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思维及其特点.ppt
82页科学思维 •1 逻辑思维: •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 辩证逻辑 •2非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直觉(灵感) 不论是形式逻辑思维方法,还是辩 证逻辑思维方法,都要涉及比较、 分类、类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 演绎;证明与反驳等方法这些方 法,都是逻辑方法所包含的内容 一 逻辑思维及其特点 (一)基本概念及分类 n● 1 定义: n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 客观世界进行间接、概括反映的过 程,是科学思维的一种最普遍、最 基本的类型 n “逻辑”词源 n“逻辑”一词,其最初的来源是古希 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的“洛各斯”( λογοs)概念赫拉克里特强调 世界是发展、变化的,是永恒运动 的,但这种永恒运动又是有规律的 ,这种规律,或者“一定的分寸” ,就是“λογοs” n 从字义上讲,“λογοs”这一 术语在希腊语中,既可以在“规律 ”的意义上使用,也可以在“概念 ”、“言语”、“词”、“含义” 的意义上使用 2. 形式逻辑思维 形式逻辑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初级阶 段,它是从抽象同一性、从相对静止 和质的稳定性方面去反映事物的 3. 辩证逻辑思维 辩证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以使用“ 流动范畴”为特点,从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上去研究 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
● 理解: 形式逻辑只注重思维形式,相对说忽略了思维所 涉及的具体内容自从黑格尔把辩证法引入了逻 辑思维,也就开始了辩证逻辑的发展史 辩证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律,它以使 用“流动范畴”为特点 (二)分析与综合 整体(integration)与部分(part)的矛 盾,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对基本矛盾 作为思维方法的分析与综合,是人们在 认识客观对象时,按照一定的认识目标而 对对象实行的这样或那样的分解与组合 1. 分析方法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 分析方法的定义 分析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一定部分、 单元、环节、要素并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经验材料、研究对象分 解成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把 复杂的过程分解为各个片断,然后分别进行 考察的一种逻辑方法 ● 思维方式上的特点: 分析方法在思维方式上的特点,是通过认 识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属性,来认识对 象内在的本质和整体规律这种思维方式 ,包括三个基本要素:⑴把作为整体的研 究对象分割成各个独立的部分;⑵深入剖 析个独立部分的特殊本质,即各种属性及 其规定性;⑶进一步剖析各部分之间的相 互联系情况,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介绍,我们回过 头再来理解分析方法这是一种操作方 法,或者一种具体操作的程序,但不是 生理解剖那种操作,而是一种思维操作 方法前面所讨论的医学解剖操作以及 关于物质世界基本结构单元的研究,实 际上是一种实验操作,是解剖实验和物 理实验,而不是分析;而分析方法则是 指导、支配你如此去从事实验操作的思 维方法 ● 分析方法的作用与局限 但近代以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却要克服 古代人思维中笼统直观的特点,深入客观 事物、现象的内部,去发现其本质规律, 首先就需要把事物分解开来,这当然应首 先拿那些最简单的事物现象开刀;而在近 代人的思维方法体系中,最简单、最低级 的运动形式正好与古人的看法相反,机械 现象、力学现象反而成了最先拿来分解研 究的对象所以,对力学现象的认识最先 得到突破,建立了最早的自然科学体系 运用分析方法在思维中对事物现象进行必 要的分割,孤立地研究这些部分,的确能 把认识引向深入,但这种思维方法也容易 养成一种孤立、片面、静止地观察问题的 思维习惯正因为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对 分析方法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近代自然 科学与哲学都带有这种认识方法所特有的 局限,即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人们认识事物不仅要认识其各个部分,更 要认识其整体怎么认识整体呢?这就要 用到另一种逻辑思维方法——综合方法 2. 综合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 什么是综合 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对客观对 象一定部分、单元、环节、要素的认识 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统一整体的 认识的思维方法 ● 综合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⑴综合是通向科学发现和促使理论 发展的重要途径 ⑵综合也是通向技术发明的重要途 径 3.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分析与综合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运用的 两种思维方式,存在着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 系 ⑴分析与综合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相补充 ⑵分析与综合相互转化这种转化表现在两个方 面: 首先,从科学认识的长远进程来看,这两种认识 方法是不断交替更迭使用的分析→综合(假说 )→再分析(建言)→再综合(判决) 其次,就具体科学认识活动而言,分析与综合这 一矛盾的两方面,其主次地位也是不断转换的 (三) 归纳·演绎·类比 任何客观事物,都有一般和个别两个方面 我们说到apple,并不是指某一个特别的苹 果,只有“the apple”才由这层含义一个一个 特别的苹果,我们称之为个别(individuality );但每个苹果,不论多么特别,总具有那个 使其成为苹果的东西,这种使一个苹果成其为 一个苹果的东西,就是苹果的共性,我们称之 为一般(generality)。
同样地,每一个人作为 “这一个人”,具有其独有的个性,是 individuality;而作为“这一个人”,却又具有人 的共性,这就是generality任何事物,都是个 别与一般的统一 而作为科学认识的方法,由个别认识一 般的思维方法,就是归纳;通过一般进 一步认识个别的主要思维方法就是演绎 ;而通过个别认识个别、或者通过一般 认识一般的思维方法,就是类比归纳 、演绎和类比,都是科学认识中最为广 泛应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n归纳方法不可靠 n但能获得新知识 n由归纳可上升到普遍命题 n演绎推理可靠 n但一般不能获得新知识 n结论已蕴含在大前提中 n概念的划分 :1并列概念 n2 对立概念 n 左 中 右 n n n3 矛盾概念 n 正义 非正义 n判断: n1 直言判断 : s 是 p n s主词 p 宾词 n 全称肯定 全称否定:所有 特称肯定 特称否 定:有些 周延性: 在判断中,如主词的全部外延被 宾词所表述,则主词周延; 如宾词的全部外延被 主词所表述,则宾词周延 n所有的金属都导电 主词 n所有的鱼都不是哺乳动物 n有些绘画是现实主义的 n有些气体不能燃烧 宾词 n全称判断主词周延 n特称判断主词不周延 n肯定判断宾词不周延 n否定判断宾词周延 n2 联言判断 n p,也q p,又q p且q n 不但p而且q 既p又q n 虽然p,但是q n 联言判断要求各个联言肢都真 n该判断才为真,有一个联言肢假, n该判断即为假。
n3 选言判断 n相容的选言判断:或物美,或价廉 n不相容的选言判断:或静止,或运动 n4 假言判断 n 充分条件:如果p则q n 必要条件:只有p才q n 判断假言判断的真假,应以前后件之间 n的联系是否符合实标为准绳,而不是以 前后件本身的真假为标准 n推理 n1 直言推理〔直言三段论〕 n M P P大词 n S M M中词 n S P S小词 n规则: n 〔1〕三个判断,三个名词 n 〔2〕中词至少周延一次 n 〔3〕大词小词在前提中不周延, n 在结论中也不周延 n2 选言推理 n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n 肯定否定式 否定肯定式 n 例:行星或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 n n 相容的选言推理 n 只有否定肯定式 n 例:他或是诗人,或是剧作家 n选言推理必须穷尽一切选言肢 n3 假言推理 n 充分条件:如果 P,则Q n P n Q n 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 n 必要条件:只有P,才Q Q P 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 n两难推理 n 自相矛盾 n上帝能否造出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 ? n类比推理 n A:a b c d n B:a ' b ' c ‘ n B 可能有d ' 类比方法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 含义: 根据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 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方法, 逻辑学上也叫做类比推理。
● 理解: 从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推理 从一般到一般的类比推理 ● 作用: ⑴启发思想,开拓思路,形成假说 ⑵触类旁通,解释外推,为已有理论开拓新的 应用领地仿生学) n逻辑思维规律 n 1 同一律 A 是 A n 2 不矛盾律 A 不是 非A n 3 排中律 A 与 非A 必有一真 n 金匣:肖像不在此匣中 n 银匣:肖像在金匣中 n 铅匣:肖像不在此匣中 n n4 充足理由律:所以 A 是因为 B n Love is a fallacy n I Peter Polly raccon 浣熊 n 绝对判断 草率概括 n 牵强附会 n 矛盾前提 n 文不对题 错误类比 n 与事实相反的假设 n 井里下毒 n He´s got a racoon coat. n 两难推理 二 科学思维的非逻辑方法 具体形象思维是以具体表象为材料 的思维只有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 ,通过表象概括,同时发挥言语的作 用,才能逐渐发展出抽象逻辑思维 而抽象逻辑思维则是思维发展的 高级阶段,是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 维 (一)形象思维 ●定义: 形象思维是在对客观事物感性形象认识的 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想象等思维形 式来揭示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 思维方式。
1思维加工的基本单元 思维是借助于符号在人脑内进行的活动思 维必须借助于符号作为操作加工的基本单元 的理由是:思维是虽然是人脑的功能,但思 维所涉及的内容或对象却是存在于头脑之外 的客观事物;人类的大脑要思考这些事物, 就必须首先把它们变成头脑里的东西所以 ,必须有某些东西作为思维的凭借,以便在 某种程度上能够代表真正的客观事物在头脑 中被思考、被操作加工因此,符号作为代 表客观事物的心理的东西,对于人类的思维 而言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思维加工的符号,无外乎两类东西:语词 和意象(或表象)以语词符号为基本加 工单元的思维形式,就是逻辑思维;而以 意象(或表象)符号为基本加工单元的思 维形式,就是形象思维 2何谓“意象”? 意象(image),又叫表象(presentation) ,或心象(mental image),是指刺激物消 失后,在大脑中所留下的痕迹人脑受到 外界的刺激,总会形成某种感觉痕迹;这 些痕迹,有些在刺激物消失后很快也就随 之消失了,有些则存留下来,形成 presentation;存留下来的表象又在生活经 验中不断得到加工,就形成了image或 mental image。
意象或表象,是由具体感知通向抽象思维 的桥梁,因为它既具有直观性,近于感知 ;又具有概括性,近于思维 而形象思维,就是在现有image的基础上, 对它们进行加工,从而揭示出事物本质、 规律的过程 3基本形式 形象思维对于意象(或表象、心象)的加 工,有联想和想象两种基本形式联想( association),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的思维活动,在理性认识中有意象联想和 概念联想之分想象则是在联想基础上, 进一步加工原有的意象从而创造出新意象 的思维活动 联想与想象的区别在于:联想只是根据客 观事物之间的某种关联线索,将头脑中的 不同意象连接在一起,有一种已知的意象 唤起另一种已知的意象,并不创造出新意 象;而想象则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对唤起 的意象进行分解、拼接以及重新组合,从 而创造出头脑中以前并不存在的新意象 4意象加工是一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