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教学设计之二_教案教学设计.docx
4页《春》教学设计之二本文是关于《春》教学设计之二,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浙江仙居外语学校:赵永攀教材分析:《春》是除炙人口的颂春名篇,出自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之手本文按作者感 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盼春、绘春、迎春、赞春四个部分课文的语言极富个性, 全文几乎全是对称的或排比的短语、短句而且还大量地运用了叠词,结构匀称、 音韵和谐,节奏轻盈、活泼,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是指导学生欣赏语言,感悟写 法、感情朗读的上好之作设计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教学,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对教学资源综合开发和巧妙整合,努力体现“大语文”教学观教学流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欣赏2、师: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花红柳绿,万象更新 ,春天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学生自由描述)今天,老师和大家一 起来学习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名作 《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大好的春天描 写下来的二、读题生疑,读文解疑1、学生齐读课题,提出赶兴趣的问题如课文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作者 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把春天的美景描绘下来的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并自己解决问题。
3、按课文后提纲理清课文层次:盼春、绘春、迎春、赞春三.教师设疑,学习“盼春”1、指名朗读“盼春”2、教师设疑:这一部分,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发来描写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学生思考 , 自由发言,教师归纳:(1) 采用了重叠的句式:“盼望着 , 盼望着”(2) 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春天的脚步近了”(3) 采用了排比的手法: “山朗润起来了 , 水涨起来了 ,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4) 运用了丰富的词语:“欣欣然,朗润”(5) 这样写的好处:让读者仿佛听到了春天由远而近的脚步声,把春天写活了3、指导朗读四. 合作学习,感悟“绘春”1、教师设疑:①自由朗读,思考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②按学习 “盼春”的方法分组学习“绘春” , 体会语言描写特点2、讨论交流春草:(1)重点指导“坐着、躺着……捉几回迷藏”是来写什么的? (写人)这一段是写春草,为什么还要写人? ( 从侧面展示春草的生机和可爱 )(2) 用“我爱春草,因为春天的小草 ”的句式说话3) 回忆古诗中有哪一首是专门来赞美小草的? (《草》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春花:( 1)作者除了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的手法外,还采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春花呢?(讨论回答,得出结论:感官)( 2)指导品析:“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视觉)。
花里带着甜味儿(味觉),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联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听觉) 3)用“我爱春花,因为春天的花儿”的句式说话 4)回忆古诗中哪一首诗描写了春花《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风:( 1)谁能说出“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前一句?(《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风是无形、无味、无色,难以捉摸的,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它的呢?学生汇报交流 3)重点指导:作者在写风时动用了哪些感官?(触觉、嗅觉、听觉)( 4)用“我爱春风,因为春天的风”的句式说话 5)你还知道有关描写春风的诗句吗?(《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雨:( 1)春雨没有春花的艳丽,也没有春风的轻柔,但在作者笔下,它却别有一番迷人的风韵, 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春雨的? (由近及远, 由个体到整体)( 2) 作者除了写出了春雨的美以外, 还写出了春雨的什么? (质朴、 无私)(3)用“我爱春雨,因为春天的雨”的句式说话 4)谁能说出一首描写春雨的古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五 . 自主学习,感悟“迎春”1、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读后的收获2、教师设疑:春天到了,花、草、风、雨都有各自的季节特点 , 人们有什么变化吗?(学生自由发言,如衣着、精神面貌)3、指导“一年之季在于春”是句格言 , 谁能说出它的下句。
(一生之计在于勤) 请学生说出几句珍惜时间的格言 (如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六 . 音乐结尾,深化情感1、教师领读“赞春”2、品读赏析: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句是对春的特点的高度概括,也是作者献给春天的一首赞歌 , 学生体会作者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的好处3、面对美丽的春景,你想怎样赞美它?(可以说一段话,可以诵一首诗,也可以唱一支歌)4、配乐全班齐读课文5、播放音乐《春之声》,结束全文浙教版五年制第十册第 4 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