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马克思经典著作作业.doc
4页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马克思经典著作作业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有三个原因:一是莱茵省关于地产细分和林木盗窃问题的辩论遇到了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二是关于莫塞尔地区农民状况的辩论跟普鲁士官方打笔墨官司;三是关于自由贸易还是保护关税的辩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是先从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开始,得出一个最初唯物主义的结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有一个缺口,就是对国家法,社会和政治理论的批判不够,得出唯物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国家和法必须从“市民社会"中找寻,“市民社会”有两重含义,与“资产阶级社会”在德文中是同一个词组,在英文版中不同,“市民社会”就是物质生活关系,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物质生活关系,对市民社会的解剖需要到政治经济学中去需求,这是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动因列宁说历史唯物原理若没有政治经济学还只是个假说.有了政治经济学的解剖,才使历史唯物论得到了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就统一起来了,在政治经济学解剖的同时,论证了共产主义在经验上和在理论上的根据本篇文章是马克思从对国家与法的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动因之一.对外贸易学说,1857—1858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三部六册著作计划。
三部:一政治经济学批判;二社会主义学说和经济范畴的批判;三经济范畴发展的历史其中在第一部著作中,最后形成的最完善的计划是六册计划,无论是五篇计划还是六册计划,对外贸易都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外贸易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跟《资本论》并列的一个研究对象 背景: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到1830年以前,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包括美国产业革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也已经完成.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已经爆发,相应得在资产阶级世界市场上英国的霸权地位已经确立,由于英国的产业革命最先爆发,而且由于在世界市场上英国最先进行殖民贸易和对外战争,在世界上到处争夺殖民地建立了庞大的海军,建立了它的海上优势,所以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伦敦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中心,与这种情景相适应,以英国的自由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在世界上推行它的世界霸权,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与此相适应,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也拼命地宣扬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学说,重农学派讲自由放任,亚当斯密讲自由贸易,李嘉图也讲自由贸易,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里讲到,经济学家距离我们越近就越不老实,所以我们对李嘉图的态度就要比对重商主义者更严厉。
而这个时候英国为了推行它的经济霸权除了在经济学界推行它的霸权以外,还在对外政策上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到欧洲进行游说,要求这些国家宣传对外贸易的好处在德国情况恰恰相反,德国由于封建统治时间比较长,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这个时候德国的工业处于刚刚建立,处于必要保护的时期,在德国就出现了一个所谓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学派政治经济学国民体系,老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是李斯特·,另外还有罗雪尔等这些人,这个学派主张认为德国处在这个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恰恰需要对德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行保护时期,因为德国的经济工业比较落后,这个时候如果接受英国经济学家和英国政府的主张全面放开德国的市场,那么德国的民族工业就会受到冲击,因此主张在这个阶段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所以在欧洲大陆上形成两个派别:一个是自由贸易派,一个是保护关税派,同时在英国内部也出现了两派:围绕着《谷物进口法》要不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要不要征收高额关税的问题.这是《谷物法》的废除和维护而展开的斗争,那么进行斗争的双方一派是代表原来的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封建贵族,另一派是工业资产阶级,这两派资产阶级都打着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幌子,论证的方法是,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工场主们,他们就强调只有实行谷物粮食允许自由进口.《谷物法》废除了,那么以粮食为工业原料的工业成本就会下降,工业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因此工人用同样的工资就能买到更多的消费品,所以工人就会得到更大的面包,我们中国现在正在争论蛋糕,是做大还是如何分的问题,工业资产阶级说只要放开限制,让粮食自由进口,那么工业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工人的生活就会得到保障,得到提高。
另一派反对放开粮食进口,继续采取保护关税.土地所有者这一部分人,他说如果免除了对外粮食税,让他们进来,就会对一国的农业造成巨大冲击,农产品价格就会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不说地租地租下降,资本的利润下降,他说农产品价格下降,工人的工资就得下降,工人生活地位就会更加恶化,两派都把工人阶级当成了筹码,这样情况迫切需要工人阶级自己如何看待,《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核心问题就是工人阶级如何看待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 基本观点:一首先批驳了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这两个学说,两个学派,关于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那种虚伪性,只要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的,是建立在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基础上的,那么实行保护关税的结果,是造成本国工人受剥削受压迫更加严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工人的·劳动时间已经相对比较缩短了,如果我们实行对外贸易保护政策,那么我们这里工人劳动时间还是比较长,我们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还是很昂贵,那么工人的生活是很悲惨的,对外贸易的保护关税政策对工人没有任何好处,反过来,实行自由贸易的结果是加剧了工人阶级的竞争,不仅加剧了本国工人的竞争,而且加剧了本国工人和外国工人的竞争,是把工人的生活水平普遍降低到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对工人也没有任何好处。
实行对外贸易的自由就是平等地剥削工人的自由,无论自由贸易还是保护关税,他们都是站在本阶级的立场上,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都不是为工人阶级着想,只要生产方式还是资本主义的,建立在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基础上的,那么无论实行自由贸易还是保护关税,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化,揭露了他们共同的本质第二,马克思指出如果一定要我选出保护关税和自由贸易哪个更好一点,那么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相比他有一定的进步性这个进步性在于两个方面:一他会推进生产的全球化,推进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推进生产力在各国的发展而只有这样,才能为无产阶级争取政权建立共产主义创造条件.他会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对外贸易符合人类发展的趋势二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推广,可以促进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是全世界各国工人阶级意识到他们地位的一致性,意识到他们是一个阶级,促进他们的联合,这有利于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所以赞成对外贸易.如果两个坏东西让我选一个,我要选那个次坏的.自由贸易更加有利于工人阶级,此外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表明了这样一种观点:学习国际贸易理论教科书里,有着这样一种观点,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基础,还有要素禀赋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基础理论,比较贸易理论,比较成本理论,各国的要素禀赋不一样,有的人力资源丰富,有的资本资源比较好,有的土地资源多,所以各国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实际上还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各国的要素禀赋不一样,所以需要对外贸易.马克思批驳了这一观点,马克思说不是各国的自然条件不同,不是先有国际分工后有国际贸易,是现有国际贸易后有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不是自然形成的,各国的要素禀赋也不是自然形成的,都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建立世界市场,在资本的概念里面,就包含了建立世界市场的规定,甚至商品和价值它的概念只有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得到丰富,由于资本在全世界推广它的生产方式,所以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分工,造成了新的世界分工,造成了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对立,资本主义考对外贸易推广他们的生产方式,考殖民战争坚船利炮打开封闭的落后的国家的国门,在商品贸易的同时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经济落后的国家变成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基地,变成了他们的加工厂,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今天,不是世界分工造成国际贸易,二是国际贸易造成国际分工 当今世界如何看待对外贸易和保护关税.这里有两个前提,一我们今天的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是不是全世界各国真正进入了一个和谐和平的世界,没有意识形态差别,没有制度差别不是,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这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全球占统治地位,以资本主义为首的社会苏联解体以来,我们的对外政策采取了一种低调的收敛的状态,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资本主义在世界上称王称霸,指哪打哪,那斯拉夫好好国家被肢解了,利比亚,伊拉克那是他们国家内部的事情,凭什么外国打倒人家,另外这里面还有一个背景,伊拉克利比亚都是上一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强大时期,作为民主解放,反帝反殖民体系斗争中建立起的国家,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利比亚社会主义,虽然不是马克思社会主义,但至少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通过资本主义 对这些国家的态度可以看出资本主义还处于一个称王称霸时期,当今的世界还是一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世界。
《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读后感姓名: 高峥学号:104753100228专业:马克思基本原理课程名称:马克思经典著作导读指导老师:许兴亚(教授)成绩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