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7课端午的鸭蛋教案新人教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3950429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0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7.端午的鸭蛋汪曾棋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门楣(mei2) 苋菜(xian4) 籍贯(ji2) 硝药(xiao1)腌腊(yan1) 络子(lao4) 大襟(jin1) 车胤(yin4)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二、导人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郭沫若写的《雷电颂》,《雷电颂》记叙了我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慷慨激昂的情感。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午节,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五、小结 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文科爱好者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段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 三、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 提问:朗读文章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师生可以一同谈谈自己对某一语句的感受、体会要使学生认识到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文章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

      四、拓展训练1、提问:说说你的家乡过看花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2、写出自己的体会,要求语言要平淡有味(地方方言) 3、学生讨论、交流成果 五、小结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文科爱好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