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油田第二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4页青海油田第二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2、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 A、重视发展生产 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注意任用贤才 D.提倡节俭3、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地动仪模型 曲辕犁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究其作用,最主要( ) A、实现文人的美好梦想 B、有利于保证政治上的民主 C、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巩固统治 D、促进文化的繁荣5、今年是放64周年。
你知道在古代我国中央政府与系的事件有哪些吗( )A、汉代反击匈奴入侵 B、唐代文成公主入吐蕃C、唐太宗优待颉利可汗 D、唐代玄奘西游6、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郑和 B、玄奘 C、鉴真 D、马可波罗 7、“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它修建于( ) A、隋朝 B、汉朝 C、秦朝 D、唐朝8、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9、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10、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宋朝,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A、在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 C、看敦煌莫高窟 D、在东京城内的瓦子里娱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4小题,共40分)11、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材料二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分别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3分)(2)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以下唐太宗的话语,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 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1)材料二中的“新科进士”是通过什么制度选拔出来的?(2分)唐太宗在完善该制度上有什么举措?(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提到的制度在历史上有什么积极的影响?(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该制度在世界上有什么影响?(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0分)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东南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三:朝 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 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 朝392041543.2%514852956.8%南 宋1124076062.9%662429637.1%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1分)A、西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宋时期 D、隋朝时期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具体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 母。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 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材料三 洁白的哈达、温驯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 洁的当前“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 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 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2分)请说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上述史实,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