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氏家族旗袍的风采.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荣氏家族旗袍的风采 宋路霞 荣氏家族是中国出名的百年不衰的大家族,也是一个对中国工商业进展作出巨大付出的大家族荣氏家族在海外,被誉为“中国的洛克菲勒”;在国内,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 荣家事业的开创人荣宗敬先生和荣德生先生,都是从清朝末年就一肩行李走江湖、闯荡大上海的工商业先驱,在中国百年工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们一生创办了9个纺织厂和11座面粉厂,是名副其实的“棉纱大王”和“面粉大王”正如荣宗敬先生曾说的:“从吃和穿的方面来说,我们拥有半个中国 荣卓仁、薛寿萱夫妇(1940) 荣家兄弟在十里洋场创业的同时,把儿女们从无锡带到上海采纳新式教导,因此,荣家的小姐和媳妇,大多就读上海出名的中西女中、圣玛丽亚女中和震旦大学,久之,在西风东渐的时代影响下,她们的生活与审美理念,完全融入了海派文化的血脉 或许与荣氏家族得天独厚的纺织业成就有关,荣家的小姐、媳妇、孙女、外孙女等等女眷,都热爱穿旗袍,而且对面料、做工、款式、配饰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上海老旗袍珍品馆十多年来,共获得了一百多件荣家旗袍,这些旗袍来自荣家的8位女眷。
她们是:荣家大房的荣卓如(荣宗敬先生的小女儿、乔吉·哈同的夫人)、荣智珍(荣宗敬先生的大孙女、荣鸿元先生的大女儿、电脑先驱朱传榘先生的夫人)、姚翠棣(荣宗敬先生的女婿王云程先生的继室)、吴盈钿(荣宗敬先生的外孙媳妇、王建民先生的夫人);荣家二房的荣慕蕴(荣德生先生的大女儿、李国伟先生的夫人)、华若云(荣德生先生的三儿媳、荣一心先生的夫人)、荣辑芙(荣德生先生的七女儿、无锡望族华伯忠先生的夫人,后改嫁魏道明)、刘莲芳(荣德生先生的五儿媳、荣研仁先生的夫人)我们知道,荣家每位女眷都曾拥有好多旗袍,这一百多件,只是冰山之一角,时间跨度约80年尽管是冰山之一角,我们还是从中察觉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心跳加快、过去从未见过的“神品” 首先,珠绣和珠片绣旗袍,是荣家旗袍的一道亮色 珠绣是指把闪光的各式珠粒串连成图案纹样,或根据面料的颜色,或根据面料上的图案,绣在旗袍上的工艺珠片绣是把各种颜色的珠片根据需要连缀起来,按照确定的设计,绣在旗袍上荣家的珠绣旗袍,有的仅仅用珠绣,有的仅仅用珠片绣,也有的是珠绣与珠片绣兼而有之穿着这种旗袍的效果雍容华贵,这是一般印花、提花、绣花的旗袍无法对比的 珠绣和珠片绣工艺的合理运用,历来是女装的一个难题,既要有“闪光点”,又要“闪”得得体,要与旗袍面料相得益彰,才能真正出彩。
珠光宝气的服饰效果是好多上海名媛追求的作风传统的做法是戴首饰,首飾的色调和式样力求与旗袍相辅相成但是具有海派眼光的荣家人,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延续这种做法她们在日新月异的新式蕾丝面料汹涌而至时,一方面告成地借用了面料上的“闪光点”,简化了对首饰的要求,更有甚者,她们在真丝或蕾丝面料上,依照面料上的花纹,大胆举行了珠绣或珠片绣的再加工(一般处境下,假设面料是暗色的,那么红花用红珠,绿叶用绿珠,衬托的地方用白珠),或者在清一色的面料上直接举行珠绣的设计和创作,这就把旗袍制作的工艺,逐步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1930年荣家小姐合影 缎面和蕾丝面料本身就有些发光发亮,加上珠绣或珠片绣的艺术点缀,就更加熠熠生辉,富贵荣华的效果就更加突出这种珠绣和珠片绣旗袍在中国内地始终没有流行过,尽管在20世纪40年头的上海滩已经展现,但仅仅是凤毛麟角,目前笔者看到出自那个时代的仅有一件,就是抗战时接济中国的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的夫人陈香梅女士,1947年结婚时穿的一件大红丝绒的珠绣旗袍 这种珠绣旗袍后来在中国香港发扬光大20世纪40年头末到20世纪80年头,从上海到了海外的荣家人,抓住了这个旗袍“升级”的契机,把珠绣及珠片绣旗袍当作自己的高级礼服,在重要的场合“闪亮登场”。
在笔者获见的一百多件荣家旗袍中,有15件珠绣或珠片绣旗袍,约占总数的12%可见这种旗袍由于工艺要求很高,价格昂贵,普及面不成能很广,但是荣家女眷,几乎每人都不放过穿着它的机遇 荣家旗袍还有一个特点是,旗袍套装更加多,占了笔者接触过的一多半传统旗袍就是一袭旗袍,或长或短,或绣花或绲边,或棉或单或皮毛,没有与之相对固定的、相对配套的套装但是旗袍套装的展现,打破了这个陈规,使旗袍变得更富有海派风韵,更符合在十里洋场的洋行、银行、机关、医院、院校里工作的职业女性的需要,更高贵庄重、更正式、更趋向于职业化荣家旗袍又是这方面的典范 一般来说,旗袍套装里面是一件中式旗袍,外面配一件与旗袍色调、面料一致或好像的西式外套,富有仪式感,更符合正式的工作场合的需要,凸显了职业女性的庄重于是旗袍套装在上海和香港曾大行其道,深受职业女性和上流社会女性的接待从我们见过的荣家旗袍套装的外套看,没有一件是重复的,一般的西装领都不稀奇了,青果领、水纹领、花边领、斜襟领……配上旗袍,显得分外沉稳、端庄、大气 做好旗袍套装的难度有二,一是要找“中西合璧”式的裁缝,要求裁缝不仅中式旗袍要做得好,而且西式外套也要能做得好;二是面料的选择,旗袍与外套的颜色及面料完全一致,这倒不难,难的是面料颜色要相近而不是完全一致,要相辅相成,要互为衬托,要在“似”与“不似”之间,才算上乘。
荣家人的旗袍套装中,就有不少这种堪称上乘的旗袍套装,令专家们称赞不已 我们搜集的这些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老旗袍,绝大多数来自海外,仅有一件是一向保存在中国内地的,就是荣德生先生的大女儿、荣慕蕴女士的紫色真丝提花的夹旗袍荣家旗袍,反映了上海滩大家闺秀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意趣 这些荣家旗袍,只要有店家商标的,都是在香港高档女士服装店定做的——由此可知,香港在这个阶段,是旗袍文化进展的一个不容忽略、不容回避的重镇,尽管那里的旗袍裁缝大多是从上海迁移过去的难怪好多专家说,荣家旗袍就是拿到现在来看,也不落伍,还是时尚的 左:荣家七小姐荣辑芙女士右:荣研仁先生的夫人刘莲芳女士 上海纺织博物馆的创始人、原常务副馆长蒋昌宁老师在谈到这些荣家旗袍时,总结了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年头跨度大从20世纪40年头直至21世纪初,跨越了将近70年由此可以窥见历史进展的过程中,海派旗袍在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和台湾地区、境外唐人街的进展脉络二是海派文化印记强荣氏家族的旗袍,有浓郁的海派文化意蕴,说明虽然荣家女眷离开中国内地年已长久,但照旧有一种猛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故土情怀三是材质工艺多元化这批旗袍,除了传统面辅料(麻、丝、棉、毛),还有更多的基于聚酯纤维、改性纤维面料,被大胆地应用于主辅材料,甚至将厚重的家纺材料作为旗袍的主要面料,这在上海,在中国内地都很少见到。
有些制作加工工艺,既保持量身定做的“高定”传统,表达海派旗袍的时装化,又借助了现代机械制造业和新式工艺的进展成就四是藏品背后故事多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创业打拼,为家族积累了充裕的资产和人脉荣家的贵妇、名媛,通过联姻,都有涉及荣家和其他望族的生动的故事 上海老旗袍珍品馆成立13年来,始终致力于在海内外搜集、研究、表示、传承海派老旗袍的珍品佳作,目前已经搜集了400余件,其中荣氏家族的老旗袍有一百多件为了更有效地保存和表示这些旗袍珍品,我们从中选出100件荣家旗袍珍品,捐赠给上海大学博物馆,以期促進对海派旗袍及海派文化的深入研究,想必会受到博物馆界和宏大观众的接待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 猜你热爱海派旗袍面料旗袍魔术秀动漫界·幼教365(大班)(2021年6期)2021-06-28你最闪动小资CHIC!ELEGANCE(2022年3期)2022-03-12我来说说旗袍美作文大王·低年级(2022年10期)2022-12-06极简黑白小资CHIC!ELEGANCE(2022年14期)2022-05-25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上海戏剧(2022年11期)2022-11-16旗袍找不同新少年(2022年6期)2022-06-16为“海派”正名新民周刊(2022年11期)2022-04-05奢华提花小资CHIC!ELEGANCE(2022年27期)2022-12-12跨界合作引领时尚上海工艺美术(2022年3期)2022-11-22意大利2022春夏面料流行趋势流行色(2022年5期)2022-07-04—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