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课】方程+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39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 方程,第,1,课时,从算式到方程,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课时 等式的性质,学习目标,1.,通过算术与方程方法的使用与比较,体验用方程解决某些问题的优越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掌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以及解的概念,学会判断某个数值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重点),3.,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难点),第,1,课时,从算式到方程,新课引入,甲、乙两支登山队沿同一条路线同时向一山峰进发,.,甲队从距大本营,1,km的一号营地出发,每小时行进1.2km;乙队从距大本营3km的二号营地出发,每小时行进0.8km.多长时间后,甲队在途中追上乙队?,问题,1,:你能用小学学过的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解:,(3-1),(1.2-0.8)=2,0.4=5(h).,问题,2,:怎样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设,xh,后,甲队在途中追上乙队,由题意得,1.2x-0.8x=3-1.,方程的概念,探究点,1,获取新知,问题1:用买3个大水杯的钱,可以买4个小水杯,大水杯的单价比小水杯的单价多5元,两种水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解:设大水杯的单价为x元,则小水杯的单价为(x-5)元.,由题意得3x=4(x,-,5).求解可得答案,.,问题2:如图是一枚长方形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币,其面积是4000 mm,长和宽的比为8:5(即宽是长的,),.,这枚纪念币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毫米?,求解即可得出纪念币的长和宽.,解:设这枚纪念币的长为xmm,则纪念币的宽为,x mm,,面积为,x,2,m,m,.由题意得,归纳总结,像这样,先设出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样的等式叫作方程(equation).,算术法与方程法解应用题的区别:,1.,用算术方法解题时,列出的算式表示用算术方法解题的计算过程,其中只含有已知数,不含未知数;,2.,方程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的等式,其中既含有已知数,也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这为解决许多问题带来了方便.,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2)如图,一块正方形绿地沿某一方向加宽5m,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500m,求正方形绿地的边长.,例题讲解,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所学校有多少名学生?,解:(1)设这所学校的学生数为x,那么女生数为0.52x,男生数为(1-0.52)x.根据“女生比男生多80人”,列得方程.52x-(1-0.52)x=80.,(2)设正方形绿地的边长为xm,那么扩大后的绿地面积为(x+5x)m.根据“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500m”,列得方程x+5x=500.,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这个过程可以表示如下:,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设未知数,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相等关系,实际,问题,方程,归纳总结,跟踪训练,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甲种铅笔每支1.4元,乙种铅笔每支1.8元,用23元钱买这两种铅笔,一共买了15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2.有两条电线,第一条长90m,第二条长40m.要从第一条截下一段接在第二条上,使两条电线长度相等,求截下的那段电线的长度(两条电线接头部分的长度忽略不计).,解:设甲种铅笔买了,x,支,则乙种铅笔买了,(15-x),支,.,由题意得,1.4x+1.8(15-x)=23.,解:设截下的那段电线的长度为,xm.,由题意得,90-x=40+x.,3.某圆环形状的工件如图所示,它的面积是200cm,外沿大圆的半径是10cm,内沿小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解:设内沿小圆的半径是,x,厘米,.,由题意得,10,2,-x,2,=200.,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探究点,2,获取新知,1.2,x,+1=0.8,x,+3,尝试当,x,=4,,,x,=5,,,x,=6,时,分别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看看有什么发现?,只有当,x,=5,时,左边,=1.25+1=7,,,右边,=0.85+3=7,,,这时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1.,方程的解,一般地,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solu-tion).,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概念,方程的解,解方程,区别,联系,是一个具体的数,.,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方程的解是通过解方程求得的,.,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别与联系,例题讲解,例2,.,(1),x,=2,x=,是方程 2x=3的解吗?,解:当x=2 时,方程 2x=3 的左边=2X2=4,右边=3,,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x=2不是方程 2x=3的解;,当x=,时,方程2x=3的左边=2x,=3,右边=3,,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x=,是方程2x=3 的解.,解:当x=10时,方程3x=4(x-5)的左边=3X10=30,右边=4(10-5)=20,,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x=10 不是方程 3x=4(x,-,5)的解.,当x=20 时,方程 3x=4(x-5)的左边=3X20=60,右边,=,4(20-5)=60,,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x=,20是方程 3x=4(x-5)的解.,(2)x=10,x=20 是方程3x=4(x-5)的解吗?,跟踪训练,1.,x=60 是方程,x,2,=4 000 的解吗?x=80呢?,解:当x=60,时,,左边,=,60,2,=,2250,,右边=,4000,,,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60 不是方程,x,2,=4 000 的解,.,当x=,8,0,时,,左边,=,80,2,=,4000,,右边=,4000,,,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8,0 是方程,x,2,=4 000 的解,.,2,.判断x=2和x=4是不是方程2,x,-3=5 的解.,解:当x=,2,时,,左边,=2,2-3,=,1,,右边=,5,,,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2,不是方程,2,x,-3,=,5,的解,.,当x=,4,时,,左边,=2,4-3,=,5,,右边=,5,,,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4,是方程,2,x,-3,=,5,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探究点,3,获取新知,观察方程:1.2x+1=0.8,x,+3,3x=4(x-5),0.52x-(1-0.52)x=80,.,问题,1,: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一般地,如果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with one unknown).,是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问题,2,: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跟踪训练,下列等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1)2+3=3+2;(2)8y-9=9-y;(3)x+2x+1=4.,解:,(1),不是方程,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它不含未知数,.,(2),是方程,也是一元一次方程,.,(3),是方程,但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不是,1.,2.,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x+2y=4,B2x=0,Cx,2,-4x=1,D,=2,课堂练习,1.,下列四个式子中,是方程的是(),A3+2=5,Ba+b,Cx+1=2,D2x-10,C,B,3.,下列各项中是方程1-x=0的解是(),Ax=1Bx=-1Cx=0Dx=2,A,4.,已知关于x的方程,(,m-2,),x,|m-1|,+18=0是一元一次方程,,求:,(,1,),m的值是多少?,(,2,),2,(,5m+2,),-3,(,2m-1,),的值,解:,(,1,),由已知,得|m-1|=1且m-20,,解得m=0,.,(,2,),原式=10m+4-6m+3=4m+7,,当m=0时,,原式=0+7=7,课堂小结,学完本节,内容,你的收获是什么?,1.,方程的相关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如果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2.,列方程的方法,先设出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等式的性质,.(,重点,),2.,能正确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第2课时 等式的性质,新课引入,对比天平与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若把一个等式看作一个天平,把等号两边的式子看作天平两边的砝码,则等号成立就可看作是天平保持两边平衡,.,等号,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式的概念,探究点,1,获取新知,问题,1,: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观察下面式子:,m+n=n+m,,,x+2x=3x,,,3,3+1=5,2,,,3x+1=5y.,都是用等号连接而成的式子,.,问题,2,:如果分别用字母,a,、,b,表示式子的左右两边,那么这些式子都可以用式子,来表示,.,a=b,是等式,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3,;,;,x+3=5y,;,34=12,;,9x+10=19,;,;,.,跟踪训练,问题,1,:,若,a=b,,则,b=,.,等式的基本事实,探究点,2,获取新知,a,问题,2,:如果,a=b,,,b=c,,那,a,c.,即等式具有对称性,.,=,即等式具有传递性,.,这说明等式两边可以交换,.,这说明相等关系可以传递,.,等式的基本性质,1,探究点,3,获取新知,问题,1,:观察天平有什么特性?,天平两边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天平两边同时拿去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归纳总结,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等式的性质,1,问题,2,:引入负数后,在有理数的范围内,这条性质还成立吗?你可以用一些具体的数试一试.,成立,.,如:,3+(-3)=3+(-3),,,3-(-3)=3-(-3),等式的基本性质,2,探究点,4,获取新知,类比探究,: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正数,或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正数,结果仍相等.引入负数后,这些性质还成立吗?你可以用一些具体的数试一试.,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例题讲解,解:(1)2x+x=5;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x,结果仍相等.,(2)m=5;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减 2n,结果仍相等.,(3)-7x=28;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7,结果仍相等.,例,1.,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并说明依据:,(1)如果 2,x,=5,-,x,那么 2x,+,_=5;(2)如果m+2n=5,+,2n,那么m=_;,(3)如果x=-4,那么,x=28;,(4)如果 3m=4n,那么,m=,_,n.,(4),m=2n;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除以2,结果仍相等,.,跟踪训练,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1)如果x=y,那么x+1=y,+,_;,(2)如果x+2=y+2,那么_=y;,(3)如果x=y,那么_x=5y;,(4)如果3x=6y,那么x=_,y.,1,x,5,2,问题,1,:方程是等式,吗?,问题,2,:能否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方程的变形?,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将方程进行变形,.,问题,3,:能否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将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即为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