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有一刻不同寻常》阅读附答案.doc
4页《总有一刻不同寻常》阅读附答案 总有一刻,不同寻常 (1)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不走 (2)这是一个六七岁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他望着各色的冰激凌从铁机器里出来,又撞在花花绿绿的尖筒里,好奇而又神往,他不禁舔了舔嘴唇,说:妈妈,我要那个!他顺手指了一下那充满诱惑的冰激凌 (3)不,咱们不吃这个,咱们走!旁边那个推着自行车的女人,可能是孩子的妈妈她一边说.一边拽住孩子的手就要走 (4)不,我不走,我要!孩子反扯着妈妈的手,僵持着 (5)那个东西凉,吃了会肚子疼 (6)不,妈妈,我不怕凉,我不怕疼! (7)那也得等你爸爸回来再买 (8)不,爸爸到老远老远的地方挣饯去了,我就现在要! (9)这个超市位于小城的繁华地带,穿梭出入超市的有好多人,有人好奇地往母子这里瞅上一眼,有人连瞅也不瞅,就径直走开了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也单独安详地做着他的冰激凌,并不朝母干这里瞅上一眼 (10)妈,我就是想尝尝,那个东西是什么味儿 (11)是你管它是什么味儿!母亲见孩子仍然扭着不走,有些急了,啪一巴掌拍在孩子子的屁股上娃子哇地一声哭了,猛烈地抽泣着,样子委屈极了 (12)好多双眼睛一下子聚拢了过来,带着惊愕、疑惑、责怪、怜悯、叹息,或者其他别样的神色。
这仿佛又是一场热闹,这些人聚拢着,不肯离去 (13)这时一位衣着光鲜的妇人,走到卖冰激凌的面前.要了两支冰激凌她把其中的一支给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快步走到哭泣的孩子面前,蹲了下来,把剩在手中的那支冰激凌递给了他 (14)给,亮亮,别哭了,妈妈不愿给你买,阿姨给你买她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接着说,几个月不见,亮亮又长高了!说完后,她站起来,朝孩子的妈妈微微点了点头,笑了笑,便领看她的孩子走开了 (15)孩子不哭了,手里举着那支冰激凌愣在那里一样愣在那里的,还有孩子的妈妈 (16)走出人群后,那位妇人的儿子也有些不解,他扯住妈妈的衣襟问:妈妈,你认识亮亮?妇人说:不,孩子,妈妈也不认识 (17)那你怎么知道他叫亮亮?为什么要买冰激凌给他?孩子依旧寻根究底,想要弄个明白 (18)妇人笑了,说:孩子,不要问这么多了,等你长大后,妈妈再告诉你 (19)也许,假设干年之后,妇人早已忘了这件事情,而他的儿子也忘记了问母亲答案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妇人用智慧为那个陌生的孩子付出爱的时候,这个世界早已因为她的这个举动而变得不同寻常 1.本篇小小说主要通过人物的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开展的。
2分) 2.第(9)节和第(12)节中都写到了周围人的反响,这些文字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3.说说这篇小说结尾的作用3分) 4.当今社会开展、经济繁荣,但还有许多弱势群体有待关注和帮助文中这位妇人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不少于80字)(4分) 阅读【答案】 1.语言描写 2.(1)周围人的反响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事情的开展,(2)用这些人的自私与冷漠来衬托那位衣着光鲜的妇人的仁慈与善良 3.内容方面能起到以小见大、提醒并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的作用特别是最后一句话这个世界因为她的这个举动而变得不同寻常 4.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变得更精彩生活窘迫的弱势群体比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关爱与扶持,所以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像小说中妇人一样,只要白已有这个能力就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阳光与温暖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文中的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推动故事情节开展的描写方法,应填语言描写,文章用语言描述了矛盾,也用语言化解了矛盾,更为语言描写提醒了谜底 2.两段周围人的反响一段写人们的冷漠,一段写人们的好事,都为了反衬妇人的热情与善良。
同时,这两段一前一后,也起到了推动情节开展的作用 3.结尾段在前面叙事的根底上,针对事件发表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同时从构造上,照应了题目总有一刻,不同寻常一般应从内容和构造两方面去考虑 4.首先了解这位妇人的做法的可取之处,然后从中得到相应的启示读文章可知,这位妇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极大的尊重了别人的自尊心,这种做法的巧妙很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爱心更值得我们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