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三年级《逻辑推理(一)》教案2.pdf
3页逻辑推理(一) 教学目标 : 1、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培养 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 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3、 渗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表格进行生活中的推理 教学难点 :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有条理地表达的自己的推理过程 教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拟以小组合作讨论法、列表法、 逻辑推理法为主,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上课,想听老师带来的一个精彩故事大家听完之后,看谁 最先知道谁是最聪明的人? A、B、C 三个人一起参加了物理和化学两门考试三个人中,只有一个聪 明人 A说: (1)如果我不聪明,我将不能通过物理考试; (2)如果我聪明,我将 能通过化学考试 B说: (3)如果我不聪明,我将不能通过化学考试; (4)如果我聪明,我将 能通过物理考试 C说: (5)如果我不聪明,我将不能通过物理考试; (6)如果我聪明,我将 能通过物理考试。
考试结束后,证明这三个人说的都是真话,并且: 第一,聪明人是三人中唯 一的一个通过这两门科目中某门考试的人; 第二,聪明人也是三人中唯一的一个 没有通过另一门考试的人这三个人中,谁是聪明人? 老师:我的故事已经讲完了, 你们觉得谁才是最聪明的人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 智,互相讨论一下,怎么样才能知道谁是最聪明的人? 学生:(学生自由说) (答案提示:聪明人是B假设聪明人是A,则 B和 C都不是聪明人这样就会 得出 A和 C都没通过物理考试的结论,与条件矛盾,不成立假设聪明人是C, 则 A和 B都不是聪明人这样就会得出C 和 B 都没通过化学考试的结论,与条 件矛盾,不成立假设聪明人是B,则可得出 B是唯一的通过物理考试,也是唯 一的没有通过化学考试的人 注意,从如果我不聪明,我将不能通过化 学考试 ,不能得出结论 如果我聪明,我将能通过化学考试 ) 老师:聪明的学生找到了那个聪明的人,我们的思维很灵敏!那么,大家是怎么 找出了这个最聪明的人嗯? 学生1: 学生2: 老师:大家的方法很好! 在整个过程中, 我们是运用了什么数学方法知道的呢? 学生:逻辑推理 老师:是的!刚刚我们是运用了逻辑推理找到了那个聪明的人!逻辑推理的问题 是指,我们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 需要进行分析、 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就称之为逻辑推理问题。
二、例题讲解 例一在下面算式中,符号各代表什么数? =50 =72 = () =() 老师:在这个算式中,有几个图形? 学生:两个(正方形和圆形) 老师:大家的观察力很敏锐,发现了这样关键的信息!从哪里入手呢? 学生:第二个算式,只有一个图形 老师:四个圆形相加等于72,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圆形代表多少呢? 学生:用 72 除以 4,得到一个圆形代表18 老师:知道一个圆形代表18 之后,再求呈方形代表多少就很容易了 学生: 老师: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思路点拨】在同一个题目中, 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数字,哪个算式中所给 的只有一个图形,我们就选那个算式为突破口, 先求出该算式中图形所代表的数 由第二个算式可看出, 4 个圆形的和是 72,由此可推出 72 是圆形的 4 倍,根据 出发的意义可以算出圆形所代表的数字是724=18,把圆形代表 18 带入到第一 个算式中,可以得到正方形和圆形的和是50,根据减法的意义,从和50 中减去 圆形所代表的 18,即正方形所代表的数字是50-18=32. 【解答】 =724=18, =5-18=32. 老师:在加减法中,我们是这么运用逻辑推理的,那么在乘除中,又该怎么运用 呢? 例二下面算式中,和各代表什么数? =64 =68 老师: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呢? 学生 1:(学生自由说) 学生 2: 老师:听完大家的介绍, 方法都是先算第一个乘法, 得到三角形代表的数之后带 入到第二个算式中。
【思路点拨】第一个算式中只有一个图形,我们首先推算三角形代表的数,从 第一个算式,可以看出,三个相同的数相乘,得到64,因为 444=64,由此 推算出三角形代表的数是4,把三角形代表 4 带入到第二个算式中,可以得到算 式4=68,由该算式可以看出,正方形代表的数是被除数,根据除法间的各 部分之间的关系式“被除数=商除数”,可以推算出正方形的数是684=272. 【解答】 =4 =272 三、PK练习 老师:在解决刚刚这两个题目中,都是运用了一种推理方法,那么,一道题,只 有一种解决办法吗? 1、在下面算式中,和各代表什么数? =56 =24 老师: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你可以用几种推理办法呢? 学生 1: 学生 2: 老师:(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有不同的推理方法吗?你来跟 大家分享你的想法?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是相同的 2、基础巩固,第 1 题 第 2 题 四、规律小结 1、在解答这类推理问题时, 我们要仔细观察, 认真分析等式中几个图形的关系, 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然后利用等量代换等方法, 进一步推理出其他图形代表 的数字 2、检验把找到个图形所代表的数字带回到原题的每一个算式,如果使得所有 算式都成立, 则说明问题的解答正确; 如果有一个或几个算式不成立,则说明问 题解答不正确,需要重新来解。
五、作业布置 基础巩固 3、4 题培优训练选做 。
