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字文》第一单元1.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千字文》第一单元1 第一单元 天地人伦 单元概说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南朝人周兴嗣所作 你知道吗?《千字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是学习书法的绝好范本它对仗工整,条理明显,文采斐然,令人称绝;其精思巧构,学识丰瞻,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宜蒙童记诵正因如此,《千字文》也深受各国学者的青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片面 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千字文》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与《三字经》和《百家姓》一起并称“三百千”另外,由于它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学识,还被人们称为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呢! 同学们,相信你现在断定很想去读一读这部“小百科”,品一品它的音韵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字文》吧! 第一课 天地玄黄 经典文本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解释】 ①盈:月光圆满。
②昃(za):太阳西斜 ③宿(xiù):我国天文学家将天空中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 ① ② ③ 助读驿站 【文本大意】 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冬天保存粮食 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聚成霜 【故事链接】 盘古开天地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向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猛然醒了他见周边一片漆黑,就抡(lūn)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měng)劈(pī)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huǎn)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zhúo)的东西,逐渐下降,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用力蹬(dēng)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zhàng),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zhú)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dǎo]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zhī),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jī)肤,变成了辽(liáo)阔的大地;他的血(xua)液(ya),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繁茂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zōng)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观的宇宙 诵读探究 理解感悟 这真是一部科学“小百科”呢!短短的几句话就报告了我们好多的学识我知道了原来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刚开头是在一片混沌之中 原来气候的变化、四季的推移和植物的生长进展都是有确定规律的啊! 这里面还包含了好多道理呢!“云 腾致雨,露结为霜”是在报告我们,看到霜,就要想到冰;看到一件事情的因,就要想到它应有的结果,想要善果,就要多做善事哦! 拓展活动 1.你能选择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一幅画吗?别忘了给它起个名字哦! 2.在这一课中,我学到了大量关于节气的学识,我还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呢!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晴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 你还知道哪些古时候描写四时更替、宇宙变化的语句呢?请写在下面吧! 4. 诵读表示台 《千字文》读起来真是朗朗上口 呢!前后两句对仗都很工整,你敢来 跟我比试比试吗?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我背得可比你纯熟多啦! 其次课 推位让国 经典文本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⑦民伐罪周发⑧商汤⑨ 【解释】 ①龙师:相传伏羲氏用龙给百官命名,因此叫他“龙师”。
②火帝:神农氏用火给百官命名,因此叫他“火帝” ③鸟官:少昊氏用鸟给百官命名,叫他“鸟官” ④人皇:传闻中的三皇之一《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人皇有九个头,乘着云车,驾着六只大鸟,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共传了150代,合计45600年⑤有虞:有虞氏,传闻中的远古部落名,舜是它的首领这里指舜,又称虞舜 ⑥陶唐:陶唐氏,传闻中的远古部落名,尧是它的首领这里指尧,又称唐尧尧当了七十年君主,他死时把君位让给了舜;舜当了五十年君主,又把君位传给了禹;史称“禅(shàn)让” ⑦吊:慰问 ⑧周发:西周的第一个君主武王姬发,他推翻暴君商纣王而建立周朝 ⑨商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他推翻夏朝暴君桀而建立商朝 助读驿站 【文本大意】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仓颉(jié)创制了文字,嫘(léi)祖制作了衣裳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商王成汤和周武王姬发 ⑤ ⑥ ① ② ③ ④ 抚慰苦难的老百姓,讨伐罪恶的统治者夏桀和商纣王 【故事链接】 仓颉造字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
黄帝分派他特意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由于牲口、食物的保存增加、变化,光用脑子是记不住的,于是仓颉先是用在不同颜色的绳子上打不同数目的结的方法来记录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裁减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裁减了就去掉一个贝壳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仓颉又犯愁了,靠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过错呢? 这天,他加入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辩论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实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遇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上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欣喜地拔腿奔回家,开头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公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外形造出来的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外形描的;人字是端量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
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再后来,上天知道了这件事,下了一场谷子雨赏赐仓颉这便是人间谷雨节的由来 诵读探究 【感悟交流】 都说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读了这一段我才真正感受到中华历史的悠久,这实在是一个漫长的进展过程 对啊,历史在时间的轨道上发生着变化,其实这些变化都是社会进展的必然产物就像仓颉造字一样,就是由于社会进展、生活需要才有了字的展现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