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章 化学平衡练习题解答.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870258
  • 上传时间:2017-05-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2M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 化学平衡练习题解答练习 6.1 反应的 是 ,它可表示为 G- 图中的 切 线化学亲和势是 rmG,/Tp defrmΔGA练习 6.2 T、p 及组成恒定时反应 的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 与化学势的关系是nrm,写出两个中的任意一个即可rmB,Tp练习 6.3 已知气相反应 在温度 T 时的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 (T),用 (T)判断反应A(g)+BD(g)    rmrm自动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的条件是在温度 T 的标准状态下,且无其它功的条件下,才可以用 (T)判断反rG应自动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练习 6.4 如用化学亲和势判断反应的方向和程度的判式是 ,反应自发地向右进行; ,反应自发地向0A0A9.KTT说明:用碳粉还原固态 MnO 生成纯 Mn 及 CO(g)的最低温度是 990.0 K.(2) 2MnO(s)+C(s) 2 Mn(s)+ CO2(g)=同理 22-1rmf2fmCO,gMnO,S38497.8/KJmolGGT  221395410874./JolTK213084.96/Jol 不能发生.rmrlnpGRTQ 211374108.96/Jmol7985Jl>0TK讨论 6-5 用 判断反应方向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的计算有几种方法?Ellingham 图有何用途?r 答: 用 判断反应方向的前提条件是 的数值足够大到可以决定 的符号,一般 >40.84 rm rmG rmGrmGkJmol1 可以判断反应方向。

      的计算从两个方面入手, (1)通过 来计算, r;(2)由平衡的组成来计算Ellingham 图的用途是能够直观的表示冶金反应rexpKRT的可能性与温度的关系,能否实现金属氧化物 MO(s)的还原过程是氧原子离开了金属离子,即MO M+O,同时 C(s)或 CO(g)接受了氧原子变成了 CO(g)和 CO2(g),图形能够清楚的反映出来,只有 MO M+O 曲线在碳的氧化曲线的下方才能是金属被还原出来练习 6.26 对于实际气体温度对 的影响是 ,对 的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对吸热反应 K rm2dlnKHTR  K升高温度, 增加,对正反应有利对放热反应 rm0H dln0T  rm0H dln0KT升高温度, 下降,对正反应不利练习 6.27 已知 FeO(s)+C(s)=CO(g)+Fe(s),反应的 为正, (设 随温度而变化) ,欲使反应正向进行,则 rmH rmH升高温度 有利练习 6.28 某反应的 与 T 的关系为 /(Jmol1)=83.145T/K-0.83145,则此反应的 =rmH rm dln/KT。

      210/./TK练习 6.29 实际气体反应 CO(g)+H2O(g)=CO2(g)+H2(g)在 873 K、100 kPa 下达化学平衡,当压力增至 5000 kPa 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 , , , , = 2.2067 , (CO)1.90(H)1.0(CO)1.232(H)0.7p变 小 ,则平衡点将 向左 移动练习 6.30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 CH4(g) + 2O2(g) CO2(g) + 2H2O(g),在恒温下,增加反应系统的总压力,而使?系统的体积变小,这时 不变 2COy练习 6.31 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反应达平衡 A(g)+B(g)=C(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不移动 练习 6.32 在 T=380 K,总压 p=2.00 kPa 下,反应 C6H5C2H5(g) C6H5C2H3(g) +H 2(g)的平衡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惰性组分 H2O(g),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不变 ;C 6H5C2H5(g)的平衡转化率 变大 ;C 6H5C2H3(g)的摩尔分数 变小 。

      6523CHy讨论 6-6 温度、压力、浓度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温度、压力、浓度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1)温度改变会改变平衡常数是平衡发生移动;(2)压力、浓度和惰性气体的变化不改变标准平衡常数,但改变平衡的组成或经验平衡常数使化学平衡移动练习 6.33 甲烷,水蒸气为 15 的混合气体,在 600 ℃,101.325 MPa 下通过催化剂,以生产合成氨用的氢气设同时发生如下反应:CH 4(g)+H 2O(g) → CO(g)+3H 2(g) ,CO(g)+H 2O(g) → CO2(g)+H 2(g) 10.589K,求平衡组成2.K解:设 CH4 和 H2O 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 1 mol 和 5 mol,两个反应的反应进度分别 x mol 为和 y mol,既第一个反应 CH4 反应掉 x mol,第二个反应生成 CO2 为 y mol两个反应同时进行,达到同时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 nB / mol 如下:CH4(g) + H 2O(g) → CO(g) + 3H2(g)(1-x ) (5-x)-y x-y (3x)+yCO(g) + H2O(g) → CO2(g) + H2(g) x-y (5-x) -y y (3x)+y在填写上述各组分数量时,可按如下顺序:①按第一列出括号内各项;②根据同一组分在任一反应中的数量相同的原则,列出地二式的各相同组分的数量,例如两式中 H2O 的均为(5x);③按第二式列出y;④ 按同一组分数量相同的原则,修改第一式各相同组分的数量,例如,H 2O 在两式均为(5x)y。

      所以总的物质的量为∑nB / mol=(1-x)+(5 -x-y) +(x + y)+(3x+y)+y=6+2x根据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BBB B/pnpK nn   将此式应用于上述每一个反应,现得321B.0350.58965.1xyyKx解此联立方程即可求出 x 和 y这里可采用试差法,因为已知 0故不能生成 Ag2O(s)练习 6.40 反应 2Ca(l)+ThO2(s)2CaO(s)+Th(s),在 1373K 时 kJmol1,在 1473K 时rm10.46GkJmol1,试估计 Ca(l)能还原 ThO2(s)的最高温度 T 为 1874 K rm8.37G练习 6.41 两种硫化汞晶体转换反应: ,转换反应的标准 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与温度HgSs,HgSs,?红 黑的关系为: (1)问在 373 K 时,哪一种硫化汞晶体较为稳定?trsm4106.9/K4.18JmolT(2)求该反应的转换温度.解:(1)在 373K 时 >01 1trsm.73.4JlG  17560.2molJHgS(红)不能转化成 HgS(黑),HgS(黑)稳定.(2)达到转变时 , 即 trsm0 4106.9T/K0故该反应的转化温度 T=673.2 K.练习 6.42 已知有关氧化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为: 2 1fmMnO3849107.8KJmolGT, 。

      试计算:2 1fmCO16308.9KJolGT 1f2C5l(1)在 0.13333 Pa 的真空条件下,用炭粉还原固态 MnO 生成纯 Mn 及 CO 的最低还原点温度是多少?(2)在(1)的条件下还原反应 能否按下列方程式进行?nssg解: (1)由题设可知: MsCOgrmffmfmfmOnMnCGGG    代入数据得:2 2r 1m16308.9K3849107.8KJolTT 2 168015.37KJmolT求出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为: rmrcolnGRp  2 168105.37K8.315ln0.310KJmolTT2 1.8Jmol当 时,反应才能进行,因此有:rm0G< 2680/7.591.T>(2)由题意: 2MnOsC2nsOg,单质的吉布斯生成焓为 0.rmf2fmfmfmM2nCGG    2 1r3954103849107.48KJolT 2 17.6JolT则有: rmrcolnGRp 代入数据,得: 2 1rm374108.96K8.315ln0.310KJmolTT2 1374106.4KJ0molT<求得: T>1432 K。

      所以在(1)条件下,还原反应不能按照(2)的形式进行讨论 6-9 8 估算 和反应的转折温度时产生的误差来源哪些方面?rmG答:主要是在计算中没有考虑温度对 , 的影响关系采用 298 K 数据计算必然产生误差rmH rS§4.10 复习总结自测与提高一、自测与考试 (每题 2.5 分,共计 100 分)1. 化学反应等温式..,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反应的 和 将 ( C )rmGQA、都随之改变 B、都不改变 C、 改变, 不变 D、 不变, 改变QrmGr2. 反应 C(s )+O 2(g) CO2(g) 、2CO(g)+O 2(g) 2CO2(g) 、C(s)+ O2(g) ? ?1?C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 和 ,三个平衡常数间的关系是( C )1K  3A、 = B、 = / C、 = / D、 =3K 1 2 3 1 2 3K 1 2 3K 12/ 3. 在温度为 T 的真空容器中,引入(NH 4) 2CO3 固体,将发生下列反应 :(NH 4) 2CO3(s) 2NH3(g)+CO 2(g)+ H2O(g)?设系统总压为 p,且气体都是理想气体,欲使(NH 4) 2CO3 固体停止分解,其平衡常数 必须满足( D )xKA、 B、 C、 D、1/8xK1/8xK1/6xK1/64xK4. 在通常温度下 NH4HCO3(s)可发生下列分解反应:NH 4HCO3(s) NH3(g)+CO 2(g)+H 2O(g)?设在两个容器相等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开始分别盛有纯 NH4HCO3(s)1 kg 及 20 kg,均保持在 298 K。

      达到平衡后,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 ( A )A、两容器中压力相等 B、 容器Ⅰ内的压力大于容器Ⅱ内的压力 C、容器Ⅱ内的压力大于容器Ⅰ内的压力 D、须经实际测定方能判别哪个容器中压力大5. 在温度 T 时,某反应的 , ,该反应的 应是 ( B )rm0H rm0ST() pKA、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实验活动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教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Understanding ideas(Grammar)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Reading for writing 读写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Read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第三课时 Developing ideas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2 Understanding Ideas(Read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4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