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知识点习题和答案.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go****e
  • 文档编号:230547270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19.9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师精编优秀资料九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知识要点】第 1 节种群和生物群落1. 种群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 总和 ,称为种群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的特征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生物种群中增加(或减少)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繁殖(或死亡)种群密度=生物个体数 / 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性别比(% ) = 男性人数 / 女性人数100% ;出生率 = 新个体数 / 种群个体总数100 ;死亡率 = 死亡个体数 / 种群个体总数10002. 群落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种的所有生物种群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 间接 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地衣层3. 植被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覆盖在地球表面的 植物群落称为植被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植物类型: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 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 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5. 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 和生活方式 如保护色、拟态 等生物间关系互惠,如花与蝴蝶;共生,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竞争,如水稻与杂草;捕食,如鸟吃虫;寄生,如蛔虫寄生于人体内、莬丝子、细菌等;偏利、偏害第 2 节 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例:(1) 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2) 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3) 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水分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 环境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可缺少的成分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分解者: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转化的作用 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 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 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不可直接比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总厚度大约20 千米,但是,绝大多数的生物都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 200米这一薄层当中。

      5.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 形成联系食物链举例:举例:草鼠 蛇鹰 功能: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通的渠道功能:生态系统中流通的渠道变化规律: 能量 按箭头方向逐级递减食物网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食物链 连接交叉,形成一种网状联系叫食物网功能: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的渠道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渐减少的,即食物网中下一级的生物只能获得上一级生物的一部分能量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 20% ,即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 10% 20% 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名师精编优秀资料注意: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绿色植物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6. 固氮途径有:雷电固氮、人工固氮和生物固氮第 3 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 ,生物种类越多 ,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 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破坏: 破坏原因:超过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遭破坏破坏因素:自然因素和 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自然灾害。

      如地震、火山、台风等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 可以导致 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3. 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十分有效的手段4.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必须贯彻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经典练习】一、选择题(每题1.5 分,共 45 分)1目前地球上所生活的生物中已被生物学家命名的生物种类约( ) A. 200 多万种B 300 多万种C100 多万种D50 多万种2下列关于同一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身高应相同B它们应能相互交配而繁殖后代C同一物种可能在生物分类上属于同一个种,也可能不是D它们一定生活在同一区域中3下列生物属于同一种群的是( ) A鲫鱼和鲢鱼B太湖中的所有鱼C太湖中的鲫鱼和黄河中的鲫鱼D太湖中的两条大小不同的鲫鱼4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就是生物分类单位中的种B同一种群的生物一定属于同一物种C同一物种一定属于同一种群D一个种群的分布面积一定超过10 平方千米5一个生态系统中可以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连接交叉,形成一种联系叫做( ) A食物链的联络B食物链的相互作用C食物网D生态系统的结构6下列环境中生物种群密度最大的是( ) A南极B沙漠C青藏高原D热带雨林7当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其特征是( ) 名师精编优秀资料A食物链和食物网数量多,变化大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相等C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稳定DB、C 都对8如图(见课本P36)是 1990 年的中国人口金字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的是( ) A我国人口中老人占少数而且50 岁以上人口性别比接近1 B我国人口结构中儿童占少数而且新出生人口中女孩占多数C我国在 70 年前有一个生育高峰D我国新生儿性别比例已失调,20 多年后因缺少男性,很多女孩将找不到丈夫9衡量人口性别结构最常用的指标是( ) A男性人口数B女性人口数C性别比例D男性占全部人口的比例10一段时期内当某一生物种群中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该种群中生物数量将( ) A逐渐上升B逐渐下降C不会变化D不断下降后再回升11在生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植物B动物C微生物D人1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池塘群落中细菌与鱼两种不同的生物,彼此间不存在联系B池塘群落中细菌与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彼此间存在联系C一个群落中只有一个种群D池塘群落只包含动物、植物,不包括微生物13一般来说,处在森林群落上层的是( ) A苔藓地衣层B灌木层C草本植物层D乔木层14下列各种生物生存现象属于受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A蚯蚓使土壤疏松B沙地上的植物能防风固沙C森林上空空气湿度较大D仙人掌的叶变态为叶刺15下列属于寄生现象的是( ) A蜜蜂在鲜花上采蜜B蛔虫生活在人体内C葡萄茎缠着竹竿往上生长D农田中的相邻植株争夺营养16水中生物的数量分布通常是随着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深水中食肉性鱼类增多B深水中更咸C深水中阳光不足D深水中温度升高1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B生物圈的上限达12 千米的高空C生物圈的下限包括离地面10 千米的岩石层D马里亚纳海沟深11 034 米,里面也生活着不少生物,这个海沟也属于生物圈的一部分18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19一棵枯树上生活着许多蚂蚁、蜘蛛以及青苔,则这棵树属于( ) A一个生态系统B一个群落C一个种群D一个种20下列叙述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所有生物B草原上的所有青草C土壤中的所有微生物D海洋中的所有生物及海水、阳光等非生物因素2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一定存在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 ) 名师精编优秀资料A食物关系B竞争关系C寄生关系D共生关系22下列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鼠蛇鹰B小麦蝗虫燕子C细菌青草羊狼D羊狼细菌23江心屿是国家4A 级旅游风景区,岛上有榕树、樟树、蕨类植物、水生植物及其他多种生物。

      江心屿上的所有生物构成( )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植被24对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是不断循环的B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是单向的而且不断减少,而能量则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中不断反复循环C生态系统中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中反复循环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因此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不断减少2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 ) 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不变的B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保持绝对的稳定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可能在小范围内变动,但相对是稳定的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流动中保持不变26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狼被人捕光,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则野生鹿的数量将( ) A不断上升B不断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27合理利用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是 ( ) A禁渔三年B捕捞彻底C适量捕捞D饲养单一品种28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员,也遵循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如人类皮肤的颜色取决于黑色素含量的多少人类学家发现,白色人种一般生活在北方高纬度地区,黑色人种一般生活在热带低纬度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B温度C土壤D水分2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单向的B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C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传递的D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30如图是某农场创建的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 30 题图)A蔬菜在白天能为牛提供氧气B蔬菜在白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C蔬菜可以作为牛的食物D牛粪可以作为蔬菜的肥料二、填空题(3238 题每空 0.5 分,其余每空1 分,共 35 分)31小明在校园研究学校内的植物,他发现学校内共有樟树30 棵,同时他从学校办公室调查知道学校占地 60 000 平方米,则校园内樟树的密度是_32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总和称为,森林中的植物分布时通常具有名师精编优秀资料现象33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包括、和,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34绿色植物通过将光能贮存在它所制造的中,然后这种能量通过和传递到各种动物中,能量在生态系统流动的过程中方向上是_ _,数量上_ _35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能力,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强有弱,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种类,这种生态系统就越稳定不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种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36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生物在不断进化以环境,生物只有环境才能生存37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样的地区叫。

      38空气中的氮元素能够为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三种固氮作用,生物吸收的氮元素经过的分解作用又循环回到大气中39市场上现在有一种作为家庭摆设的玻璃生态球,球体密封,里面灌水,底部有泥沙,水中生活着绿色水藻和几条小鱼请根据这个生态球的情况,分析以下问题1) 这个生态球应放在的地方,这样可以使水藻进行2) 绿藻为小鱼提供和,小鱼为绿藻提供,所以两者都能生存3) 要使绿藻和小鱼能长期生存,生态球中还必须有,它能分解,为绿藻提供40白桦林中的鸟类一般以林中的昆虫为食,为此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同时放飞了1000 只白娥和 1000 只黑娥,一个月后发现白娥尚剩830 只,黑娥只剩123 只这一实验验证了一个基本道理:_ _ _41某小城有一条小溪贯穿而过,溪中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种鱼、虾随着经济的发展,小溪边办起了许多小型化工厂,经常将污水、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溪中,结果导致溪水变黑发臭,各种水生生物先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Same or Different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 When Tomorrow Comes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语文《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六国论》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说“木叶”》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2024—2025学年高一文言文特殊句式初探.pptx 语文《六国论》理解性默写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与妻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轴与绝对值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复习'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多项式运算'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展开图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线段与角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平行线性质'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性质'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逆定理'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