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口语习作园地二.pdf

43页
  • 卖家[上传人]:灯火****19
  • 文档编号:365319992
  • 上传时间:2023-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01M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5 草 船 借 箭要求重点难点1.会 认“瑜、忌”等 9 个生字,会写“妒、忌”等 11个生字,会读“妒忌、委托”等词语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3 .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4 .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5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亲近、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2 .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3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亲近、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课时2 课时第 一 课 时教 学 目 标1.会 认“瑜、忌”等9个生字,会 写“妒、忌”等11个生字,会读“妒忌、委托”等词语2.默读课文,弄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教 具 准 备歌 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一 创 设 情 境,激情导入L教 师 播 放 歌 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请同学们欣赏1)问题交流:歌曲里唱“浪花淘尽英雄”,你 最 崇 拜 三国演义中的哪个英雄呢?(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三国人物形象图。

      3)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草船借箭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文题目2.简 介 三国演义出示多媒体)三国演义,全 称 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撰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王溶平吴,生动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的社会动乱及几个统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塑造出关羽、张飞、刘备、诸葛亮、曹操等一系列各具内涵和特点的人物形象学生阅读,师生交流,学生说说自己对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了解3.简介作者出示多媒体)罗贯中(约 13 3 0 约 14 0 0),元末明初文学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明初贾仲明 录鬼簿续编记 其“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所撰长篇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 隋唐两朝志传 三遂平妖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尚传于世,一 说 水浒传也经其“编次”又撰杂剧 风云会 连环谏 蜚虎子三种,后两种已佚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 .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在文中画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生字词3 .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三细读课文,了解起因1 .教师介绍 草船借箭的时代背景。

      出示多媒体)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2 .学生默读第1、2自然段,看看从这部分课文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3 .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周瑜要陷害诸葛亮)(2)周瑜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你了解到周瑜的什么特点?(嫉贤妒能)(3)当时,周瑜是吴国的大都督,他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吗?(周瑜知道,他明知故问)周瑜为什么这样问?(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4)周瑜想陷害诸葛亮,诸葛亮是怎么做的?(出示多媒体)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呢?(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你从中了解到诸葛亮是怎样的人?(才智非凡,顾全大局)(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要表现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如周瑜表面客气,实际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4 .从 课 文 第1、2自然段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逼入了他设好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以为自己的阴谋得逞了板书:起因一一周瑜妒忌诸葛亮 的才干,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5 .过渡: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草船借箭第 二 课 时.教 学 目 标1.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 排“草船借箭”这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2.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亲近、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教 具 准 备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周瑜是怎么“叹”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2.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默读课文,并在旁边作批注二了解借箭准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请他帮忙做借箭前的准备?(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2.从哪里可以看出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从“果然不提借船的事”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对诸葛亮赞赏并默默支持他)3.诸葛亮请鲁肃帮忙。

      1)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好哪些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2)诸葛亮为什么对鲁肃说“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3)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诸葛亮知人善用,草船借箭计划周密)三精读借箭经过,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指名读课文第69 自然段,画出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相关语句2.小组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评议,相机指导出示多媒体)(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从“大雾漫天”中你了解到什么?(了解到当时的天气情况一一到处都是大雾)从天气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什么?(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从“诸葛亮笑着说”你感受到什么?(诸葛亮镇定自若,因为他知道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诸葛亮吩咐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的目的是什么?(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增大受箭面积)诸葛亮为什么让军士“擂鼓”“呐喊”?(这样做既是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军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你对诸葛亮有了什么新的了解?(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前去借箭)指导朗读:读好鲁肃和诸葛亮说话时的语气。

      2)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能保持船体平衡,还便于顺风顺水地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你对诸葛亮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显示了诸葛亮过人的智慧逼近曹军水寨受箭”进一步说明了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4.自由读课文第39 自然段,总结借箭的经过板书:经过一一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算好天气一一第三天有大雾;算好受箭方法一一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算好鲁肃一一忠实守信;算好周瑜一一嫉贤妒能,阴险狡诈;算好曹操一一谨慎多疑)四了解借箭结果,感受人物形象1.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2.结合课文说感受: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出示多媒体)(1)周瑜不如诸葛亮机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前2)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顾全大局3)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知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3.指名读课文第10自然段。

      五 课 堂 总 结,布置作业1.课文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结构严谨2.运用学会的阅读方法,阅 读 三国演义中自己感兴趣的章节R板 书 设 计 食草船借箭 起因: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他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景 阳 冈w要求重点难点w课时1.会 认“倚、箸”等 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绰、呵、泊”,会写“冈、饥”等 15个生字,会 读“半夜三更、寻思”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清楚3.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武松打虎的部分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4.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L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结合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理解课文内容2.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2 课时第 一 课 时教 学 目 标1.会认“倚、箸”等 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绰、呵、泊”,会写“冈、饥”等 15个生字,会 读“半夜三更、寻思”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结合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清楚,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数 具 准 备歌 曲 好汉歌,多媒体H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 学 过 程1.播放电视剧 水浒传主题 曲 好汉歌,请同学们欣赏2.教师提问: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水浒传)你们看过 水浒传吗?(看过)3.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 水浒传的了解4.简 介 水浒传出示多媒体)水浒传,又 名 忠义水浒传长篇小说作者有三说,一作罗贯中,一作施耐庵,一 作“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施、罗皆为元末明初人,近人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撰是 在 大宋宣和遗事及有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全书以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描写了各阶层人士在奸臣当道的背景下被逼上梁山,从聚义、壮大到因受招安而失败的过程,塑造出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宋江等一系列各具个性特征而虎虎有生气的人物形象相 对 于 三国演义而言,该书的虚构成分大为增强,语言纯用白话,人物描写初步个性化,结构如百川汇海,既与题材内容相适应,又独具特色,成为中国英雄传奇小说的经典之作5.简介作者出示多媒体)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世以施耐庵为 水浒传作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施氏生平事迹,旧籍记载绝少,传说亦多参差6.导入题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景阳冈板书:景阳冈)学生齐读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根据课文内容或结合字面意思猜一猜2 .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画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生字词3 .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武松打虎这件事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联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小组交流,代表汇报,教师总结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板 书:喝酒)第二部分(第3 5自然段):武松见到榜文,仍决定上冈板书:上冈)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板书:打虎)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板书:下冈)四 细 读 课 文,了解喝酒L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画出人物对话,着重标记武松的话,看看从这部分课文中你能了解到什么2.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2)课文是怎样表现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