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工作总结-高职高专.pdf

17页
  • 卖家[上传人]:luoxia****01821
  • 文档编号:47162749
  • 上传时间:2018-06-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63.94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质量 2011 年度报告 人才培养质量 2011 年度报告 2012 年 2 月 2012 年 2 月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2011 年度报告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2006 年学校跻身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成为吉林省第一所国家“211”高职高专院校,2009 年 11 月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并获得示范校建设一等奖2009 年 6月学校由中国一汽主办转变为由长春市政府主办,实现政企共建 学校始建于 1979 年, 座落于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 现有在校生 8000 余人,教职工总数 480 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 405 人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实训室 80 个,校外实训基地 194 个占地 50公顷、 建筑面积 21.5 万平方米, 总投资 6.92 亿元的新校区已于 2010年 10 月 28 日落成,建设目标为开放式、高水平、国际化的汽车职业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就没有我们存在的必要”的办学理念,以跟踪前沿需求,服务企业用户,校企融合办学为特色,依托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汽车产业链和市场的人才需求,培养高素质职业化人才。

      学校下设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营销学院、高职部等教学单位,围绕汽车产业链设置 15 个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电2 气自动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物流管理等 5 个专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汽车造型技术等 5 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 学校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工学结合施教,落实能力目标,突出素质教育 学校以素质教育为根本,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组织学生融入先进文化的学习, 开展陶冶情操的体能体魄训练,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国家数学建模、 电子设计等竞赛活动 多年来,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均获得了国家和省级奖项,在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中高居榜首学校在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与一汽大众公司、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丰田公司、一汽技术中心、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多种订单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及就业岗位2012 届毕业生现在已有 95%被用人单位预订毕业生遍布在全国的汽车研发试制、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物流运输、维修经销和售后服务 4S 店等企业, 毕业生供不应求。

      学校已经培养各类毕业生4万多人, 有3600多人成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其中,李黄玺、李凯军、王洪军、孙长春等已成长为知识型劳动模范和科技创新人才,一大批毕业生在汽车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011 年是学校“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学校新校区投入全面运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学校探索实践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3 目的起步之年在长春市政府领导下,在市教育局、一汽集团公司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同心协力、顽强拼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不断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探索政企校联盟办学体制改革,创新办学模式 2011 年学校启动了《职业教育政企校联盟办学模式》的改革试点项目探索“政企合作”下的办学新模式,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学校三者关系,创建更坚实的经营支撑体系,努力缓解了学校承担的经营压力,争取到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争取了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以专业建设为重点,突出办学特色 根据学校“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的要求, 到 2015 年招生专业达到 20 个, 在校生人数达到 10000 人的目标。

      紧密结合汽车行业企业发展要求及结构调整与生产制造需求, 不断地调整与优化专业设置,通过反复深入的调研和论证, 使专业与汽车产业链的结合更加密切、覆盖领域更广,办学特色更加明显新开设专业重点围绕汽车类、机电类设置,2011 年根据国内二手车市场不断发展需求开设的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专业以及根据生产制造企业需求所开设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开始正式招生2011 年学校还申报了汽车新能源技术、汽车试验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三个新专业, 计划在 2012 年开始招生,届时学校招生专业将达到 18 个 4 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扎实有序2011 年,汽车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及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等五个省级示范专业通过验收目前,学校现有十五个专业中,五个为国家级示范专业,五个为省级示范专业,两个申报长春市示范专业 3. 以内涵建设为核心,提升整体竞争力 内涵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学校始终注重抓内涵建设,以课程建设为依托、以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全面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深化完善了 DL 人才培养模式、2+1 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车间式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采取任务驱动、成果导向、竞技达标、角色扮演、自我管理等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1)人才培养方案 为更加突出办学特色,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到企业调研与研讨,重点突出知识、技能与素质培养相融合的特色,制定并完善了 2011 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合作企业联合制定了2009 级、2010 级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并实施,完成了 2012 年新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新校区教学环境,积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及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制定并完善课程标准,打造课程平台,形成课程平台框架体系;在课程教学上突出专业自身特色,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5 教学法等;通过与企业的联合培养项目,开发全新教学模式,引领教学改革方向 (3)学生企业实践与定向培养 进一步明晰了定向培养与学生企业实践管理流程,使定向培养与企业实践成为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与手段2011 年共有 4277 人次下厂实践,平均每人企业实习时间在半年以上 2011 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中德项目首批 5 所试点院校之一,负责中德项目培养计划开发,制定课程开发标准,按照全新教育教学模式实施订单培养,现已完成组班、师资培养及开班等工作。

      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学校与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米其林工程培训中心,联合开发“维修钳工、维修电工”定向培养班,完成学员选拔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与一汽大众合作,建立复杂技术工种联合培养班,完成与德国专家共同研讨、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任务 (4)实训基地建设 完成新校区实训基地搬迁、布置、安装、调试等工作,汽车实训、机电实训、营销实训、工业中心等基地全面投入使用,新建了米其林工程培训中心、保险理赔实训中心等实训基地,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跃上了新台阶,已成为国家师资培训、企业技能鉴定、汽车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加强了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制定和完善了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实训指导手册等文件;根据订单培养要求,开发了 17 个新的实训项目 6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系统开发,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智能检测实训装置、米其林硫化机自动线已投入教学使用 建立了 430 平方米的创新工作场,首次活动为“车的发展史”,以实物、解说、音像资料等形式,展示从商代到现代车的发展历史、技术进步 全年维修教学设备 98 台件, 其中大修 15 台, 维护保养设备 112台件,维护保养教学及办公设备 210 台件。

      (5)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 新校区首次承办了吉林省首届高职院校技能大赛,通过组织举办和参加国家、 省市职业技能大赛, 全面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在 2011 年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项目中获得国家二等奖;在吉林省首届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一等奖、“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及“复杂零部件编程与加工”项目二等奖;获得第七届全国高职高专适用英语口语大赛(吉林赛区)一、二等奖及吉林省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继续坚持实行“双证书”制度, 2011 年共组织开展了 9 个职业 (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参加人数达到 2526 人,通过率平均达到90%以上 (6)教科研工作 完成国家级、省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过程管理及结项工作,其中,国家级项目“汽车电气、电子系统故障诊断维修”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结题,省级项目教育部教指委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规范重点课题、教育部教指委汽车造型技术专业规范重点课题及五个省级示范性专业建设等省级重点课题通过验收 7 电动汽车试验方法与评价研究、低温环境对电动汽车性能的影响研究、履带运输车功能性的测试分析等 6 项省“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完成立项工作,并与吉林省教育厅签订立项合同。

      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继续完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七个模块——成功与成长、礼貌与礼仪、心理健康与学习、身体健康与发展、就业指导与服务、法律咨询与服务、现代企业员工素养2011 年在吉林省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核心课程研究与建设项目启动会上介绍了学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受到了广泛关注 积极组织参加长春市 2011 年大学生运动会,取得了男团、女团第三名、团体第四名成绩,获得精神文明奖为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开展了篮球、 乒乓球赛、 足球等学生体育竞赛, 开放了乒乓球馆 (周六、日不休息) 为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选拔 90 名学生定期训练,准备参加 2012 年吉林省数学建模比赛;开展了爱国主义演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对 2011 级全体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 举办了以心理健康知识板报宣传、心理文化长廊、心理电影赏析团体心理等为主的第四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管理工作继续围绕“两、 三、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即“两要”服务理念引导, “三高”培养目标定位, “三全”体系能力保障) ,完善了“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振兴自主汽车工业的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职业道德建设为基础,8 以‘三高’人才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发挥学生管理五项工程的强大优势,即抓好学生先进性教育的政治教育工程,抓好学生养成教育的职业文明工程,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学生干部提升工程,抓好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教育的素质提升工程,抓好三级评价机制的综合评价工程。

      2011 年开展的“职业文明月活动”是该工程的活动之一 2011 年顺利通过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 学校独具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 员队伍建设初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制定了员职业发展规划和员队伍建设的十二五规划, 并制定了 2011 级员的绩效考核方案,推动了学生管理各项工作的全面进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校以建设一支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素质精良、技能超强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多途径培养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团队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 通过课程平台建设、企业实践、承办省级大赛、培训创新项目开发、承担订单培养项目开发等途径,提升专业骨干教师业务能力水平进一步完善师资培养体系,以高端培养项目引领,建立项目教学团队,通过给一批青年教师压任务,放手培养,已培养一批后备人才2011 年参加国内外培训教师 85 人次,办理教师资格证 36人, 晋升技术职称 20 人 9 加强师资队伍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