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2022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2022?北京)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以下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察觉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2.(3分)(2022?北京)以下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A.A B.B C.C D.D 3.(3分)(2022?北京)以下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回响速率有关的是( )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4.(3分)(2022?北京)在确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表: 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苯 138 144 139 80 沸点/℃ 13 25 47 6 熔点/℃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回响属于取代回响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回响所得产物中首先分开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开出来 5.(3分)(2022?北京)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橙色)+H2O?2CrO4(黄色) + +2H.用K2Cr2O7溶液举行以下测验: 2﹣ 2﹣ 结合测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被C2H5OH恢复 C.比较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第1页(共19页) 2﹣ D.若向④中参与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6.(3分)(2022?北京)在两份一致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才能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 C.c点,两溶液中含有一致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7.(3分)(2022?北京)用石墨电极完成以下电解测验. 测验一 测验二 装置 现象 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两个石墨电极邻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处无明显变化 泡产生;… 以下对测验现象的解释或揣测不合理的是( ) A.a、d处:2H2O+2e═H2↑+2OH ﹣﹣ B.b处:2Cl﹣2e═Cl2↑ ﹣2+ C.c处发生了回响:Fe﹣2e═Fe D.根据测验一的原理,测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二、解答题(共4小题,总分值58分) 8.(17分)(2022?北京)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 ﹣ ﹣ (1)A的分子式是C7H8,其布局简式是 . (2)试剂a是 . (3)回响③的化学方程式: . (4)E的分子式是C6H10O2.E中含有的官能团: . (5)回响④的回响类型是 . (6)回响⑤的化学方程式: . 第2页(共19页) (7)已知:2CH3CHO 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合成路线(用布局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回响条件). 9.(13分)(2022?北京)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 (1)Fe恢复水体中NO3的回响原理如图1所示.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 . ②正极的电极回响式是 . (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pH=2.5 pH=4.5 初始pH ﹣接近100% <50% NO3的去除率 24小时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 ﹣ ﹣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理由是 . 2+ (3)测验察觉: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确定量的Fe可以明 ﹣2+ 显提高NO3的去除率.对Fe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2+ Ⅰ.Fe直接恢复NO3; 2+ Ⅱ.Fe破坏FeO(OH)氧化层. ①做比较测验,结果如图2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 . 2+ ②同位素示踪法表明Fe能与FeO(OH)回响生成Fe3O4.结合该回响的离子方程式,解 ﹣2+ 释参与Fe提高NO3去除率的理由: . ﹣ (4)其他条件与(2)一致,经1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表: pH=2.5 pH=4.5 初始pH ﹣约10% 约3% NO3的去除率 1小时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与(2)中数据比较,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理由: . 10.(12分)(2022?北京)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第3页(共19页) ﹣ (1)过程Ⅰ中,在Fe催化下,Pb和PbO2回响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2)过程Ⅰ中,Fe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2++2﹣3+ i:2Fe+PbO2+4H+SO4═2Fe+PbSO4+2H2O ii:… ①写出ii的离子方程式: . ②以下测验方案可表明上述催化过程.将测验方案补充完整. a.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参与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参与少量PbO2,溶液变红. b. . (3)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①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 (选填序号). A.减小Pb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 B.重复利用NaOH,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 ②过程Ⅲ的目的是提纯,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Ⅲ的操作: 2+ 11.(16分)(2022?北京)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测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回响的多样性. 测验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1 Ⅰ.产饱和Ag2SO4溶液 0.2 mol?L Na2SO3溶液 生白色沉淀 ﹣1Ⅱ.溶0.2 mol?L CuSO4 液变绿,持续滴加 产生棕黄色沉第4页(共19页) 淀 ﹣10.1 mol?L Al2(SO4)3Ⅲ.开溶液 始无明显变化,持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 . ﹣﹣2+2+2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含有Cu、Cu和SO3. 已知:Cu + Cu+Cu,Cu 2+2++ CuI↓(白色)+I2. ①用稀硫酸表明沉淀中含有Cu的测验现象是 . 2+2﹣ ②通过以下测验表明,沉淀中含有Cu和SO3.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 . +2﹣ b.表明沉淀中含有Cu和SO3的理由是 . 2﹣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4,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揣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 .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被Al(OH)3所吸附;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ii设计了比较测验,表明了假设ii成立. a.将比较测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一: 步骤二: (按图形式呈现). b.假设ii成立的测验证据是 (4)根据测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 .盐溶液间回响的多样性与 有关. 第5页(共19页)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