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云间阅读练习题库.pdf
3页1 别云间阅读练习题库 1. 词语积累: ( 羁旅) 长久漂泊外地 ( 南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 后用为囚犯的代称此处指被清兵逮捕 【南 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 带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 ,拘禁)者,谁也?”官吏回答:“郑人所献 楚囚也 ( 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 泉路) 死期泉,黄泉,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 毅魄) 坚毅的魂魄,即英魂 2. 作者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有神 童之称死时仅17 岁 3.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 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上海松江县,古称云 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 将永别的故乡, 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这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 写出了作者对亡国的悲愤,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 4.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两句,化用了屈原(诗人)国殇里 的诗句“身既死兮神已灵,魂魄亦兮为鬼雄”,表达了不屈的意志与信念 5.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 诗作首联叙事,叙述自己三年艰苦卓绝抗清斗争的飘零生涯。
其中“羁旅”一词将 诗人从父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 括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对故土沦丧、山河破碎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 使诗人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 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抒发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 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1)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2)自己是家中唯一 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3)念及自己长年奔 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4) 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 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 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 所以, 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2 尾联抒发誓志恢复之决心 “已知泉路近” 的诗人坦然作出 “毅魄归来日” 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 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 不屈的战斗精神,和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 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以及对故乡亲人的依恋 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7“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一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作者通过想象(虚写),表达了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 报国的赤子情怀;对抗清斗争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 8你是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别”的? 这里的“别”是难以再见的诀别、永别,一个“别”奠定感情的基调 9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_ 意思:_无限美好的江山落入敌手,令人垂泪从今以后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怎么能说 天地很宽呢? _ 10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运用典故,抒发了苦战被捕后的沉痛,愤懑之情 11“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 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 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此即别之难 12. 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死后 ) A.此诗表现诗人誓死不屈的报国决心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
B.首联叙事, “三年”与“又”联用,暗示诗人离乡之久,永别之憾 c. 尾联抒悲愤之情,表达了诗人死后仍要为抗清战土摇旗呐喊的决心 D.全诗悲壮动人,塑造了一位充满热血、忠肝义胆、英勇奋斗的英雄形象 13. “无限山河泪”包含了诗人流下的哪些“泪”?请简述 1 见祖国山河破碎,饱受践踏,满目疮痍而流的悲愤之泪; 2 为永别故乡、愧对亲人而流 的伤心之泪 ; 3 为自己身落敌手,壮志未酬,收复河山宏愿落空而流的遗恨之泪 3 14此诗首联写的内容是 _回顾三年征战生活_ 15颔联写出的悲痛的心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_哀个人之不幸 _,二是 _悲国事之不可 收拾_ 16 最能表现诗人坚贞的民族气节、 坚强的斗志、大无畏的精神的一联是 _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