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贺州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一模考试试卷.doc
7页广西贺州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8九上·深圳期中)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③④⑥ D . ③⑤⑥ 2. (2分) (2019九下·茂名期中) 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B . 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 . 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 . 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3. (2分) (2013·扬州)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明矾可用于净水 B . 一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C . 液氧可用于火箭助燃剂 D . 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4. (2分) (2016九上·临朐期中) 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 .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C .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 . 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 5. (2分) (2016九上·开县期中) 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化学式C15H32O5),在全球抗击疟疾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疟疾重灾区的非洲,拯救了上百万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B .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1 D . 青蒿素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6. (2分) (2017·荔湾模拟) 如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 B .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7 C . 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D . 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是原子的电子数相同 7. (2分) (2018九上·成都月考)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 . 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D . 铁、硫、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8. (2分) 食用米饭、馒头,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A . 蛋白质 B . 糖类 C . 维生素 D . 油脂 9. (2分) (2017·长春模拟) 下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发生火灾时不要立即打开窗户 B . 实施限塑令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C . 低碳生活是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 D . 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可用灼烧法 10. (2分) (2018九上·南涧期中)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 . 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测量到的水的真实体积偏小B .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C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D .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11. (2分) (2017·宿城模拟)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酸的认识B、对碱的认识①酸溶液中都存在H+②人体胃液中含有硫酸帮助消化③酸雨的pH小于5.6①碱溶液中都存在OH﹣②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纯碱③氨水可以作为氮肥使用C、对盐的认识D、对有机物的认识①盐溶液都是中性的②碳酸盐加稀盐酸都会产生CO2③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①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②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③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 . A B . B C . C D . D 12. (2分) (2018·海珠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 B . 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就可发生燃烧 C . 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D . 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 13. (2分) (2016·镇江)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 . 硫元素的化合价: C . 溶液pH: D . 溶解时放出的热量: 14. (2分) 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 B . 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C . 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 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 二、 信息分析题 (共2题;共15分)15. (10分) (2017·漳州模拟) 我市某校社团同学利用假期到敬老院参加社区服务,学以致用: (1) 他们带去了新型营养酱油﹣铁强化酱油,这种酱油能有效预防人体缺铁,如果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_症. (2) 用井水帮忙洗衣服时,发现:湿衣服涂抹肥皂揉搓后浮渣较多,泡沫较少,说明养老院的井水是________水,从节约和爱护水资源的角度考虑,最后一遍清洗衣服后的水还可用于________. (3) 在帮忙做饭时,打开天然气灶,发现火焰呈黄色,于是慢慢调________(填“大”或“小”)了灶具的进风口至火焰变成蓝色,目的是________,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打开冰箱,闻到一股异味,建议用具有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除去异味. (4) 做完菜后,及时关闭了天然气阀门,火焰熄灭,所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5) 离开之前,将垃圾装入塑料袋带走,塑料袋属于________合成材料(填“有机”或“无机”). 16. (5分) (2017·十堰模拟) 学习化学后,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 A . 羊毛衫 B . 塑料盆 C . 不锈钢餐具 (2) 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 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 . 利用如图装置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 . 通过如图装置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D . 利用如图装置能对水杀菌消毒 (3) 从变化角度看,很多化学反应有相似性,如:食用小苏打与食醋的反应类似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试写出小苏打与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 简答题 (共1题;共6分)17. (6分) (2016九上·唐河期中) 在物质的宏观性质、微观组成(或结构)和表示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为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你依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那些信息?(写出一条) 四、 探究题 (共1题;共5分)18. (5分)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活泼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的实验时,设计了两个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设计了甲乙两个装置,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下图甲乙所示实验(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光亮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实验中镁条和铁片均过量)方案二:如图丙,将等质量光亮洁净,形状厚薄相同的镁条和铁片分别放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U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查阅资料得知①镁,铁的活动性均在H之前并且镁比铁活泼.②相同条件下,相同时间内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1) 写出两个实验方案中其中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方案一中长颈漏斗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开始时甲中长颈漏斗液体液面上升快,能否证明Mg金属活动性比Fe强?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实验过程中甲.乙长颈漏斗液体液面都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②长颈漏斗在实验还可以起________作用(3) 方案二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U型管中液面________(填“左高右低”,“左低右高”,“相平”).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信息分析题 (共2题;共15分)15-1、15-2、15-3、15-4、15-5、16-1、16-2、16-3、三、 简答题 (共1题;共6分)17-1、17-2、四、 探究题 (共1题;共5分)18-1、18-2、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