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涵洞公路作业指导书.doc
64页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适用范围 11.3编制目的 1第二章 作业准备 22.1内业技术准备 22.2外业准备 2第三章 技术、质量要求 23.1一般技术要求 23.2质量要求 33.2.1涵洞总体 33.2.2涵台 43.2.3涵管制作 53.2.4管座及涵管安装 53.2.5盖板制作 63.2.6盖板安装 73.2.7拱涵浇(砌)筑 73.2.8倒虹吸竖井、集水井砌筑 83.2.9一字墙和八字墙 83.2.10锥坡 93.2.11混凝土及砂浆强度检测 10第四章 施工方案 114.1 盖板涵 114.1.1施工项目及工艺流程 114.1.2 施工准备 124.1.3 测量放线 124.1.4 基坑开挖 124.1.5 涵洞基础施工 134.1.6 涵台施工 154.1.7盖板施工 174.1.8 涵洞口工程施工 224.1.9 防水层施工 234.1.10 回填 234.1.11质量标准 244.1.12 施工控制要点 254.2圆管涵 274.2.1 施工项目及施工工艺流程 274.2.2 施工准备 274.2.3 测量放线 274.2.4 基坑开挖 284.2.5 涵洞基础施工 284.2.6钢筋砼圆管涵预制 304.2.7钢筋混凝土圆管的安装 304.2.8 沉降缝施工及护帮混凝土施工 314.2.9洞口工程施工 324.2.10质量标准 324.2.11 施工控制要点 334.3拱涵 344.3.1施工项目及工艺流程 344.3.2 施工准备 354.3.3 测量放线 354.3.4 基坑开挖 354.3.5 涵洞基础施工 364.3.6 涵台施工 374.3.7拱圈施工 394.3.8 涵洞口工程施工 444.3.9 防水层施工 444.3.10 回填 454.3.11质量标准 454.3.12施工控制要点 46第五章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7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486.1 质量方针和目标 486.2 质量保证体系 486.2.1思想保证 496.2.2组织保证 496.2.3 制度保证 496.3 质量保证措施 506.4 质量控制要点 51第七章 安全保证措施 527.1安全目标 527.1.1管理目标 527.1.2事故控制指标 537.2安全保证体系 537.3安全保证措施 537.4安全控制重点 54第八章 环水保保证措施 558.1 环境保护目标 558.2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558.3 环水保保护技术措施 56第九章 雨季施工措施 57第十章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与应急预案 59重庆梁平至忠县高速公路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一章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重庆梁平至忠县高速公路项目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设计图纸等及现场考察所获得的有关地形、水文、地质、交通、电力等资料;2、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3、业主相关合同文件要求;4、国家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国家、交通部、市颁布的有关公路工程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规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强制性要求》(渝交委路[2011]110号)(3)《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强制性要求》(渝交委路[2012]30号)(4)《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标准化指南》(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重庆梁平至忠县高速公路K0+000~K71+649.719涵洞工程施工。
1.3编制目的明确涵洞施工作业的具体规定、施工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涵洞施工第二章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根据设计文件、标准规范,结合实际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中力求考虑周到,措施得力,便于操作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复核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准备涵洞正式开始施工前,先做好“三通一平”准备工作结合全线施工总体规划,首先将施工便道修通至涵址位置施工用电根据实际情况,按就近原则从附近变压器接线至涵洞位置,接线较远时,可以采取自发电施工施工通道到达涵址位置后,先将表土清除,进行场地平整,满足施工物资摆放需求测量组将施工区域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加密,测量路线中、边线,根据有关规定,放出涵洞轴线及两侧设计上口开挖线,核实开挖断面,确认开口线无误为避免雨水冲坏坑壁,基坑顶四周应做好防排水工作,防止地表水流入开挖基坑防排水与自然排水系统相结合,灵活调整,在满足排水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占地。
第三章 技术、质量要求3.1一般技术要求本节主要介绍涵洞施工常规技术要求和施工原则,详细的施工技术在第四章施工方案做详细介绍1、涵洞在开工前进行施工放样时,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核对,设计文件与现场涵洞所处的地形、地质、地面标高、涵底坡度、斜交角度及桩号是否相符同时应特别注意满足有农田排灌的要求若确实需要变更设计时,可按相关变更设计程序办理 2、除设置在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外,涵洞的洞身及基础宜根据地基土的情况,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高路堤下的涵洞,在路基边缘对应的洞身及基础应每隔适当距离设置沉降缝 3、涵洞(基础和墙身)沉降缝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填缝料应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性,并应填塞紧密沉降缝宽度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设计无具体宽度数值时,可按10~20mm设置预制圆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预制盖板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盖板的接缝处,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 4、防水层的设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层的材料可用沥青、油毛毡、防水布、水泥砂浆等,应按设计要求和工地现场具体情况选用 5、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涵洞洞身两侧的回填涵洞洞身填土每侧长度不应小于洞身填土高度的一倍,亦不应小于设计值,应同时、水平、分层、对称地进行填筑,压实度不应小于96%。
填土的具体方法应按照现行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相关规定办理 6、涵洞两侧紧靠涵台部分的回填土不得用大型机械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 7、用机械填土时,除应按照上述规定办理外,应视通过涵顶筑路机械重力的大小确定涵顶最小的填土厚度,一般情况下涵顶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1.0m时,方允许机械通过 8、涵洞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游导流、排水设施的连接应圆顺、稳固,保证流水顺畅,避免水流损害路堤、村舍、农田、道路等 9、涵洞的地基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10、混凝土结构工程实行混凝土集中拌和、钢筋集中加工和构件集中预制的“三集中”管理每个土建合同段内桥梁、隧道等混凝土结构物的钢筋,必须集中加工,统一配送;钢筋加工场必须配置数控钢筋弯曲机、数控弯箍机和桁车或龙门吊装设备11、钢筋安装依据结构或构件钢筋设计图,采取定位架或临时劲性骨架等钢筋定位措施同一构件直径25mm及以上Ⅱ级钢筋的连接必须采用镦粗直螺纹或滚轧直螺纹等机械连接接头,不得采用焊接连接3.2质量要求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涵洞施工相关质量要求如下3.2.1涵洞总体1、基本要求1)涵洞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2)各接缝、沉降缝位置正确,填缝无空鼓,裂缝、漏水现象:若有预制构件其接缝须与沉降缝吻合3)涵洞内不得遗留建筑垃圾等杂物2、实测项目涵洞施工总体质量要求检测项目见表3.2-1:表3.2-1 涵洞总体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轴线偏位(mm)明涵20,暗涵50经纬仪:检查2处22△流水面高程(mm)±20水准仪、尺量:检查洞口2处,拉线检查中间1~2处33涵底铺砌厚度(mm)+40,-10尺量:检查3~5处14长度(mm)+100,-50尺量:检查中心线15△孔径(mm)±20尺量:检查3~5处36净高(mm)明涵土20,暗涵±50尺量:检查3~5处1注:实际工程无项次3时,该项不参与评定3、外观鉴定1)洞身顺直,进出口、洞身、沟槽等衔接平顺,无阻水现象2)帽石、一字墙或八字墙等应平直,与路线边坡、线形匹配,棱角分明3)涵洞处路面平顺,无跳车现象4)外露混凝土表面平整,色泽一致3.2.2涵台1、基本要求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混合材料及石料的强度、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2)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埋置深度须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4)砌块应错缝、坐浆挤紧,嵌缝料和砂浆饱满,无空洞、宽缝、大堆砂浆填隙和假缝2、实测项目涵台施工质量检测要求实测项目见表3.2-2:表3.2-2 涵台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混凝土或砂浆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3.2.11附录D或F检查32涵台断面尺寸(mm)片石砌体+30,-10尺量:检查3~5处1混凝土+20,-103、外观鉴定1) 涵台线条顺直,表面平整2) 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深度超过1cm者必须处理3) 砌缝匀称,勾缝平顺,无开裂和脱落现象3.2.3涵管制作1、基本要求1)所用的水泥、砂飞石、水、外加剂和掺合料的质量规格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2)混凝土应符合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设计要求3)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2、实测项目涵洞管节制作质量要求见表3.2-3表3.2-3 管节预制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3.2.11附录D检查32内径(mm)不小于设计尺量:2个断面23壁厚(mm)-3尺量:2个断面24顺直度矢度不大于0.2%管节长沿管节拉线量,取最大矢高15长度(mm)-5,0尺量13、外观鉴定1)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
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度进行处理 2)管壁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应无塌落、露筋、空鼓蜂窝麻面面积每处不得大于30mm×3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