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测试).doc
12页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亢奋(kàng) 恬静(tián) 连翘(qiào) 龟裂(jūn)B.羁绊(jī) 行辈(háng) 狩猎(shǒu) 缄默(jiān)C.追溯(sù) 归省(xǐng) 撺掇(cuān) 戛然而止(jiá)D.凫水(fú) 蓦然(mò) 糜子(mǐ) 弥漫(mí)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1月13日,13:30,国家文物局在国家博物馆西大厅隆重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并宣布马首铜像将由北京市国明园管理处收藏,回归原属地圆明园马首铜像,为清代圆明国长春国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噴泉主要构件之一,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道A劫掠焚毁,马首钢像与其他11尊兽首像一同流失海外,马首铜像为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米理念与设计风格_①_清乾隆年间由宫廷匠师精工制作,以精炼红铜为材,色彩深沉厚重②_以失蜡法一体铸成型,神态B栩栩如生,毛发C具体而微,历百年风雨而不D锈蚀,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是一件非凡的中国古代艺术品。
2 .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劫掠B.栩栩如生C.具体而微D.锈蚀3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马首铜像”“流失海外”“宫廷匠师”都是偏正短语B.文中①处的标点为逗号,②处的标点为分号C.“11月13日,13:30,国家文物局在国家博物馆西大厅隆重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并宣布马首铜像将由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回归原属地,”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复句D.“圆明园马首铜像,为清代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主要构件之一这句中“为清代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充当状语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消逝的“放学路上”王开岭①“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三十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在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下午四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②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③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④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下肩,它就在耳畔奏响了。
⑤这首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季节那会儿,它几乎是我每天上学路上的喉咙伴奏,或叫脑海音乐罢偏爱有个理由:它不像其他歌那么“正”,念书不是为“四个现代化”或“革命接班人”,而是“先生”和“爹娘”……我觉得新鲜,莫名的亲切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甚至想,要是老师变成“先生”该多好啊好在哪儿,不知道⑥那个黄昏,当它突然奏响时,我感觉后背爬上了一只书包,情不自禁,竟有股蹦蹦跳跳的念头……⑦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 ⑧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⑨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 ⑩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⑪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 ⑫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⑬于我而言,啥都没有了,连日记都不会写了 ⑭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 ⑮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⑯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我们那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 )童年、( )童年、( )童年了⑰面对现代街区、路途和现实的社会环境,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刮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⑱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 ⑲我终于想起来了,《读书郎》的词、曲,作者乃同一人 ⑳宋扬,湖北人此歌生于1944年4 . 读完全文,你觉得“放学路上”具体指什么?它为何会消逝?5 .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的划线句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6 . 结合全文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⑯段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童年、(__________)童年、(_________)童年7 . 从记叙顺序看,文章⑦-⑩段属于什么?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三)用阅读塑造我们的生命蒋建国①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很多途径,最基本的途径是阅读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阅读为本在信息网络非常发达的今天,在“浅阅读”越来越盛行的时代,我们的阅读要有行②要在行走中丰富阅读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丰富人生体验,而人生阅历的丰富与否,又决定了阅读所得的深浅深陷网络束缚中的人们,尤其需要从“宅”生活中走出来,走近自然,走进社会,走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要把经典大书和社会大书对读,向实践学习,求取知识、造就学识、增长见识,在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③要在行动中深化阅读恩格斯有一句名言,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习总书记也曾经指出,不读书要不得,“书呆子”现象也要不得读书学习需要经历一个吸收到消化的过程,边学习边行动,在学中用、用中学,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在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中发挥理论和知识的作用④要在行为中升华阅读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是内在素质的外在表达,素质修养又有赖于阅读所具有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养成功能。
阅读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技能、能力逐步内化为个人素质的过程只有从生活的细微之处,体会阅读带来的品格绽放,才能在品味至理、品味至情、品味至性、品味至趣、品味至美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⑤我们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该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我们要通过阅读塑造自己的生命,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自信从容地前行节选自2014年4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8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9 . 说说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0 . 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四、句子默写11 . 默写(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2)桐花万里丹山路,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韩冬郎》)(3)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4)______________,将以填沧海 (陶渊明《读<山海经>(选一)》)(5)______________,春来花鸟莫深愁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向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枢楼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例,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能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爵,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2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云归而岩穴螟(________)(2)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3)游人去而禽鸟乐(________)13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14 .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自然段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
B.选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写,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烘托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C.“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刻画出一个因仕途不得意买醉逃避现实的萎靡不振的醉汉形象D.“树林阴豁,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幽静六、课外阅读阅读欧阳修《丰乐亭记》(节选),完成下列小题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j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②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③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④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⑤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⑥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j掇(duō):拾取,采取②刻露:鲜明地显露本:③根据④所以:……的原因⑤上:皇上⑥刺史:即作者15 .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乐其地僻而事简②掇幽芳而荫乔木③夫宣上恩德④遂书以名其亭焉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书以名其亭焉A.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16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17 . 翻译下列句子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18 . 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______________七、名著阅读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