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衡水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3页河北省衡水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A.BaCl2溶液 B.K2SO4溶液 C.FeCl3溶液 D.NH4NO3溶液参考答案:C2. 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下表是某次反应时NH3的浓度变化:时间(min)0510152025c(NH3)(mol·L-1)00.300.440.500.500.5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0 min时,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4mol·L-1·min-1B. 增大压强和降低温度均能加快合成氨的反应速率C. 由图表可知,该反应在15~20 min时处于化学平衡状态D. 反应中气体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变,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参考答案:C【分析】A、计算氨气的反应速率,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反应速率v=△c/△t;B、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C、反应在15~20 min时,氨的浓度保持不变,处于化学平衡状态;D、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体积也保持不变,反应中气体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详解】A、由表中数据计算0~10min时,计算氨气的反应速率v(NH3)=0.44mol·L-1/10min=0.044mol/(L·min)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3v(NH3)/2=3×0.044/2 mol/(L·min)=0.066mol/(L·min),故A错误;B、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故B错误;C、反应在15~20 min时,氨的浓度保持不变,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体积也保持不变,反应中气体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影响平衡的因素分析、平衡标志的判断,难点A,先求氨的速率,再换算成氢的速率;易错点D,不管是否达到平衡,反应中气体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变3. 鉴苯和苯的同系物最简单的方法或试剂是 ( )A.液溴和铁粉 B.浓溴水 C.酸化的KMnO4溶液 D.在空气中点燃参考答案:C 4.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强酸溶液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的是( )①Na2CO3 ②NaHCO3 ③Al2O3 ④Al(OH)3 ⑤NaHS ⑥(NH4)2CO3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D略5. (不定项)高铁酸盐可用作净水剂,不仅可以消毒杀菌,还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以用下面反应制得:Fe2O3+ KOH+ KClO—K2FeO4+ KCl+ 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e2O3发生氧化反应,被还原 B. KClO失去电子,作氧化剂C. 该条件下的氧化性:KClO<K2FeO4 D. 参加反应的n(Fe2O3)∶n(KClO)=1∶3参考答案:D【分析】反应中Fe元素失电子,Cl元素得电子,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分析。
详解】A.Fe2O3中铁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故A错误;B.K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故B错误;C.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该条件下的氧化性:KClO>K2FeO4,故C错误;D.1mol Fe2O3失去6mol电子,1molKClO得电子2mol电子,由电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n(Fe2O3):n(KClO)=2:6=1:3,故D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基本概念的应用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素23Na的中子数是12 B.16O和18O互为同位素C.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ˉ+H+ D.16O、1H、2H、3H四种核素可构成4种水分子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核素23Na的中子数是23-11=12,A正确;B.16O和18O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正确;C.醋酸是一元弱酸,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ˉ+H+,C正确;D.16O、1H、2H、3H四种核素可构成6种水分子,D错误,答案选D。
7. 纳米材料粒子的直径为1-100nm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纳米材料属于相同数量的是( )A 溶液 B 悬浊液 C 胶体 D 乳浊液参考答案:C略8.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氨气和CO2均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分别是、,A和B不正确;氯气是单质,含有非极性键,电子式是,C不正确;氯化钠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D正确,答案选D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电子式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明确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是答题的关键9. 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态硫酸不导电,硫酸是非电解质B.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产生Na+和HSO4﹣两种离子C.溶于水后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电解质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产生离子参考答案:B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A.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水溶液或熔融状态;B.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产生Na+和HSO4﹣两种离子;C.根据电解质定义分析;D.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解答:解:A.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水溶液或熔融状态,硫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导电,属于强电解质,故A错误;B.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产生Na+和HSO4﹣两种离子,故B正确;C.电解质自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自身电离,如氨气溶于水和水结合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一水合氨是电解质,氨气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与电流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电解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缺一不可:1、必须是化合物,2、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且离子是物质本身电离的,不能是与其它物质反应后的物质电离的.注意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和在水溶液中电离不同.10.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参考答案:D略11. 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参考答案:C略12. 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参考答案:略13.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⑥稀释浓H2SO4时,将水慢慢倒入浓H2SO4中,并不断搅拌A.只有②④⑥ B.只有③④⑥ C.只有①③⑤ D.只有①②③⑤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①符合物质的分类,故正确;②符合强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故正确;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故正确;④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100nm为浊液,<1nm分散系为溶液,1nm~100nm之间分散系为胶体,故错误;⑤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故正确;⑥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稀释时防止发生危险,应把浓硫酸加入到水中,并搅拌,故正确;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14. 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 配制1mol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 配制硫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 配制500mL 1mol/L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80.0g胆矾D. 配制lmol/L NaOH溶液,称取NaOH 固体,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参考答案:DA. 配制1mol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量取的盐酸体积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A错误;B. 配制硫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错误;C. 配制500mL 1mol/L硫酸铜溶液,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0.5L×1mol/L×250g/mol=125g胆矾,如果称取80g,所配溶液浓度偏低,C错误;D. 配制lmol/L NaOH溶液,称取NaOH固体,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会导致冷却后溶液体积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正确,答案选D15. 下图为有关苯的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③均为取代反应B.反应②的现象是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烟C.甲苯()与苯互为同系物D.反应④的产物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参考答案: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将浓度均为0.01 mol/L 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
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H2O2 +2S2O32-+2H+=S4O62-+2H2O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H2O2+2I-+2H+=I2+2H2O 反应B:……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__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试剂X是______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试剂序号 用量(mL)H2O2溶液H2SO4溶液Na2S2O3溶液KI溶液(含淀粉) H2O实验Ⅱ54830实验Ⅲ52xyz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30 min、实验Ⅲ是40 min①实验Ⅲ中,x、y、z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