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祖父的园子》李红.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55305123
  • 上传时间:2022-09-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年级教学形式阅读教学教 师李红单 位孝感市玉泉小学课题名称祖父的园子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主要写了祖父园子中各种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全文以富有诗意的语言,孩子气十足的腔调,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五年级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文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的一方天地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目标: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想象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体会“我”的率情、率性、率真,感悟因为有了祖父的宽容和爱,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有了这个童年的乐园,有了这个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我与祖父在园中劳作玩耍的情景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学难点:学习揣摩作者鲜活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和境由心生,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环节的组织内容落点1 简介作者,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步骤1、2、3……学习方式1.读题,介绍作者萧红,三十年代文坛上非常有才华的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2.认读词串  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  韭菜 谷穗 倭瓜 黄瓜  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水(1)读,正音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的说法),黄瓜开谎花就是开假花不结瓜2)三组词串有规律,你们发现了吗?第一组:动物(昆虫) 第二组:植物(谷穗是粮食)第三组:农活第一、二组:园子里有什么第三组: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3.整体把握课文1)哪几自然段写园子?哪几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给文章分段  小结:读读词串,你们就发现了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我和祖父;抓住直接写园子的两段,你们就理清了课文的段落我和祖父表现的对比,研读作者的情感这就是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 自由读书,理清文脉内容落点2走进园子,体会生机,品味语言步骤1、2、3……学习方式1.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呢?2.出示:第2自然段大家一起读:我家有一个大园子……   读了这段,你们脑海里蹦出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为什么想到这个词?  (1)大园子北方的后园很大,可以种花草,种树木,种蔬菜,甚至种粮食,很开阔,活动空间很大  (2)样样都有花香菜香,引来了这些飞舞的小精灵,使得园子充满生机)  (3)色彩斑斓(白、黄、大红、金、绿。

        (4)有趣极了(引读:瞧,蜂子……)  我们边读边想象,仿佛走进园子,看到了蜂飞蝶舞这真是一个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园子  板书:好大、好多、好看、好玩  再读读,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3、出示:13自然段“太阳在这个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自由读1)这一段也是写园子,一共11句话,都是围绕 一句话来写的2)“一切都活了”花活了吗?怎么活?鸟活了吗?怎么活?虫子活了吗?怎么活?  这个“活”怎么理解?(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倭瓜怎么活?黄瓜怎么活?玉米怎么活?  植物在祖父的伺弄下长得多好啊!这个“活”还有长势旺盛的意思    这个“活”还有什么意思?蝴蝶……(引读)  板书:一切都活了4.谁来读读,读出那个活劲!(选择句段读)5、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啊?就在课题旁,写几个词比比谁写得快写得多  (样样都有,充满生机,色彩斑斓,蜂飞蝶舞,虫鸣鸟叫,蚂蚱蹦跳,植物疯长,悠闲惬意……)6、萧红写得多好啊!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上个世纪初的这个园子让我们心生羡慕1)出示两段话,比较阅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都是有翅膀、有腿的的活物,可作者却写它们的颜色,即便写蜂子飞,最后也让它落到花上不动了,胖乎乎的。

        倭瓜黄瓜玉米都是静物,可作者却写它们疯长,写它们上架、上房、上天  小结:萧红的描写非常独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7、读13自然段,比较: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  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大  (强调太阳大,强调告诉读者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是真的,园子里真的就是这样,而且太阳让人有一种快乐、温暖的感觉你们站在作者的角度想想,她想告诉我们什么?她写这段话的时候是一番怎样的姿态?)  小结:萧红快乐着温暖着,想到这个园子笔尖下流淌的文字如飞舞的蝴蝶因为她快乐温暖,园子也快乐自由这真是——  板书:景关情乎,境由心生  萧红的快乐与温暖从何而来呢?重点词句指导朗读内容落点3 体会快乐, 感受疼爱,品味情感步骤1、2、3……学习方式速读3——12自然段,体会“我”的率情、率性、率真及祖父对我的宽容与疼爱1.速读3——12自然段  你们读出快乐吗?2.引读:祖父……我……   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是一种率情的流露  把韭菜当野草割掉,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祖父教我时我不听,摘黄瓜,追蜻蜓,由着自己的性子这是一种率性的表现  累了,我就睡大觉这是童年的率真  在园子里,在祖父面前,我流露的是我的真性情啊!我当然快乐!3.你们读出温暖吗?  为了上好这堂课,老师读了些资料,想告诉你们:  萧红是个苦孩子,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因她是女孩不喜欢;后妈也不爱她;祖母特别爱清洁不喜欢小孩子闹腾;唯有祖父,年迈的祖父疼爱她。

      每当萧红挨了打,祖父就用粗糙的手抚摩着,说:“长大了就好了!”祖父的爱温暖了萧红的童年 引读对比,体会写作内容落点4 境由心生借景抒怀精神家园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园子,走进了萧红的文学语言,也触摸到了萧红自由、跳荡的心,再读课题,园子还是个普通的园子吗?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里究竟是个怎样的园子?童年的乐园 精神的家园  小结:萧红怀念的是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园子,是“一切都活了”的园子,祖父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萧红一生坎坷,历经苦难,但萧红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享受到了什么是爱萧红怀念的是年迈的慈爱的祖父,是那段拥有真性情的岁月她在《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写道“呼兰河这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7、祖父的园子好大、好多、好看、好玩一切都活了景关情乎,境由心生 升华主题,拓展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终点 境由心生,借景抒怀,精神家园——————体会快乐, 感受疼爱,品味情感——————走进园子,体会生机,品味语言——————简介作者,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起点作业或预习1、 如果你来到这个园子,你想干点什么?小练笔,请用上“想……就……愿意……就……”的句式。

      2、 推荐阅读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等原著自我评价 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本文节选自小说却没有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倒更像一篇散文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规律,以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为切入点,找出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抓住文眼“自由”两字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欣赏园中景物的自由生长,品味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寻找自由的根源——祖父的爱,是祖父的爱给了“我”一颗自由的心,看什么都是自由的,再跳出文本,抒发自己渴望自由的心灵,最后引导学生读一读自由背后的故事,把学生视角引向经典原作-《呼兰河传》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渐深刻与丰满,做到形散神聚,重点突破  2、品味细节,感受情境文中“我”和祖父在园中劳动的情景作者采用叙述的话语,其中的一些细节值得推敲,往往一个简单动作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比如文中祖父的“笑”既能拨动学生情感心弦,又能引发言语表达的生长点,从这个“笑”字中我们可以读出祖父的爱、和蔼、慈祥、宽容、童心、对孙女的教育,把这个“笑”字读活了,祖父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我们就会自然进入课文叙述的情境。

        3、关注表达,学习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段阅读教学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更是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写的对于特别的语句反复品读,并且运用文中句式练习说话,进行文本语言的内化迁移,既巩固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联系原著,适度拓展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要将学生的视角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引导学生了解《呼兰河传》,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祖父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加深情感体验,增加文本厚度,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