的“反省”也带有惩罚的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