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科学上册.doc
9页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复习提纲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4、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6、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7、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8、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10、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1、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13、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 信息14、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15、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17、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18、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19、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第三单元《声音》单元复习提纲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答: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弦的粗细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5、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6、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7、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概念: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位置是赫兹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7、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8、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9、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10、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平时多6、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7、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锪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9、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10、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11、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12、 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13、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14、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的15、 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16、 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1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18、我们完成肢体运动,需要骨骼、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19、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7、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8、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9、(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10、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11、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12、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13、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14、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16、(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1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18、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1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20、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21、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22、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23、(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4、(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25、(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26、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27、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弹性 2、“孔明灯”是利用 热空气上升 的原理上天的3、热水变凉的规律是: 先快后慢 4、声音是由 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声音的 强弱 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5、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_氮气__,能帮助燃烧的是_氧气____,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6、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方式叫传导,空气传热主要是以 对流 的方式进行的7、 物体冷热的程度叫 温度,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____37℃____,水烧开时的温度是___100_℃____,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0_℃___8、水和沙子相比, 沙 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9、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