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家监察机关31.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57505309
  • 上传时间:2023-08-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9.6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材版本课题预计课时实际完成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4国家监察机关1课时教学分析课标要求:三、我与国家和社会(三)法律有秩序3.1知道宪法是我国根本法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监察机关的性质、职权,让学生了解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监察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受上一级监察机关的领导监督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察机关具有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对我国的监察机关,很多同学都比较陌生,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学生学习监察制度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监察委员会的性质、职能;了解察委员会的组成及其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2.通过本课学习理解监察机关对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培养搜集、分析、解读能力3.通过对监察机关的了解自觉热爱国家监察机关,增强对我国监察机关的崇敬、热爱之情学习重点:监察委员会的性质、职能、组织形式及监察机关的职责。

      学习难点:监察机关和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学习过程学习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一条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初心,就是要把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作为着力点,推进公权力运行法治化,……要教育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切不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2018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思考:读上面两则材料,想一想,我国制定监察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确保把权力关进笼子,我国专设了什么国家机关?阅读材料,思考问题通过材料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预习检测1.监察委员会是行使 国家监察职能 的专责机关 2.我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3.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4.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同时还对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受它监督 5.监察委员会的职责有: 监督职责、调查职责、处置职责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通过该环节让学生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教授新课一、监察委员会的性质、职能活动一:法律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下列法律条文,引导学生试着说明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和职能分别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三条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称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监察委员会的性质: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监察委员会具有三项职能:(1)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监察对象);(2)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调查内容);(3)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二、监察委员会的组成,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关系,监察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活动二:学生自己阅读下列法律条文,尝试绘制监察委员会的组成及各种关系示意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监察委员会的组成及各种关系示意图示例:三、监察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以及与其他机关相互配合、制约机制活动三:教师讲解P89—90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帮助学生理解监察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以及与其他机关相互配合、制约机制教师解读教材内容: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本段规定的是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本段规定了监察机关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在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的关系。

      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本段规定的是有关机关和单位对监察机关的协助义务四、监察委员会的三大职责活动四:案例探究学生阅读教材P90探究与分享的案例及下则案例,说一说监察委员会在这两则案例中履行了哪些职责履行职责的手段有何异同?程某身为某地领导干部,涉嫌受贿犯罪,由当地监委会立案调查经查,陈某违规收受管理对象礼金,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设立“小金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有关规定,该地监委会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解答:在这两起案例中,监察委员会都行使了监督、调查和处置职责在教材案例调查过程中,监察机关不仅仅在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同时还在给被调查人做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了监察机关行使的调查权与检察机关行使的侦查权的不同在上则案例中,监委会查清犯罪事实后,除了将被调查人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还对其做了相应的政务处分教材问题答疑:P88探究与分享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认真阅读教材,和同学进行讨论,积极回答问题通过问题让学生更加的专注,通过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每组尝试搜集一则近期关于监察委员会的新闻报道,整理所搜集的新闻报道,讨论监委会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下次上课时,每组选一个代表在班上分享讨论结果思考、归纳、总结通过课堂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学生将板书记在课本的空白处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便于记忆当堂检测1.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对多部门联合办理职务违法犯罪的认识错误的是( D )A.更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B.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C.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D.有利于打击各类犯罪2.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首次将监察机关与人大、政府并列提出,“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以下对国家监察机关的职能叙述正确的是( A )A.办理国家公职人员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B.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C.依法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D.依法行使国家的审判权、检察权3.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监督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这表明( B )A.凡是国家工作信息都必须公开B.公权力离不开宪法和法律的约束C.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可以任性D.制约和监督权力会阻碍司法公正4.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我国制定监察法,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下列关于监察委员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D )①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实施监察 ②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大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受其监督 ③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④监察委员会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认真完成老师所给出的题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理论性强,内容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补充一些实际生活案例,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