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挖掘叙事性文言文的写作素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38914241
  • 上传时间:2024-0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挖掘叙事性文言文的写作素材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结晶和沉淀,积淀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丰富的宝藏,有我们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文言文是为学生提供写作源头活水的一个重要渠道,叙事性文言文更是如此一、挖掘叙事性文言文中写作素材的意义 1.优化学生思维品质,通过寻找有效挖掘点,探索、总结挖掘写作素材的方法,切实培养学生敏感性、开阔性、深刻性、创新性思维能力 2.充分开发叙事性文言文的丰富资源,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积累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写作素材,解除写作无米下炊之忧 3.打通学生文言文学习与现实社会的联系通道,间接丰富社会人生阅历,学会客观评价古人,积极关注现实人生,促成知行合一,学做合一二、挖掘叙事性文言文中写作素材的方法 挖掘叙事性文言文的写作素材,实际上是从叙事性文言文中提炼议论文写作的观点,为日后写作此观点的议论文储备论据材料,为日后写作相似主旨的记叙文提供可资想像、发挥的素材依据因而挖掘叙事性文言文的写作素材,就是要尽可能多而具体地归纳、概括、分析由阅读文本所得到的感悟、所提炼的观点下面以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文言文阅读《于休烈传》为例介绍几种主要的方法。

      为方便理解,先将《于休烈传》节选附录如下: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从人物的自身言行入手进行挖掘例文中直接写到传主于休烈之“言”有两处:一是“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二是“《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如送官司,重加购赏”于休烈第一处“言”:“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从说话内容(说什么)的角度,此句可挖掘出“改过自新”“主动揽责”“担责与兴国”的写作话题从说话方式(怎么说)的角度看,此句先前因后果地客观陈述历史上的好榜样,再赞赏肃宗主动担责、不忘规过的行为这种说话方式不仅给肃宗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更热情肯定了他的做法,自然能强化肃宗主动揽责改过的行为由此可挖掘出“学会赏识”“ 学会给他人喝彩”“不要吝惜你的赞美”“赞赏,神奇的助推器”“忠言也当顺耳”等写作话题 于休烈第二处“言”:“《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如送官司,重加购赏从说话内容看,主要是向肃宗提出寻访、收购典章的建议,可以引申出“健全法治体系”“无规矩不成方圆”“法治与德治”“纪律与自由”等写作话题。

      从说话方式看,这里先说《国史》《实录》的权威性重要性与缺失难见的现状,再提出具体建议(责任人与寻访、收购途径),可以引申出“说话要有的放矢”“建言献策要有可操作性”“建言要有诚心”等写作话题 例文中具体详细叙写于休烈行为的文字不多,可以找出几处概括性的事件:一是“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二是“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三是“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第一处可挖掘出“清白做官”“大公无私”“勤政清廉”“奉献与索取”等写作话题,第二处可挖掘出“谦逊”“低调”“为国育才”“勤政为公”等写作话题,第三处可挖掘出“书籍,人类的营养品”“经典,智慧的活水源头”“爱好,人生最好的老师”等写作话题 例文中于休烈向肃宗提出寻访、收购典章一事有背景、内容、余绪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是交待于休烈提建议的背景,于休烈说的第二处话是提建议的内容,“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是写他提建议所收到的效果,“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是这件事的余绪,写于休烈自己的做法由此可挖掘出“主动”“担当”“责任感”“忧患意识”“谋事当从长远计”“典章不可废”“言行一致”“从自身做起”等写作话题。

      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是刻划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如果文本中涉及到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那么这些细节也是写作素材的挖掘点 2.从人物对人、对事的态度入手进行挖掘例文中“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写的是宰相李揆对于休烈的嫉妒与打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是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此处可以挖掘出“豁达”“忍耐”“宽容”“淡泊名利”“随遇而安”“坚守自我原则”等写作话题 3.从前后不同事件的联系入手进行挖掘例文中于休烈受杨国忠排挤、遭宰相李揆嫉妒压制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探讨,可以引申出“考验”“磨砺”“笑对生活的磨难”“磨难,人生的财富”“自信搏击人生风雨”“踏平坎坷成坦途”等写作话题 例文中“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这三处文字与“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之间也可以联系起来探究一番,挖掘出“清心寡欲乃长寿之道”“乐我所乐,人生逍遥”“恬淡自适,享受人生”“倾听自己的内心”“做清醒的孤独者”“宁静致远”等写作话题。

      肃宗在位时,于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代宗在位时,于休烈“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这与“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应该有一种因果联系,将这三件不同的事进行综合思考,可以挖掘出“花红要靠绿叶扶”“成功者背后的奉献者”“将掌声送给幕后英雄”“贤内助当礼赞”等写作话题 4.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挖掘例文中“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一段文字,写了宰相李揆嫉妒、压制于休烈,也写了于休烈没有恼怒、反击他,而是“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从他们两人的关系入手可以挖掘出“嫉妒是魔鬼”“忌贤妒能者戒”“尊重对手”“宽容”“以德报怨”“淡泊名利”等写作话题 例文中表现肃宗与于休烈之间关系的有一处文字:“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于休烈被贬出京城之后,不但能重回朝廷,而且职务能“升迁”,受重用,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确实有才,勤政忠君,一方面是因为肃宗对他的重用。

      由此可以挖掘出“机遇与成功”“成功靠实力”“有为才有位”“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任人唯贤”等写作话题 5.从容易被人忽略的寻常句子入手进行挖掘例文中“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不太被人注意,但仔细分析,该句有一种因果关系,“好学,善属文”是因,“举……授……转……”是果,可以挖掘出“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成功青睐有准备者”“实力是成功的保证”“功到自然成”等写作话题 6.展开想像,合理补充,从空白情节入手进行挖掘例文中于休烈遭排挤之后,没有写他对被贬的态度,但从下文“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来看,肃宗登基之后重用了于休烈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对此空白,要展开想像,合理补充,就能设想出于休烈遭贬之后没有消极颓废,没有萎靡沉沦,而是扎实做好本职工作,而且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也赢得了上下官员的好评肃宗了解了他,很欣赏他,这才能够对他委以重任由肃宗重用于休烈的结果想像他被贬后的心态与言行,可以挖掘出“进与退”“失位不失志”“抱怨与实干”“考验”“挫折使人成熟”“不经风雨,难见彩虹”“磨难,人生的财富“是金子终会发光”等写作话题。

      阅读叙事性文言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多维探讨,精于提炼,善加总结,可以整理出挖掘叙事性文言文中写作素材的各种方法,这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极有益处参考文献:1.文言文阅读中汲取写作养分王建稳《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2.古文资源培养写作能力郭晓彦《优秀作文选评 高中版》200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