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农架林区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神农架林区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神农架林区环境养护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 (报批稿) 规划编制单位:神农架林区环保局 技术支持单位:湖北省环保厅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2年9月 第一章 环境现状与形势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而得名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省辖行政区,国土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下辖五镇三乡 神农架林区拥有全区中纬度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笼罩率达88%,养护区内达96%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是三峡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教养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养护区网成员和“亚洲生物多样性养护永久性示范地”,是汉民族创世史诗《黑暗传》的察觉地区内有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养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三个4A级景区先后被列入湖北省首个省级生态补偿试点地区,全国首批绿色GDP核算试点地区、国家自然林养护工程示范区、国家示范自然养护区、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国家可持续进展测验区,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对外表示生态养护成果的重要窗口。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创办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我区创办生态文明、着力解决与规划环境养护重大问题的战略机遇期科学谋划“十二五” 环境养护总体规划,对于指导“十二五”环境养护各专项规划编制和实施,全面推动“十二五”乃至2022年环境养护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神农架林区环境养护“十一五”规划》评估实施处境 林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养护工作,为我区“十一五”环保规划顺遂实施供给了强有力的领导支持以生态养护和污染物减排指标为抓手,兼顾环境质量改善,严格落实环境养护目标责任制,污水垃圾处理厂工程和磷化工厂脱硫设施工程创办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源地水质等指标保持良好水平,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为完成“十一五”各项环保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为促进我区经济又好又快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全区生态环境保持平稳,森林笼罩率达成88%,自然养护区内达96%,活立木蓄积量年净增29.02万立方米。
建立各级各类自然养护区12个,总面积76879.4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3.6%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83以上,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优,无明显变化 (二)水环境质量状况 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 4个水系,其中香溪河、沿渡河为长江支流;南河、堵河为汉江支流,四大水系以Ⅱ类水质为主,变化趋势总体好转,断面监测达标率增加 香溪河水质较好,水质达成Ⅱ类标准入三峡库区,为长江干流香溪河沿岸接纳木鱼、新华、红花、九冲等镇村的生活及工业废水香溪河监测数据说明,木鱼段有超标,其他河段均达成Ⅱ类标准 沿渡河水质较好,水质达成Ⅱ类标准入三峡库区,为长江干流神农架境内沿岸主要接纳下谷乡生产生活废水,监测数据说明,干流水质均为Ⅱ类,由于工程创办、水电开发影响和居民生活废水影响,下谷坪河段有总氮超标 堵河水质较好,水质达成Ⅱ类标准入丹江库区,为汉江支流神农架境内堵河沿岸分布的工业企业和居民较少,主要污染是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全河段均达成Ⅱ类标准 南河水污染呈加重趋势,水质达成Ⅲ类标准,30%河段存在超标入汉江,为汉江支流神农架境内南河沿岸接纳松柏、红坪、宋洛、新华等地生产生活废水,片面城镇所在河段超标,主要污染因子总氮、氨氮、总磷。
八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处境根本良好,大片面水源地符合Ⅱ类标准,其中松柏乌稍尾、小林场、鱼泉湾 饮用水源地水质总氮超标,阳日龙溪、小萝卜玉饮用水源地水质汞超出Ⅱ类,宋洛板沟饮用水源地水质总氮超标 重点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5%以上地表水省控断面得志Ⅲ类水质标准的比例大于95% (三)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达成国家一级标准全年优良天数的比例达100%,其中空气污染指数为优的天数占85%以上,总体恶化趋势放缓 松柏、木鱼城镇环境空气以煤烟型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全年优良天数的比例达100% 阳日城镇环境空气以黄磷生产企业工艺废气为主,主要污染物为五氧化二磷、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为主,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符合国家二级占87%以上 新华、红坪、宋洛、九湖、下谷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优良天数比例为100%,空气污染指数为优的天数占95%以上 松柏降水监测点Ph平均值为6.51,未检出酸雨 松柏镇空气质量达成二级标准的天数每年大于330 天,其他城镇空气质量维持在2022年的水平。
(四)声环境质量状况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