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和解析).docx
15页广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和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西周时,统治者教导人们要勤于农事和贸易,用丰厚的物质来孝养父母而违反这一德行规范的行为,《尚书》就有“元恶大憨,知惟不孝不友”的说法西周时期对“孝”的重视( )A.体现了法律体系内容严密 B.奠定了儒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礼崩乐坏王室衰微 D.适应了维持宗族关系稳定的需要2.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草根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军功 C.推行县制 D.奖励耕织3.据下表所列评论,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柳宗元“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张居正“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梁启超“其(秦始皇)武功焜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A.秦始皇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B.秦朝高度重视法制的建设C.秦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D.秦始皇是位杰出的政治家4.有学者认为: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进步现象。
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下列史实符合该观点的是( )A.商鞅变法 B.光武中兴 C.孝文帝改革 D.五胡乱华5.自大运河修通之后,扬州作为运河、长江码头,在军事地理与区位特征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隋代设置的以扬州为中心的江都郡辖境包括长江南北的两片土地,将长江天险包容在同一政区之内江都郡的设置( )A.受行省制度的影响 B.意在防范分裂割据C.遵循山川形便原则 D.利于市镇经济兴起6.下表是冼夫人的人物介绍,在“(二)”处可以填入( )一、生平简介二、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三、反对分裂,拥护统一(一)支持陈朝削弱豪强割据(二)……四、余论A.与匈奴进行和亲 B.推行屯戍政策开发边疆C.助隋朝统一岭南 D.多次派遣子弟入唐学习7.北朝中期至唐初,中原地区的服饰长期流行的是汉式圆领“袍”开元天宝年间,胡服被男女竞相穿着,服饰方面的性别、内外、尊卑差异逐渐淡化这体现出,盛唐时期( )A.大众审美离经叛道 B.民族政策开放包容C.传统伦理遭到颠覆 D.西方文化受到追捧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避免互委,不专责。
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由此可知,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 )A.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B.一官多职,相互牵制C.地方分权,中央集权 D.以小监大,以卑督尊9.唐人杜佑指出,安史之乱以来“征敛多名,且无恒数,贪史横恣,因缘为奸”,他认为“建中新令,并入两税,恒额既立,加益莫由”这说明( )A.杜佑肯定了两税法的积极作用 B.两税法引发了安史之乱C.两税法加剧了贪污腐败的状况 D.两税法强化了皇帝权力10.17-18世纪,中国商人在海外贸易中主营的瓷器等商品引发了欧洲装饰艺术中的“中国风”他们从中国的装饰纹样中寻找灵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典雅、华丽、异国风情的装饰风格这种“中国风”的形成主要体现了( )A.西学东渐的趋势 B.全球贸易网形成C.商品的文化价值 D.殖民扩张的影响1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文学艺术成就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文艺达到高峰的根本原因是A.官僚政治的成熟 B.经济的发展和繁荣C.社会环境的安定 D.对外政策开放包容12.随着佛、道等新兴文化在中国纷起.传统儒学也多分枝权.解读分歧甚重,面对这一局面,唐朝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场梳理和规范;除此之外,唐朝还将前朝制度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包含三省六部官制、科举制等核心制度的规整体系。
由此可见,唐朝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源于( )A.对外交流 B.兼收并蓄 C.整合创新 D.坚守传统13.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14.宋太祖在位期间,其亲信干将王彦升因敲诈宰相王溥而被逐出京师知德州梁梦升迫害武将郭贵,宋太祖不仅没有治梁氏的罪,反而对其加以提拔,并继续令其留任上述材料反映(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C.崇文抑武 D.守内虚外15.宋辽议和之后,双方互开榷场宋真宗时期的河北转运使索湘上言:“北边自兴置榷场,商旅辐凑这说明宋辽议和( )A.顺应了民众意愿 B.促进了商品流通 C.增加了北宋税收 D.改变了积贫局面16.《辽史》记载,辽太祖曾问侍臣:“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耶律倍日:“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据此可知,此时辽国( )A.民间宗教信仰盛行 B.心学占据主导地位C.官方接受儒家文化 D.推行无为而治理念17.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史禄开凿灵渠,并于公元前214年完工通航,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成为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越岭运河。
秦始皇修筑灵渠旨在( )A.改善岭南交通 B.加强君主专制C.促进岭南发展 D.统一岭南地区18.下表是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情况,由此可知该举措( )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部分)一览表机关与官员执掌与任用地方官路府府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府或府尹一员掌府事州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州尹一员掌州事县州达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州一员掌州事县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尹一员掌县事注:达鲁花赤是蒙语,本义是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有如现代之中央特派员,负责监督各级的地方官,且规定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往往是各地的真正掌权者A.有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 D.效仿于辽朝南北面官制度19.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20.据文献资料记载,南宋从高宗朝以来,泉州、广州等处市舶的关税总收入连年超过200万缗(进口税率仅为7%~10%)。
这些港口同时也是造船中心,1974年,人们在泉州湾就发现了载重超200吨的南宋末年沉船这些记载和发现可印证南宋时期( )A.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B.政府对外贸的垄断政策C.积贫积弱局面的缓解 D.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变革21.宋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人们在职业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自由,“今民无以为生,去为商贾,事势当尔”“耕织之民,以力不足,或入于工商”这反映出宋朝( )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转变 B.社会控制较为松弛C.小农经济出现瓦解趋势 D.阶级矛盾异常尖锐22.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以此为生的“说话人”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代( )A.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B.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流C.城市经济发展繁荣 D.封建伦理道德沦丧23.下面两幅图分别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图图中元朝大运河截弯取直的原因是( )A.政治中心的转移 B.海上丝绸之路兴起C.中央集权的强化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24.下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此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5.在宋代之前,进行百戏、角抵戏、参军戏、歌舞戏创作的作家、作品的数量都不可与宋代同日而语。
宋代“为戏剧的生存聚集了一个广大的既有钱又有闲的消费群体”,出现了大量进行戏曲创作的团体,作品数量呈直线上升之势宋代戏曲作品激增的主要原因是A.大众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 B.政府鼓励民间戏曲的创作C.城市繁荣与商品经济发展 D.民众的消费观念偏向奢侈二、材料分析题26.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选官制度,由于它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科举制形成之前,我国各封建朝代选用官吏曾采用过哪些制度?(2)科举制正式形成于隋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3)我们应如何评价科举制?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朝统一全国以后,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到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发展到高峰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粮价越来越便宜开元十三年(725年),“东都斗米十五钱,青(州)、齐(州)五钱,栗三钱”此后直到天宝末年,物价长期稳定随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唐前期的户口数逐渐上升唐高祖武德年间,全国有户200余万,贞观初年增加到300万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多,人口3714万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户数增至891万多,人口5291万多。
这一数字是唐代人口统计数的最高值经过劳动人民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耕地面积也大幅度增加,据估计,天宝时实有耕地面积约在800万顷至850万顷之间,略高于西汉时的最高垦田面积——摘编自陈秀平、欧阳庆芳《隋唐时期农业立法及农业发展状况浅析》材料二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土地的开垦,宋太祖到宋真宗之间约40年的时间里,新垦土地增长了1倍,达到了约3498万公顷土狭人稠,田无不耕”“虽晓确之地,耕耨殆尽”宋代法律对土地的保护日趋完善规定:“满五年,田主无自陈者,给佃者为永业土地的大量开垦和土地权属的确定,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北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颁行了《农田水利法》,鼓励百姓开垦土地、兴修水利,修复了一些汉唐以来所废弃的陂塘、堤堰、沟渔,农田产量大大提高,农业经济一度繁盛宋代农耕技术的提高和农具的改进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倾向和人口的增长——摘编自杨楚昕《宋代农业经济繁荣的原因探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进唐宋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农业发展的影响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
试卷第7页,共7页参考答案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以血缘伦理为核心,所以西周时期对“孝”的重视,正是适应了维持宗族关系稳定的需要,D项正确;“孝”不属于法律体系的内容,排除A项;西周时期重视“孝”主要是适应了维持宗族关系的需要,儒家思想到东周时期才出现,二者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