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初中教师招聘面试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说课稿.doc
7页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氧、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这样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为以后学习酸、碱、盐知识提供知识基础和学法帮助,同时,实验探究的方式更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本节的出现对于日常生活、生产中金属的应用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理念及大纲要求,本节课我确立了如下三维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A.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B.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学习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并获取结论的方法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B.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在探究事物的本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二、学情分析通过学习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学生已经知道用观察及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认识和探究物质的性质了,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已初步认识到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对金属的部分用途和性质已有了逐步认识,但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还没有系统了解另外九年级学生性格活泼,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在认识题的过程中,往往偏感性,有些想法甚至具有片面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具体指导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新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使用启发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高了能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2、学生分组实验的准备:每张实验桌上摆放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3、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矿泉水自制教具(使用后发现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效果很好,而且增强了学生废物利用的意识。
六、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在本课开始,我先用多媒体展示在现代考古中发掘出土的文物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这么完整,表面没有什么变化,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样大的变化?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直观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很快学生说出了金属与空气中氧气的反应,我接着提出疑问: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共性和差异性?规律怎样?由此引起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这样的设计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我以这张图片作为本节课的出发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二)主动参与,探索奥秘(1)环节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过渡:为了让学生比较不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我创设了猜金属的游戏:实验桌上有外观相似的四片金属(镁、铝、锌、铁,编号)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猜出他们的名称学生活动1:活动中学生兴趣高涨,2分钟时间内完成了灼烧实验,并展示出猜测结果,——学生很难完全猜准,大多数学生根据“燃烧”仅猜出镁面对这样的结果,我引导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是否发现了金属的共性和差异,能否找出他们性质的规律性?学生踊跃发言,在小组内展开热烈讨论,而我也加入到讨论中,对学生的说法加以引导,然后我找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形成共识:根据教材和生活经验以及以前的学习,学生自然归纳出: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剧烈程度不同。
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去伪存真的游戏环节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很高2、清朝初期皇帝用铝碗,大臣用金碗3、暖气片上的银粉实际是铝粉4、铝制品不宜用清洁球刷洗同学们积极讨论,得出正确的结果在此我补充演示实验将一根铜丝和一个金戒指在酒精灯上灼烧,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金最不活泼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得以解释)同时我及时补充有关铝的应用知识,加强同学们的认识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还可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同时,也让学生再次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得出金属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之一: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2)环节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过渡:为了让学生形成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认识,我展示了一组漫画,展开了金属王国座次的争夺】为了让学生比较不同金属与酸的反应剧烈程度,我创设了以下情境:为了争夺金属王国的王冠,四位”潜水运动员”镁、锌、铁、铜决定在酸中一展雌雄我让学生利用自制教具设置“游泳池”,实验后按反应快慢顺序排出他们的座次并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2:分组实验,在做好的“游泳池”中四部分分别放入镁、锌、铁、铜,然后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排出座次并展示在学生实验前,我引导学生为保障实验可靠性,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讨论后学生达成共识:(1)酸足量,浓度同;(2)金属质量大致等;(3)注意观察反应剧烈程度,可对反应时间作记录或估计在实验过程中,我提醒学生注意溶液颜色的变化,生成气体的检验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实验后我让学生汇报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如下结论:1 金属活动性:Mg >Zn >Fe >Cu2、 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在此,设下伏笔,因为酸的参与,氢也要在金属王国谋个座次3、铁与酸反应后溶液变为浅绿色,生成亚铁离子活动中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处于积极思维活动中,通过展示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比较,增强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同学们从团结合作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展示卡通画,在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了提升知识,我在此设疑:大家想想假如在实验室制取氢气,你以为选用那种金属最合适?】依据刚刚的实验探究,同学们积极发言,很快达成共识:实验室锌来制取氢气最为合适。
刺激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原有的实验室气体制备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3)环节三:深入探究,拓展新知【为了拓展新知 引出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我继续创设情境:铜得了冠军,趾高气昂的样子引起了银的不满,决定联手年轻的铝与铜决一高下我让学生通过实验找到答案,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实验前我没有强调铝片表面必须打磨,只是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学生活动3:利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实验后我让学生汇报实验操作和现象,回答中出现了不同的情况:2 铝片表面有紫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3 铝片伸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学生非常疑惑,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现象?我引导学生观察没得到现象的小组,铝片的颜色,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指导,找到原因后让学生归纳铝作为较活泼的金属,为什么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了解用活泼金属做实验应注意的事项,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形象直观的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给出一定线索为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的同时,也了解了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另一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分析、归纳、综合总结的能力突出重点,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享受它带来的喜悦展示事例】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设计意图)结合历史事实,强化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爱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4)环节四:对比归纳、建构知识【为了让学生将探究出的知识规律系统总结,我设计了玩卡片的游戏,就让学生给金属王国排定座次学生活动4,学生互动,将卡片按自己的分析归纳活动顺序粘贴成序列学生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体验了科学家探究金属活动顺序的历程,尝试了和科学家一样有意义的探索那种成就感由然而生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我引导学生归纳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学生活动5观察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很短时间内同学们便找到了置换反应的特点,并能与化合,分解反应做出对比)(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为了及时巩固学生对金属活动性的掌握,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1 、洗去烧水用的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 可加入稀盐酸,其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下同),但加入的盐酸不能太多,因为 ,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2、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铝与硝酸银溶液3 、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置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4 、黄金与黄铜(铜锌合金)的外观很相似,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鉴别黄金与黄铜? 【练习由易到难,1、2是知识的直接应用,目的是熟悉知识点,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提高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能力3、4题拓展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后实验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增加了学生利用时间的机会四)交流讨论、归纳小结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既有知识方面的,又有能力方面的课堂上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活泼的金属是否可以与所有酸反应?还有同学和本节课开头相呼应想到如何鉴别金属?对此我对同学们大胆提出疑问加以表扬,并给予及时的知识指导作业:(1)14页练习4、5、6、7(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活泼性 Zn > Fe > Cu八、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在过程中学会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